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同德地区,长期以来,放牧绵羊从天然牧草中摄取的营养出现季节不平衡,存在着长达六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枯草期。在此期,除了冷季牧草不足外,而且还存在着牧草营养价值随季节而变动。在枯草期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含量相对增加,导致产生营养不全性的春乏,  相似文献   

2.
泽库高寒草甸草地牧草质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生德  罗生新 《草业科学》1993,10(2):64-65,69
泽库高寒草甸草地牧草随季节变化差异极大。五月初开始返青,八月份产草量最高可达4890公斤/公顷,九月底开始枯黄,十一月产草量只有750公斤/公顷(枯草);六、七月份混合牧草的营养成分最高,十一月后粗蛋白只有最高期的10~20%、粗脂肪30~40%、而粗纤维增加40%左右;五、六月份牧草的再生性较强,特别是高山嵩草,七月份以后明显下降。高寒草甸草地牧草整体再生能力较差。这一地区适宜搞季节性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用1987~1990年乌鲁木齐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生育期和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牧草春季返青的温度指标不同,喜凉牧草为-1~-2℃,喜温牧草为4.6℃;黄枯期温度指标为6.3~9.1℃;热量条件可满足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需要;干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比鲜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好,不同要素中,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积温居中,日照时数最差;用积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可预测天然草场牧草干草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5.
不同季节高寒草甸牧草瘤胃发酵特性和体外消化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喜喜  才华  刘皓栋  李长慧 《草地学报》2021,29(8):1729-1737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生育时期高寒草甸牧草的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CH4产量。通过测定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3个生育时期牧草的营养品质、瘤胃发酵参数和CH4产量。结果表明:青草期牧草总能(Gross energy,G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等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青草期牧草在各发酵时间点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粗蛋白消化率(Crude protein digestibility,CPD)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OMD)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青草期牧草12,24和48 h瘤胃NH3-N、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不同发酵时间牧草总产气量和CH4产量变化规律为:返青期>青草期>枯草期。综上所述,青草期草地生物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和体外消化率最高,CH4排放最低,瘤胃发酵模式最优。建议选择青草期牧草放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候期天然牧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放牧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分别在牧草生长的不同时期(绿草期、盛草期和枯草期)选择不同的样方测定其混合牧草的营养成分,同时段选择6只放牧绵羊测定其瘤胃pH,氨态氮(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显示:①牧草中粗蛋白质(CP)含量在绿草期含量最高(13.95%),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 < 0.05),而枯草期最低,为5.14%;中性洗涤纤维(NDF)随着牧草的生长不断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绿草期含量最少。②瘤胃内环境参数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瘤胃pH在盛草期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 < 0.05),NH3-N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阶段(P < 0.05),VFA含量在枯草期最低,盛草期显著高于绿草期(P < 0.05)。综上所述,放牧绵羊在枯草期由于摄入的CP含量减少,NDF增加,导致消化率降低,不能满足放牧绵羊的营养需要,故在枯草期到绿草期这一阶段应对其进行合理补饲,调控瘤胃发酵,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涪陵地区位于四川东南、长江中游三峡库区中段,草坡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耕地占总面积五分之二。但天然草地禾本科牧草占优势,产量低,品质差,枯草期较长。为了种草养畜,建设和改良天然草地,发展皮、毛、肉  相似文献   

8.
干草是草食家畜舍饲期和冬春枯草期的主要饲料之一,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晒制和贮藏大量品质优良的干草,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营养损失,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的好处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青草缺乏是农民养牛的头痛问题。仅用稻草喂牛,连维持的营养也达不到,因此利用冬闲农田种草,给牛补充营养是值得提倡的。现在冬闲农田,已有一些种了绿肥或冬菜、但还有很多闲着,所以可以用来种草。一、好处冬闲农田种植优良牧草有下面几个好处: (一) 解决牛猪冬季的青料供应问题我区冬季有3~4个月的枯草期,枯草期里耕牛由于缺乏优质的饲草,掉膘严重,甚至因饥寒而死。为此阳朔县畜牧部门1990年在福利镇安排试种了270亩的黑麦草,种植面相当广,有的农户种半亩,有的种一  相似文献   

10.
一、豆科牧草品种 1.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多年生牧草品种。喜温耐寒,耐旱不耐湿,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素有“牧草之王”之誉。一年种植可利用10年以上,年刈割4~5次,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适合各种家畜采食。可青饲,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是牛羊等动物越冬的好饲料。亦可晒制干草,调制草粉,代替部分精料或制成配合饲料,青饲防牛羊臌胀病。 2.沙打旺:俗称“薄地犟”,多年生,属黄河故道特有的牧草品种,它适应性强,喜温耐寒,耐干旱,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耐盐碱,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一年种植可连续利用4~5年,亩产鲜草2000~5000公斤。可青饲,青贮,制干草和草粉,有苦味,喂猪应打浆,鸡日粮不超过6%,兔不超过30%。 3.白三叶草:多年生,喜温,不耐寒,不耐旱,耐阴湿,是果园、林间隙地、沟坡地段的适选品种,匍匐生长,草质好,可连续利用7~8年,耐践踏,是一种理想的放牧型牧草,也可做为观赏性草坪。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适喂各种畜禽。与禾本科牧草1∶2混播效果很好。青饲放牧预防牛羊臌胀病发生。 二、禾本科牧草 1.墨西哥玉米:一年生草本,是遗传稳定的青饲料类玉米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再生性好,高产优质的特点,茎杆粗壮,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是牛、羊、兔、鱼、猪、禽的极佳青饲料。它耐酸,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年可刈割7~8次,亩产鲜草10000公斤以上。可青饲、青贮,是奶牛的最佳青饲料。 2.冬牧70黑麦:越年生牧草,喜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有广泛的适应性,分蘖力强,再生性好。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年刈割3~4次,亩产鲜草4500~6500公斤,据资料介绍,喂奶牛产奶量提高13%~19%;喂青紫兰兔,50天内比喂杂草净增重提高14.9%。适合各种畜禽青饲,利用率很高。 3.多花黑麦草:短期多年生牧草,丛生型。喜温湿不耐寒、不耐热、不耐旱,适宜生长温度为20℃,寒冷地区可作为一年生牧草。适合粘土或壤土地种植。可利用3~4年或更短,年刈割2~4次,亩产鲜草3500~4000公斤,注意刈割后施足氮肥,适喂各种家畜禽,是鱼、鹅等的优质青饲料,养鱼如与苏丹草配合种植是好方法。 4.苏丹草:一年生牧草,喜温不耐寒,耐旱怕霜冻,根系发达,株高2~3米,苗期生长缓慢,不宜连作,与豆科牧草混播效果很好。年刈割3~4次,亩产鲜草量5000~6000公斤。茎叶产量高,含糖高,营养丰富,适喂于各种畜禽。分期播种,可保证长期青饲料供应。每隔20~25天播种一次,最后一次应在霜降前60~90天播种,苗草含氢氰酸,刈割后要稍加晾晒,可防止中毒。 5.“宁杂3号”狼尾草:一年生粮饲兼用型牧草。耐热、耐旱、耐湿、不耐寒,喜肥水温湿,适于各种土壤,植株高大,枝繁叶茂,分蘖力强,质地柔嫩,品质好,是多种食草畜禽的优质青饲料。亩产鲜草8000~9000公斤。其籽实营养价值比玉米还高,是蛋鸡的理想饲料,可提高产蛋率,并提供较多对人体有益的某些脂肪酸。 6.无芒雀麦:多年生牧草,喜温、抗寒、耐贫瘠、耐盐碱。高产持续期6~7年,蛋白含量不低于豆科牧草,消化率高,适于沟塘边种植,是优良的放牧牧草品种。年刈割2~3次,亩产鲜草1500~3000公斤,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适宜多种畜禽食用。可以青饲、青贮、制干草,注意中耕,防止草皮絮结而早衰。 三、叶菜类牧草 1.鲁梅克斯:又名高杆菠菜,多年生叶菜类牧草品种。喜水肥,耐旱、耐寒、适宜各种土壤,是近年来推广的“热点”牧草品种。其叶面光滑,味似菠菜,微甜,略有酸味,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适合于多种畜禽食用。一年种植可连续利用10年以上,年刈割4~5次,亩产鲜草10000公斤以上,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牧草品种。 2.聚合草:又名俄罗斯饲料菜,多年生草本。喜温湿、耐寒,喜高水肥条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利用期长。其营养丰富,质地柔软,切碎后柔嫩多汁,微甜清香,适合各种畜禽及草食鱼类采食。该品种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多采用切根分株,扦播茎进行无性繁殖。年刈割3~5次,亩产鲜草10000公斤以上。因该草被有刚毛,可切碎,打浆或煮熟拌精料喂猪。 3.串叶松香草:又名法国香槟草,多年生草本。喜温湿、耐寒、不耐旱、耐热、不耐涝。它具有丰产性能好,品质优良,适口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连续利用10年,年刈割2~3次,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以上。可青饲各种畜禽,也可在开花期刈割青贮,制干草、草粉均可。长期饲喂该草,会造成甙类物质中毒,要做好日粮搭配。 4.籽粒苋:又名蛋白草,一年生叶菜类牧草,株高2~4米。喜温,不耐旱,不耐寒,适宜多种土壤生长,抗逆性强,茎叶柔嫩,适口性好,适合饲喂各种畜禽,特别作为猪的优质青饲料。3~8月份均可种植,最适合4月和麦收后种植,年刈割2~3次,亩产鲜草5000~6000公斤,籽实亦是家畜的优良精饲料。忌连作,防止烂根病。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重要的退耕还草的政策要求,结合四川盆周山区丘陵的实际,退耕还草和生态种草主要集中在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接近林区的林荫地、沿江河谷地带以及大量的果园地.四川盆周的这些地段在任继周教授的综合顺序分类法中分属VE(37)暖温湿润类、VIE(38)暖热湿润类、VF(45)暖温潮湿类、VIF(46)暖热潮湿类四类草地,其中的野生牧草品质不佳,尤其是高大的禾草如芒草、白茅等,抽穗后品质变劣,适口性很低、营养价值不高,冬季仍有枯草期.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因子:年降水量、≥0℃年积温、年均温、年日照时数、3~8月≥0℃积温、3~8月日照时数、3~8月均温、3~8月降水量22年资料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最主要综合指标的第一主成分中的≥0℃年积温、3~8月≥0℃积温、3~8月均温的影响,贡献率是59.16798%,第二主成分中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和3~8月均温的作用,贡献率为25.51548%,第三主成分中的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3~8月降水量、3~8月日照时数因素,贡献率为9.301132%。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形成是众多自然因子综合作用下相协调的产物,其中热量因子是牧草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工业氟污染对山羊硬组织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40只6~10月龄本地山羊在氟重污染牧场放牧18个月,对逐月牧草水溶氟,不同时期骨氟、枯草期血钙及碱性磷酸酶作了测定。同时应用X射线及扫描电镜对下颌、肋骨与牙齿结构作了观察。结果指出,随着骨氟增加,血钙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皮质变薄、密度降低、骨表面疏松多孔,牙齿磨灭不齐、钙化不良、釉质与本质结构改变。干早气候是枯草期牧草氟升高的先决条件,枯草期牧草高氟与钙的负平衡是形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而青草或与枯草期牧草氟含量及动物缺钙程度的不同是引起牙齿磨灭不齐、缩短寿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景宁县的草山草坡大部分处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低中山地域(占全县草场面积的61%,全省的34%).现有牧草的草质较差,且冬春枯草期长.为研究草山草坡改良利用技术,经浙江省科委立题,由省农科院和我县农业局主持,于1981——1983年期间在景宁县渤海乡圣塘岗(又名星火岗)进行牧草引种试验.课题结束后,由于该草场地处僻远,交通不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产量高混播牧草具有较单播牧草高而稳定的产量,通常产草量提高14%~25%左右。2品质好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元素,而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提高且均匀,适口性好,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3能改良土壤,延长草地的利用期两种牧草混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草地生长快,利用期长。4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茎叶所含水分差异较大调制干草时易落叶,而禾本科牧草则相反,所以混播后调制干草时可减少茎叶的损失。豆科牧草含蛋白质多,水分高,不易单独青贮而…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测定不同物候期牧草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于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采集牧草样品,测定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选取平均体重为(108.06±2.86) kg的10只3岁全年放牧的健康青藏高原牦牛(公母各5只)进行序号标记,分别在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清晨放牧前空腹经口腔采集瘤胃液,用于分析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枯草期高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瘤胃液氨态氮、乙酸、异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在青草期最高;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枯草期显著低于青草期和返青期(P0.05)。不同物候期牧草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有影响,青草期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最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在3个物候期均较高;青草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在种水平上,瘤胃微生物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主。由此得出,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物候期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引起了牦牛瘤胃内环境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青草期瘤胃液氨态氮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在枯草期瘤胃液总挥发性性脂肪酸含量下降,能量源减少,因此在枯草期应对放牧牦牛进行补饲才能保证牦牛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牧草物候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本研究在甘肃省甘南牧区选取平均体重为(234.9±10.5) kg的10头带犊甘南牦牛作为研究对象(自然放牧),分别于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采集试验牦牛采食牧草、乳和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以期探明牧草物候期对牦牛瘤胃液和牧草中脂肪酸组成与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P<0.05),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瘤胃总挥发酸(TVFA)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初步认为白三叶、红三叶、小冠花、牛尾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是秦岭山区草地建设极有价值的推广草种,表现为生长期长,枯草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特别是白三叶、红三叶是该区草场改良最重要的牧草,它对于改善天然草场之植被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