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2月18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发布了2019化肥农药利用率情况: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比2017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9.8%,比2017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据专家测算,化肥利用率提高1.4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尿素用量70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14亿元。农药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使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技术及相关知识,导致农药利用率下降,药害事故严重,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农药用量、保障人畜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进行了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江苏苏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带有静电喷雾装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WZ-350A,可在用药量较常规用量减少50%、用水量较常规减少65%的情况下,对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效与普通机械常规用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静电喷雾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量和用水量,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粮食连续增产增收,农药的使用功不可没。但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越来越关注。从《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到《“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把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作为重点任务目标。人们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期盼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危害列为重点研究内容。种子包衣作为一项精准施药措施,具有生产效率高,又节能环保的优点,已被列为种子加工必要一环,种子包衣质量也成为评价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种子包衣技术为讨论中心,分析种子包衣技术对提升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现有植保体系不能适应农作物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更无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改革现有植保服务体系,推行乡镇设立植保技术员、村级设立公助民办机防组织,建立农作物病虫科学防控体系,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的针对性,准确性,减少盲目性,可以减少农药用量,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前不久联合制定《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对农药利用率提出精确目标: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要从2017年的38.8%提高到2022年的41%。农业农村部曾测算,农药利用率提高2.2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农药用量3万吨(实物量),减少生产投入约12亿元。这实在是减药增效的最佳途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关键,而使用者是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本报讯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近日研制出以纳米水凝胶为载体的p H控释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绿色化工领域核心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接收发表。农药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每年农药用量高达数百万吨,但由于传统农药释放与需求不匹配,导致利用率不足40%。反复大量施用农药,不仅拉高生产成本,而且导致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从罗平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保护农业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使用化肥,大力推广有机肥;合理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循环型种植养殖新模式;开展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研制出一种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使用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每年农药用量高达数百万吨,但是传统农药易通过药滴滚落、粉尘飘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最近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的目标。目前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农药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农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浪费了30%以上,不仅造成农药大量残留,还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要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科学用药,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减量控害增效。在目前的生产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减少农药用量,一些经验或许对读者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荔县当前沼气池使用率偏低,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户不能安全科学使用沼液的浓度和用量,导致部分病池报废停用,“三沼”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后续服务管理滞后等问题,结合自身职能职责,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几点建议,从而调节能源、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净化环境,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建勋 《河南农业》2011,(15):21-22
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能很好地控制病虫草的危害,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入世贸后的要求,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护生存环境已成为首要问题,农药的合理使用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增强植保部门的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近期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2%、40.6%,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利用率提高使化肥和农药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2020年,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殖黄鳝、泥鳅,不仅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保护稻田的生态安全,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每667 m2纯利润在3 000元以上。现对稻田黄鳝、泥鳅养殖相关技术要点及具体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技术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形势下,在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同时,如何通过实用技术解决农药及化肥零增长,有效减少农药及化肥用量、降低残留,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减轻土壤污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宣传武山县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许多农民在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上存在使用不当、方法不对路、用量偏高、利用率低,导致农药、化肥残留高,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心存担忧。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16.
农药使用“五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农药用量,确保农业丰产丰收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应用物化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但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从延寿县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应该充分重视化肥农药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通性,认识到长期使用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努力控制好化肥与农药的用量,以减少环境污染,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因为耕地的不断减少,肥料、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环境的污染,造成基本农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结构不合理。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势在必行。普及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能很好地控制病虫草的危害。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入世贸后的要求,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护生存环境已成为首要问题。农药的合理使用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增强植保部门的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近期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业质量标准》2011,(5):61-61
8月6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与农药企业社会责任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同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讨农药企业该如何增强社会责任,发展高效、低毒、安全、生态农药,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0余家农药骨干企业负责人一起交流经验.达成了农药企业应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共识.并就此联合发出倡议书。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在会上指出.农药企业应该担负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