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用从美国引进的"格林"杂花苜蓿,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经30多年的风土驯化和自然淘汰后选育而成。育成后又经过多次复壮、鉴定,不断提高品种的整齐度和耐寒耐旱、高产稳产等优良性能。1987年5月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004号。  相似文献   

2.
高粱新品种"吉粱601号"是以外引不育系"TAM42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吉农23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408.8 kg/hm2,比对照"四杂25"增产10.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45.7 kg/hm2,比对照"四杂25"增产8.9%。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吉单27号(原代号四早27号)是由原四平农科院玉米所于1996年以四-287为母本、四-14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品种。2002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02009。  相似文献   

4.
吉单27号玉米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单27号(原代号四早27号)是由原四平农科院玉米所于1996年以四-287为母本、四-14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品种。2002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02009:该品种制种田产量为37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延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农10号”是1991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绥农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7-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势、多抗;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4-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延农9号”是1987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田研究所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吉林2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该品种需≥10℃积温2250℃左右,1994-2000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多抗;2001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吉林省高寒山区、半山区早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保苗24-30万株。  相似文献   

7.
高粱新品种凤杂18号具有高产、抗旱、抗倒伏、抗丝黑穗病,不早衰的特点。该品种2008年组配,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依据其主要的特征特性和试验研究,确定了凤杂18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和繁育技术与适应的区域范围,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粳88号(原代号吉01-12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9年以高产优质日本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自9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0.6%;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94.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21.3%。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的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九甜杂3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甜高粱新品种。该杂交种生物产量高、茎秆含糖高,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3012)。该品种适合吉林省中西部晚熟区域种植,可作生物能源的原料和青贮饲料,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粱新品种吉杂356号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09HV45A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09YN207R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而成,具有高产、耐螟虫,熟期适中,适口性好,淀粉含量高等优点,既可以食用,又可以酿造,是高产优质粮酒两用型高粱新杂交种。吉杂356号制种容易,父母本同期播,制种产量高。2012年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为10 706kg/hm2,比对照四杂25号增产14.5%。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长选2号(原名长选89-181)是长春市农科院水稻所于1984年以秋丰为母本,长白6号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系谱法育成。在1995年吉林省首届水稻优质品种(系)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品系。1995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长选2号。  相似文献   

13.
九杂六号是安徽省九成农丰种子公司选育的集高产、优质、抗虫、大铃、耐高温等多项优点于一身的杂交棉新品种,比九杂四号有两个明显改进,一是抗虫性增强了,可基本不需防治棉铃虫;二是高产,丰产性比九杂四号约增产8%左右。2006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32”,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6”。  相似文献   

14.
长选一号系长春市农科院水稻所1980年以吉粳60为母本、雄基9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1年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2年在北方粳稻区域试验总结大会通过,199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长选一号”。  相似文献   

15.
通院6号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3年以通粳288为母本、以丰选2号(92—36)为父本杂交、温室加代,系统法选育而成。于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作为吉林省重点优质米品种推广。该品种表现为优质、抗病、抗旱、耐寒和高产特性,深受当地稻农的好评和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延晒五号是吉林省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所以自育的新品系B7为母本.优良新品种延晒四号为父本杂交而选育的杂种一代。2003年1月15日通过吉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品种株式塔形,叶形椭圆,大田生育期为77天,属中早熟品种。延晒五号田间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叶脉偏粗,调制后原烟颜色鲜艳,油分足,结构疏松,叶片厚度较薄,耐赤星病,中抗野火病,高抗普通花叶病。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香气量有,杂气少,劲头中等,刺激性中等,余味稍苦。经多年多点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820.3kg/hm^2,产值为18073.2元/hm^2,比对照品种延晒三号增加26.06~37.55%。农艺性状稳定,具有优质、丰产、适应性强、耐肥、易晾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育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材料,对建国以来吉林省育成的100多份品种的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黄宝珠,小金黄,铁英四粒黄,丰地黄,群选一号,珲春豆这6个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国高粱抗蚜资源7511和TAM428进行抗蚜育种,育成3个抗蚜高粱杂交种,其中高秆四杂4号和中秆四杂25为吉林省主推品种。四杂4号获1995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杂25获200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发明专利,1990~2001年累计推广面积38万hm2,创社会效益4.1亿元。  相似文献   

20.
长选一号系长春市农科院水稻所1980年以吉粳60为母本、雄基9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1年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2年在北方粳稻区域试验总结大会通过.199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长选一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