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过去人们多根据油桐的花性和果型,来区别油桐的品种(Mowly,1932.К.Е、Бахталзе,1936.Г.З.Хчцищвили,1937.А.Е.Кожин。1957);或研究油桐花芽的形成和分化,来观察油桐雌花的发端和子房的形成(C.E.Abbott,1929。L.P.Mccann,1942.陈明秀、李来荣,1949,刘仕俊,1966.)。但对油桐生长发育的重  相似文献   

2.
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内,栽植有1964年由省外及省内主要产桐区引种的对年桐、柿并桐等20个品种共485株,花期一般均在3月下旬;站内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wils)的花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之,油桐不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机遇率较大,而油桐与千年桐的种间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观察了小叶杨有性生殖过程的形态发育及其持续时间,结果如下:除正常花粉外,有异常和败育花粉,但不影响传粉和受精。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珠孔受精,核型胚乳,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种缨由胎座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柱头属湿型,花柱是实心的。人工授粉后4小时,花粉粒90%以上萌发,授粉后48小时,花粉管到达胚囊,双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3—6天,胚乳游离核时期持续约15—18天,但从胚乳游离核到胚乳细胞全部形成只需2—3天,合子“休眠”6—10天,原胚期约10天,心形期和鱼雷期各约2天,幼胚后期发育迅速,胚体由占种子内全长的1/3至充满整个种子只需5—6天。从授粉到种子成熟,历时约一个月。  相似文献   

4.
概述油桐(Aleurites montana)由于它生产高质量的干性油,在马拉威地区从1931年就已经开始引种。福斯特(1962年)早就报道过油桐对无机肥料(硫酸铵)或有机肥料(油饼)中的氮素的反应。沈德氏(1953年)在该地区证实过氮素的经济价值。其他林业工作者也曾记载过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He.)对氮素的反应(1947、1948、1953、1954、1955、1969……)。在马拉威的桐林中,偶然有一次发现,在使用氮素的基础上,油桐对过磷酸盐中磷的  相似文献   

5.
光桐(三年桐)与皱桐(千年桐)均属大(卓戈)科油桐属,为我国特产的两个特用经济树种.光桐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及其附近地区,以湘、川、黔、鄂、浙等省栽培较为集中,垂直分布在海拔200—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区.皱桐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及其附近地区,适生于滇、闽、桂、粤、黔等省区大山区,且多混生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人工栽培时间短.目前我国长江以南部分省区,如湘、赣、浙等省已在竞相引种.本文系本所近几年来对这两个油桐树种的生育特性所作的观察与分析,现整理成文为生产提供参考.一、观察林分自然概况观察林分位于南京东善桥东大山南坡的两块油桐林内.早期为稀疏松林,经垦复、定点、开穴,于1964年区划栽植光桐和皱桐.前期处于荒芜状态,1978年才开始伐除残留松树,加强抚育管理.该地土壤为粉砂轻壤土,肥力较低,0—50厘米表层土镶有机质含量0.97—  相似文献   

6.
据报导灰霉病是包括森林苗木在内的许多植物的一种病害,是由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该菌发生在所有温暖地区,但仅仅在适宜的条件下,有感病性寄主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亚、欧及北美的各种森林树种上都有这种病害。  相似文献   

7.
观察油桐花序、果序类型的目的,是了解两者间的相关,从而对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1964年栽植11个油桐品种,214株,经连续观察记录,发现品种不同花序类型有相同,有不相同,各类  相似文献   

8.
油桐产量与有关因子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桐高产条件,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生产,1980—1983年我们在本省几个油桐产区固定几块有代表性的油桐林,每年定期进行调查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调查观察是在1964年营造的油桐林内进行。在高淳荆山、深水傅家边和盱眙林柴场共选定5块样地,每年进行逐株调查,测定其生长和结果情况,并进行林地土壤剖面调查分析和经营管理情况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四年调查观察结果整理为表1、2。就两表,可看出以下问题: (一) 立地条件的好坏是影响油桐产量的关键因子 如高淳荆山工区金鸡岭和盱眙林柴场天堂山中坡油桐林,立地条件比较  相似文献   

9.
一、我省油桐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从一九五二年开始就成片营造油桐林,至一九六五年全省桐林保存面积有十五万亩,桐籽产量一九六八年达到一万四千多担。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价格降低,奖售取消,到一九七五年时只剩了七千多亩,我省油桐生产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一九七八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桐油会议,要求我省到八五年桐林面积恢复到历史上十五万亩的最高水平,并确定高淳、溧水、溧阳、句容、江宁县为我省的油桐基地县。此后,我省在收购价格上进行了一些调正,在造林投资上作了重点支持,桐林面积又开始恢复。但是,收购价格还是偏低,种植油桐收入太少,所以近两年来的发展情况仍  相似文献   

10.
未经理处的油桐种子(Aleurites fordii Hemsl seed)有35—40%发芽迟缓或不能发芽。经300ppm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99%。未处理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只下降49.56%和73.03%,可溶性糖含量只增加3.2倍和3.3倍;胚乳干重由1.59克下降到0.92克,每棵幼苗由0.04克上升到0.64克。经GA_3处理的种子发芽时,胚乳和子叶的脂肪含量分别下降90.98%和93.2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6.5倍和4.4倍,胚乳干重由1.66克下降到0.29克,每棵幼苗干重由0.04克上升到1.32克。差异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GA_3刺激了异柠檬酸裂解酶的活性。例如,经处理种子胚乳和子叶的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种子的3.2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11.
<正> 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aleuritidis)引起的油桐枯萎病,是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在全国油桐主要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病害的严重威胁。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几年来我们对油桐主要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同时对接种方法也作了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尾孢霉菌(Cercospora aleurnidis Miyake)引起的油桐角斑病不仅在油桐叶、(?)上产生病斑和黑疤,使叶、果早落,而且将造成桐果大幅度减产,同时还将使桐籽出油率下  相似文献   

13.
经过4年的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0种施肥处理中筛选出了年株施碳酸氢铵1000g,分3、6、11月3次施完,结合冬垦株加施磷肥500g视为最佳设计,其次是年株施碳酸氢铵500g,同样时期分3次,冬垦株加施磷肥500g,效果极佳,达到了投资少、效益高的目的,此两种处理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在油桐林的科学管理、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制定时,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旬阳县经过上世纪70年代大面积发展,1984年旬阳油桐面积和产量就跃居全国第15位,陕西省第一位,1999年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当时全县油桐面积为42万亩,主要分布在蜀河流域,旬河流域及汉江两岸的23个乡镇(其中以仙河、蜀河、双河居多),品种主要有小米桐、大米桐、对年桐、柿饼桐、葡萄桐等9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配方施肥对油桐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经过5a的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0种施肥处理中筛选出年株施N肥2000g,分3、6、11月3次施完,结合11月深耕树盘株加施P肥500g视为最佳设计,其次是年株施N肥1000g,同样分3次施完,11月株加施P肥500g,效果极佳,达到了投资少、效益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历来栽培面积和产销量占世界第一,四川省的栽种面积和产销量在全国居第一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油桐栽培区域已由平地向丘陵、山地发展。山地桐林面积日益扩大,进行海拔高度对油桐生长和结实影响的研究,可以为油桐主产区进行山地经济开发规划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我们于1982~1986年在四川省万县设点观测,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给油桐栽培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对油桐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对油桐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油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下油桐净光合速率在9:00和16:00出现峰值,并在14:00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赤霉素200 mg/L能够明显增强油桐的净光合速率。赤霉素、脱落酸均有弱化光合"午休"的作用,赤霉素的作用要强于脱落酸。6-BA使得油桐光合"午休"从14:00提前到11:00。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幼林抚育对油桐生长的影响,通过油桐幼林中耕除草与未中耕除草、间作与未间作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耕除草桑林的成活率以及树高、地径生长都比未中耕除草桐林有所增加,1次中耕除草效果差,中耕除草2~3次效果最好。间作薯类、豆类及谷类的油桐生长量比未间作的都有所增加,以间作薯类和豆类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植食性昆虫取食寄主植物以维持自身生长发育,不同寄主植物的营养成分和次生代谢物存在较大差别,同一种植食性昆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其生长发育也存在差异。测定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幼虫分别取食桉树和油桐(Vernicia fordii)叶片后的增重及营养效应,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油桐尺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尺蛾幼虫取食油桐叶后的体重、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取食桉树叶片的幼虫,相对取食速率则明显较低。初步证实油桐更利于油桐尺蛾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以赤霉素调控油桐花期而提供理论依据,在油桐花芽生理分化期前,以浓度分别为50、100、200mg?L-1的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面进行喷施试验,并以未喷施赤霉素的作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油桐成花率、花芽分化临界期、有机营养成分(糖、淀粉)含量、内源激素(吲哚乙酸、脱落酸)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油桐植株其成花率均低于未喷施赤霉素的对照处理(CK),其中喷施了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成花率高于其余两组处理;就花芽分化临界期而言,与对照处理(CK)相比,喷施了浓度为200 mg?L-1的赤霉素的油桐植株其花芽分化临界期延后时间为5 d,长于其余两组处理;在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油桐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赤霉素处理各组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CK),其中,以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的油桐其叶片中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组处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对油桐叶片中可溶性淀粉积累的抑制作用程度不同,200 mg?L-1外源赤霉素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内源脱落酸(ABA)形成的抑制作用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外源赤霉素处理有利于花芽生理分化期油桐叶片吲哚乙酸(IAA)的形成,且赤霉素的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吲哚乙酸(IAA)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