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人工牧草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的表现及利用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 7种引进人工牧草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现 ,提出了以生态治理为重点 ,推广种植小冠花、红豆草、紫花苜蓿 ;以养殖为重点 ,推广种植普那菊苣、籽粒苋、冬牧 70黑麦草 ;生态治理与养殖兼用 ,重点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籽粒苋、冬牧 70黑麦草 ,适度搭配种植串叶松香草、普那菊苣的人工牧草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验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实际 ,从大力推广“坡改梯”,提高粮食单产 ;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推广应用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地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不同树种林地土壤含水量很低,接近于凋萎湿度,2002年5月,6 m深土壤平均含水量为5.02%~5.12%,2003年5月为4.65%~6.35%,降水作用仅发生在地表至2 m左右土层内,在1.8~4.0 m有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含水量保持在凋萎湿度。土壤干层的存在是该区域林地和荒坡土壤水分分布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由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土壤水分收支长期亏损的积累结果,并非林木生长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天兰苜蓿(Medicago Luplinal L.)适应性较强。野生种在贵州各地广泛分布,为优良的放牧型豆科牧草,各种畜禽均喜采食;其茎叶柔嫩、无异味,可作为蔬菜食用,也是优良的冷委型的草坪植物和绿肥作物。  相似文献   

7.
由地膜利用次数试验可知,随着地膜利用次数的增加,地膜的透光、增温、保墒效应逐渐降低,指示作物的生育进程延缓,生育期延长,主要性状及产量相应降低,降低程度玉米大于胡麻,且降幅逐渐增大;半干旱区地膜多次利用以头茬新膜玉米—二茬残膜玉米—三茬残膜胡麻的三次利用模式为理想,种植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最佳,年均成本279.33元,年均产量可达469.5kg,年均收益达到759.11元,产投比达到3.78元/kg。  相似文献   

8.
新疆野生优良牧草资源(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2.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鸭茅为多年生、中生疏丛型上繁禾草,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甸草原的建群种,广泛分布于北疆海拔1 300—2 800m的各大山区。鸭茅株高40—120cm,根系发达,株丛繁茂,叶量丰富,适口性好,尤以牛、马最喜食,调制成干草后各类家畜均喜食,在年降水量400—500mm的山地亩产干草200—250kg,人工栽培亩产干草350—400kg,是建立人工割草地、刈牧兼用草地和改良草甸型天然草地的优良牧草,具有人工栽培前途并有较高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境多样,牧草资源丰富.据《新疆草地植物名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记载,新疆草地植物有108科687属3 270种,被列入主要饲用植物的有300余种,世界上主要人工栽培的草种新疆都有其野生种分布。这些野生牧草,不仅是发展新疆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我国牧草育种的重要种源。现将较为优良者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干旱防御与抗旱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12-6515
系统分析农田抗旱管理与相应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以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干旱发生的特点决定了农田抗旱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论文阐述了农田抗旱管理中防、抗与避三种措施的主要内容,并就农田抗旱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认为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针对地区特点的抗旱管理措施,是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而积极的对策,不仅需要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倾斜,更需要在管理机制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保存着栽培稻不具有的或已经消失了的特异基因,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中产量性状、抗病虫性和抗逆性优异基因定位及其在育种、生物技术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作物育种开发和利用野生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7a生陕北米脂县梨枣为试材,研究氮磷钾肥对山地滴灌红枣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钾红枣的品质比不施肥的有所提高,而在尿素(1 176g/株)、过磷酸钙(2 273g/株)、氯化钾(245g/株)配施条件下,红枣的还原糖、总糖、还原型Vc的质量分数和可滴定酸的质量摩尔浓度都有显著提高,分别高出对照的10%、26%、41%和33%,红枣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环境生态问题 ,在对国土整治方略和生态重建的理论与观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开发整治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水分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深层水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降水影响0~2m土层水分变化较大,且0~40 cm4、0~80 cm、80~200 cm三个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 m以下由于没有水分的补给,土壤水分含量趋于稳定,出现了干燥现象。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深层土壤的干燥化现象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黄土高原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4个乡土禾草采用盆栽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4个草种在开始遭受干旱胁迫时,均造成(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O2-的积累,SOD、POD、CAT和APX活性上下波动;在胁迫前期和中期,主要以增强保护酶活性来有效地清除活性氧,抑制膜脂过氧化.4个禾本科牧草都具有一定的抗旱性,随干旱时间持续延长其适应性增强,冰草和白羊草的抗旱性大于无芒隐子草和长芒草.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长如  李红生  任立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73-2275,2290
黄土高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菊科药用植物53属、113种.介绍了菊科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药用部位及功能用途,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黄土高原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武高原沟壑区沟坡地段热量分布与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气温多年观测研究,总结出沟坡地段的热量分布规律,该地段平均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被复杂的小地形因素掩盖,表现为古代沟坡最高,塬面和台坪次之,沟底最低;古代沟坡除温度日较差和塬面相近,还具有绝对温度较塬面缓和,有效积温高于塬面等热量优势,是发展温带果业的理想地段。  相似文献   

18.
以水土资源的保育和高效利用为指导,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目前实施的"88542"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回字型整地等几种坡地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对提高雨水资源化程度和利用效率、缓解危害程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产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