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灰汤度假小镇的"两江一湖"沿岸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植物认知的美学、功能、文化3种特质,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美学价值、功能特征、文化效益3个因子为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进行植物景观评价。旨在为以康养为主题的度假区植物景观建成后评价以及植景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结果表明:6个区段中Ⅱ级3个,Ⅲ级2个,Ⅳ级1个,无Ⅰ级。其中生长态势、净化空气、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这些方面都能达到基本标准,但是地域特色的缺失、科普教育设施的匮乏以及空间尺度与变化的不足是拖累整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强 《广西园艺》2006,17(6):20-21
"两江四湖"(两江:漓江、桃花江.四湖: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景观工程是桂林市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两江四湖"工程建设,对改变桂林城市格局提升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品位等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意义."两江四湖"工程的实质是连接市内各个内湖,贯通漓江和桃花江,从而形成一条流动的内河(湖)体系.桃花江景区工程的建设,是继榕杉湖、桂湖、木龙湖景区建设的"两江四湖"工程第二期建设,它在"两江四湖"的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两江四湖"是桂林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从造园理念、造园手法、植物配置、建筑、意境的营造等方面对"两江四湖"的景观进行分析,总结了艺术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桂林及其它城市的景观设计及建设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公园植物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实地调查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植物,具体分析其植物配置形式,包括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景石、植物与水体、植物与建筑、植物与园路、植物与景观小品之间的配置研究,并分析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完善景区的植物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5.
桂林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著名中国古城,当地自然风光优美、独特,历史遗迹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其中的两江四湖,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观。桂林两江四环境舒适,自然山水景观元素丰富,但是也丝毫未影响其人文景观元素在整体景观中的显现。本文研究分析了人文景观元素在桂林两江四湖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央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居民的视角,对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的感知均值4.243,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居民满意度主要受植物色彩、空间层次、植物与周围小品搭配、景观层次和遮荫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龙胜龙脊古壮寨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景观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对古壮寨景观进行景观等级划分,并制定分级建设保护策略。结果表明:龙胜龙脊古壮寨区域景观差异较明显,其中Ⅰ级、Ⅲ级与Ⅴ级景观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0.78%、0.12%、0.10%。无Ⅱ、Ⅳ级,表明龙胜龙脊古壮寨景观总体较好。基于以上评价结果,将龙脊古壮寨规划为风貌协调区、开发建设区和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应维持对现有景观的保护;开发建设区应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控制区应在不影响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该评价对龙胜龙脊古壮寨的发展与保护决策具有科学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丽丽 《现代园艺》2014,(19):84-85
图腾是一种族群信仰,也是一种宝贵的地域文化遗产。本文在研究分析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景观小品的基础上,提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可以与城市环境景观规划相结合、相协调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以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延吉市36个商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运用AHP法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效益、视觉质量、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权重值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植物乡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观赏性;36个延吉市商业居住区中,植物景观评价结果Ⅰ级10个,占评价总数的27.8%,Ⅱ级19个,占评价总数的52.8%,Ⅲ级7个,占评价总数的19.4%,无Ⅳ级,表明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延吉市商业居住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涪陵公园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选取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评价,构建涪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B2(0.6)视觉效果B1(0.4);指标层前三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配置合理度C23(0.5725)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性C11(0.5322)观赏特性的多相性C14(0.2537)。20个植物群落中综合评分值Ⅰ级5个、Ⅱ级15个,说明涪陵公园植物景观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园林设计的社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晓龄  胡希军 《北方园艺》2010,(13):100-102
园林设计中引入社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人们的实际使用一致,使园林空间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求。结合中国园林发展的特点,把园林设计的社会评价分为设计前的社会评价、方案的评价和园林施工后的社会评价3个阶段,提出访谈、问卷、行为观察、认知地图和网络调查等的经验和方法,以期引起公众对中国园林项目社会评价的重视和研究,以提高园林设计质量,规范园林行业。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的营养评价及其在食用菌营养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本文阐述了食用菌蛋白质营养评价的基本方法。在生物学评价法中主要介绍了真消化值、蛋白质功效比、净蛋白比、净蛋白利用率及生物价;在非生物学评价法中主要介绍了化学分、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文中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井探讨了菌类蛋白质营养评价的应用价值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瓜种质资源单性结实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春季日光温室条件下,对75份黄瓜种质资源的单性结实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5份材料的单性结实率在0~100%呈连续分布。其中强单性结实材料40份,占53.3%,中等单性结实材料24份, 占32%,弱单性结实材料11份,占14.7%。其中的24份品种资源中,强单性结实品种20个,占83.3%,其余为中等单性结实。单性结实性强弱表现为坐果率的差异,不同种质资源无籽果实与有籽果实的单瓜重和瓜形指数基本相似。单性结实性一般随着节位升高而增强,其评价工作可侧重于20节内的低节位。  相似文献   

14.
对蔬菜耐热性进行评价,是耐热性机制研究和耐热性品种选育的基础.在综述蔬菜耐热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展望了蔬菜耐热性评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青岛农业大学自有的10份簇生朝天椒100%雄性不育保持系为试材,利用农艺性状结合InDel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保持系材料评价,进而对不育系的利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簇生朝天椒保持系16010-2的综合性状最好,16002次之,在杂种一代选育中其同型不育系是优良的簇生朝天椒母本材料。保持系16006和16010-6果实色价显著高于其它材料,可作为选育高色价杂交种的优良母本材料。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16012-1和16012-2、16010-2、16010-4的果实农艺性状相似且亲缘关系近,在新品种中可合并为一个母本材料使用,以减少育种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园景树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材料.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青岛市常用的园景树进行评判,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指导.从观赏性、适应性和生长特性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树形、绿期、耐寒性、寿命等12项指标,对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白皮松、玉兰、柿树等优良树种.为城市树种评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对通辽地区推广的10个糖用甜菜品种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KWS3418、KWS7156、KWS0143三个甜菜品种综合排序位居前三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春大棚厚皮甜瓜栽培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4种类型不同的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春大棚品种试验,以鉴定供试品种的特性,为农户选择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光皮厚皮甜瓜品种‘雪蜜5号’和‘特香橙蜜’生育期较短,分别为46 d和44 d,但‘雪蜜5号’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5%左右的黄皮瓜杂株,影响了商品率。‘特香橙蜜’果肉软香味浓郁,但后期果实易裂,‘新翠’属于小型哈密瓜类型品种,果肉酥脆,糖度高,生育期为53 d,产量高,667 m2达到2 124 kg;‘洛克’属于日本网纹甜瓜类型品种,果肉稍软,糖度高,风味好,产量高,667 m2达到2 098 kg。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观察和推广。同时根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瓜农在选择新品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品种特性,尤其要详细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关键点,以避免损失,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泽度仪(HYD-09)对76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果皮表面光泽度检测。结果表明:黄瓜果皮表面光泽度在品种和类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幅在1.32~4.92 Gs 之间;筛选出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4.60 Gs 以上的光亮果皮种质资源3 份;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1.60 Gs 以下的灰暗果皮种质资源9 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引进的8个莴苣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调查、产量和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圆叶三绿松、圆叶竹叶香和竹叶香、精正全兴5号、种都3号等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寒抗病性强,可以作为江淮地区冬春季主栽莴苣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