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寒地水稻应用抗病生根剂能促进秧苗根系发育,增加根数,有利于培育壮苗,能够改善水稻植株性状,增强水稻抗病性,减少危害,促进水稻分蘖,增加平方米收获穗数,提高结实率等水稻产量性状,比对照增产5.88%~7.06%,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壮苗是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和保证。就地下部分而言,3.5叶移栽期的水稻秧苗应有根系14条,但在实际育秧中受温度、水分、播量等多因素影响,一般只能育出8、9条根的秧苗,与现行的壮苗标准有很大差距。这既是当前水稻育秧存在的客观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实行严格控水旱育,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秧苗培育上更重视稻株地上地下同时发展,培育良好的根系,增加秧苗抗逆性和抗病性,整体提高秧苗素质,培育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的壮苗。旱育秧苗移栽后无缓苗期,起势快,分蘖早、分蘖率高,可促进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总体效益是节水、省田、省工、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3,(5):27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柴米河牌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便捷化。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傻瓜化"。  相似文献   

6.
水稻育壮苗一直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和保证,特科琦水稻育秧调理剂是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特科琦水稻育秧调理剂厂生产,具有促进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作用,能够提高秧苗素质,为水稻育壮苗、大苗提供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7.
1秧田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秧好半年粮",壮苗是水稻生产获得高产的基础,秧田期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特别对寒冷的北方生育期间短、活动积温少、春季升温慢、低温冷害多等特点,管理措施在旱育壮苗技术中尤为重要。水稻生产中出现问题最多、最容易被农户忽视的也是秧田期间的管理。要想育出壮苗,必须做好苗床温度、湿度、酸度、肥力和病虫草害严格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中苗膨软稻壳育秧基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水稻机插中苗膨软稻壳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膨软稻壳加液施苗床肥育秧,根长、苗基粗等秧苗素质指标高,且根数多、须根多、发根力强,能育出适合机插的旱育壮苗,且膨软稻壳用量越少,秧苗素质越好,但增加了浇水次数。  相似文献   

9.
不织布覆盖蔬菜育苗技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乔立文利用不织布覆盖进行蔬菜育苗,能为秧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壮苗,促进秧苗株高、叶片数增加,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增加,而且现蕾早,日历苗龄缩短,产品提早上市2~4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药渣和粉碎稻草为基质代土育秧,探讨中药渣基质的育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渣体积比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在93%~98%,成秧率在91%~97%。播种后7 d之内秧苗生长较慢;7 d之后秧苗生长随药渣比例的增加,生长加快。增加育秧基质中药渣比例,提高秧苗素质,表现出苗高更高,叶片数多,假茎宽增大,壮苗指数提高;发根数增多、根系氧化力提高。增加育秧基质中药渣比例可提高水稻秧苗叶绿素和氮素含量。植株中全氮33 mg/g、总糖38 mg/g左右,氮/糖比接近1的秧苗素质最佳。基质比例为药渣70%、稻草10%、红壤粘土20%,培育的秧苗综合素质最好。中药渣是一优质取代土壤培育水稻秧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11.
水稻岩棉育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以岩棉为基质,以育苗专用肥为养分给源的水稻育苗技术所培育的秧苗在生长,形态及生理素质方面的特点,研究表明,利用岩棉进行水稻育苗,有利于秧苗地下部的生长,可以育出符合壮苗标准的秧苗,岩棉育苗的秧苗素质优于软盘育苗,从而提高了秧苗的抗性和发根能力,为移栽后早生快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秧壮省工节本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水稻专用育苗基质符合Q/320801 BCK001-2009标准。产品经江苏、上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学》2014,(5):69-71
本文采用田间大棚旱育苗方法,对水稻秧田生物药肥复配制剂的壮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秧苗生长过程中应用生物药肥复配制剂可保持苗床土壤pH值为4.5~5.5。与化学壮秧剂相比:秧苗束缚水含量显著增高,秧苗茎基宽度、百株地上部和根系鲜重及干重、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该生物药肥复配制剂可实现培育水稻壮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一、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  相似文献   

15.
以叶面喷施的形式研究甜菜碱对抵御低温冷害的水稻秧苗期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寒地水稻培育壮苗、齐苗技术提供依据。以稻花香为试验品种,设置甜菜碱0、10、20、30、60 mmol/L浓度,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范围内甜菜碱,能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的危害,并提高水稻秧苗期的各项农艺指标;以甜菜碱浓度20 mmol/L最优,成苗率提高18.19%,苗高提高3.67%,SPAD值提高16.40%,根长提高8.82%,根系平均直径提高34.74%,须根数提高14.41%,根长密度增长率16.92%,总根系体积增长27.17%,根尖数增长34.18%,根总表面积增加16.13%,根系活跃面积增加43.39%;而当叶面喷施较高浓度甜菜碱(60 mmol/L)时,则对水稻秧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一、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1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1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价格低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机插育秧盘为对照,开展了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所培育的水稻机插钵形毯状秧苗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秧苗素质好、成秧率高、机插漏秧率低,在大田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常规对照增加了有效穗数,增产效应明显,两季全年平均增幅7.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水稻生长发育期喷施生物产品快宝~有机水溶肥与喷得福~系列叶面肥(新肥处理),对水稻种子生根发芽、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促进水稻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结实期叶面喷施该产品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处理秧苗的茎基宽度、新生根长度和鲜重,分别比当地施肥对照秧苗增加8.00%、48.53%和20.00%;水稻分蘖期处理的每穴株数、地上部鲜重及干重、伤流液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62%、14.66%、17.20%和58.23%。在21d积累期内,处理的水稻植株干物质比对照增加60.63%;处理植株的净同化率比对照增加26.15%;处理的水稻平均每穴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24.33%。处理的水稻实收产量9 315.15kg/hm~2,比对照增产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