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探索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形式。“送教下乡”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开展“送教下乡”的必要性,以及开展“送教下乡”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必须发挥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性,送知识下乡和为农民提供系统的免费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从而开创一个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3.
影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原因: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费用呈上升趋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少;信息资源薄弱;老弱病残接受新技术慢。当前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民缺乏基本农业知识;农业技术不配套;缺少农业信息;栽培管理或养殖过程中存在误区;试验设计不规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几项措施:对附加值较高的作物或动物尝试建立监测系统;对初、高级中学阶段学生进行培训;举办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宣传农业技术;开辟“希望的田野”栏目;开展技术比赛等形式宣传农业技术;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4.
<正>石家庄农校送教下乡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使一批青年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不仅增产增收增效,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二是不仅扭转了学校招生难的困境,实现了招生历史性突破,而且使渴望学习农业技术的农民,能够接受农业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三是送教下乡充实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可谓一举多得。笔者亲历了几年的送教下乡工作,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3月,通化农业学校以办学模式改革为契机,凝心聚力求突破,借助外力求发展,植根沃土,服务"三农",启动了"送教下乡"工作,在靖宇、辉南、通化县等地方同时开班,每年1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开始接受正规的中等学校教育。一、把课堂搬到田间通化农校开办的"田间课堂"———"送教下乡"办学新模  相似文献   

6.
抓住“新型农民”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论述了实施“新型农民建设工程”的必要性,概述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育新型农民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推广教授”送科技下乡,制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三者结合的培育新生代新型农民教育机制等五项关于“新型农民建设工程”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新型农民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可以采取以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重点,远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辅助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围绕科技之冬和送科技下乡活动,通榆县全面开展以“新型农民和股田制培训”为主题,以“农民点课、专家送课”和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对“股田制”  相似文献   

9.
<正>调研调查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三年来,在"送教下乡"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依托"村校共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1校村共建模式的内涵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全市农村及农业生产一线缺乏技术指导,农民想学习却离不开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0.
<正> 《安徽科技报》2000年8月24日载,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和农民根据时令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难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农民“点菜”,专家“做菜”。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 近年来,有些农业和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往往不大研究农时和对象,忽视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送去的科学技术不是暂时用不上,就是把张三缺少的技术送给了李四。而农民“点  相似文献   

11.
对送教下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送教下乡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是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举。对农广校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与原来的学历教育不同。因此,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农民教育规律的人才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实际出发,分析教学现状,提出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在广大农村,面对广大农民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的关键。河北省邢台农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教下乡,实现了办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就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7月30日上午,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小学操场上人头攒动,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农民,由省农林、科技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全省“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此次全省“送农业科技下乡”行动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4.
"送教下乡"办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把文化、知识和技术送到乡村、送到农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曲靖市农广校从2010年秋试办"送教下乡"模式的普通中专教育,在办学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今后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笔者总结了3年来"送教下乡"办学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以供举办类似教育活动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教育与"三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农业院校应面向“三农”改革招生制度,直接培养学农、爱农、务农的农民大学生。为此应构建面向农村基层的学科与专业,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推出为农村基层直接所用的科研成果;开展农业职成教育和科技下乡等活动,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农家科技》2007,(11):1-1
<正>科技下乡自开展以来,一直广受农民朋友欢迎。但有些地方开展的"送科技"活动大多采取发放资料、办培训、讲讲课等形式,千篇一律。一些农民由于理解能力不强,记得不牢,在实际操作时容易走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职学校的“送教下乡”工作存在专业课程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不紧,课程内容抽象,教学方式程式化,教学的延续效应差,教学时间不灵活,组织管理松散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依托、各部门联动配合,以农为本、分类施教,专业因农而设、课程因需而变,强化师资、创新教学,加强监管、确保实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进“送教下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技下乡 促进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送科技下乡"是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科技下乡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科技下乡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科技下乡的措施,即把握科技下乡的时机与对象;正确划分科技下乡的层次;加强信息服务,建立"一部一车一线一室"技服务体系;科技下乡要与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及扶贫攻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王雯  郭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77-7378
探讨了农林高校图书馆如何拓展其教育职能,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这一问题。提出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学历教育、远程教育、文化科技下乡、农业信息服务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几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图书馆多层次立体化的新型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石家庄农校实施的"送教下乡"工作,真可谓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几组人马奔赴乡下农村教学点,为留守的一线农民上课。笔者先后担任了《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食用菌栽培》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感触很深,受益匪浅。1"送教下乡"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