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揭示北方山区秸秆覆盖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方法】以北方山区夏玉米田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系统测定了无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的生长季变化特征,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在玉米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秸秆覆盖和无秸秆覆盖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88~2.80μmol/(m2·s)和0.71~1.78μmol/(m2·s),秸秆覆盖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土壤呼吸与10 cm深处的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秸秆覆盖和无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82.5%和69.5%;基于土壤温度计算的敏感性指数Q10值为秸秆覆盖(2.94)无秸秆覆盖(2.18);土壤呼吸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符合一元二次函数模型,无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土壤含水率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88.8%和84.6%;水热双因子模型的拟合结果比单因子模型较差。【结论】秸秆覆盖显著增加了土壤CO2排放,土壤含水率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水热双因子的协同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覆草对油茶Camelliaoleifea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覆草处理.重复3次.处理-1。对各处理进行土样采集和生长量调查,土壤取样采用多点取样法.生长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覆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且随着覆草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处理D(覆草7.5t·hmz)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覆草可显著提高0~20cm的土壤水分含量.处理C(覆草6.0t.hm-2)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20~40cm的土壤水分含量。不管是覆盖地还是对照,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界线均在6月份。处理C和处理D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处理B(覆草4.5t·hm。),处理C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幼林的新稍生长量。研究结果可为油茶幼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稻草覆盖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6参14  相似文献   

3.
4.
通过不同模式玉米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探讨不同覆盖模式种植对土壤水热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定西旱作农业区玉米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表层的温度和水分调控明显,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与传统露地种植相比较,秸秆覆盖栽培平均增产15.6%,马铃薯商品属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黑土秸秆覆盖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垄作(CK)、免耕无秸秆覆盖(NT-0)、秸秆覆盖量33%(NT-33)、秸秆覆盖量67%(NT-67)和秸秆覆盖量100%(NT-100)5种处理土壤表层温度、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玉米苗期,土壤表层温度变化趋势为NT-100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明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问题,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4500、9000、13 500 kg·hm-2)在全年覆盖方式(QSM)下(分别以S1、S2和S3表示)和生育期覆盖方式(SSM)下(分别以S4、S5和S6表示)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在0~25 cm土层的降温效应,表现为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15 cm土层“低温效应”在全生育期内表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变化趋势。0~5 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地温日变化在早上6:00最低,与CK差异最小;中午14:00最高,与CK差异最大;晚上20:00介于前两者之间。QSM方式下,S1、S2和S3处理与CK相比,3个年度休闲期的0~200 cm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7.6、10.8、12.3 mm;生育期内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高出3.9%、8.5%和11.8%。SSM下各覆盖量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运移规律与QSM 方式相似,但均弱于后者。从水温效应综合来看,QSM覆盖方式整体优于SSM方式,尤以S2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故在渭北旱塬或其他同类生态区进行玉米整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QSM方式,且以9000 kg·hm-2覆盖量为宜。  相似文献   

7.
免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免耕对土壤侵蚀、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理化性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国内外免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免耕的优缺点,对免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地散养鸡群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油茶林地散养鸡群的林下经营模式,研究油茶林下养鸡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林下散养鸡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表层土壤会变得紧实。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加强垦复,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通透性,以确保油茶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棉采用麦秸覆盖.出苗后0—50d,5,10和20cm土层的平均温度均有降低,5cm土层温度在8:00,15:00和20:00时均低于CK.土壤温差减小.出苗后0—30d,覆盖处理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CK分别增加0.13%-2、56%和0.06%-1.96%.07—19.08—31,株高比CK增加2.3%-9.0%;LAI比CK增加0.047-0.802,07-31-09—13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比CK提高16.6%-28.2%.棉花单株结铃增加6.9%.铃重增加5.7%.皮棉产量比CK提高13.5%.  相似文献   

10.
采用Licor-6400-09的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对北京市区3种不同覆盖类型地表(全硬地表、半透砖地表、草坪覆盖地表)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分别为7.928 μmol·m-2·s-1(全硬地表),5.592 μmol·m-2·s-1(部分硬化地表)、2.625 μmol·m-2·s-1(草坪覆盖地表);土壤呼吸日均值最高均出现在夏季(14.785,10.296,5.143 μmol·m-2·s-1),最低为冬季(0.490,0.319,0.239 μmol·m-2·s-1);(2)3种地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大小排序为:草坪覆盖地表<部分硬化地表<全硬地表;(3)3种地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Q10值排序为:草坪覆盖地表<部分硬化地表<全硬地表;(4)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呼吸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较为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良种油茶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中的动态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良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栽植从第1年开始到第30年为一个经济生产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动态经济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设计产量和价格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以及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a的生产时段中,按7%基准贴现率和2010-2012年茶油市场平均价格60.00元·kg-1计算,累计净现值为4.38万元·hm-2,内部收益率为12.05%;投资回收期为16.41 a;当整个生产时段的销售收入减少19.50%或生产成本增加24.20%时,发展良种油茶生产将变得不可接受,但从目前市场和生产实际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政府在油茶产业资金扶持政策上,除现有的造林补贴政策外,还可通过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延迟还贷时间;采用补助政策,加快经济适用的小型农机具(如油茶采果机、山地土壤耕作机等)的开发、推广应用,鼓励油茶加工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榨油机械,提高茶油加工效率和效益等方法,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油茶树桩改接茶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油茶树桩改接茶花的最优条件。[方法]研究嫁接部位、嫁接湿度、温度、光照对油茶树桩改接茶花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油茶树桩改接茶花嫁接成活率相对较高的嫁接部位为新梢,较适宜的嫁接湿度为75%以上,较适宜的嫁接时期为5月份,较适宜的光照为弱光照射。[结论]在以上条件下进行嫁接,油茶树桩改接茶花的成活率为86.6%~93.3%。  相似文献   

13.
油茶丰产林土壤肥力与林分结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油茶丰产原因,并为低产林改造提供依据,对以往调查研究认为典型的17块油茶丰产林的土壤肥力、林分结构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丰产林产茶油180~540 kg/hm2,是一般油茶林的4~10倍,其中0.67 hm2以下的小面积丰产林平均产油量高达420 kg/hm2以上。丰产林的土层厚度、土壤全氮和速效磷、钾肥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土壤有效钙含量和盐基饱和度与油茶产量密切相关。丰产林的郁闭度为0.81~0.94,叶面积指数为2.36~5.37,叶效指数为7.15~16.57 g/m2;坡地油茶林及树高、冠幅变异大的油茶林透光性好,受光面积大,叶效指数高。   相似文献   

14.
紫色土区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化紫色土区不同林龄(15、25、35 a)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林龄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随林龄的增长而增长;(2)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容重和全钾含量呈上升趋势;(3)随着林龄的增长,同一土层深度油茶人工林土壤密度、容重、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均呈倒"V"变化趋势,土壤孔隙度则呈"V"变化趋势,全钾则是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油茶高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产业已成为闽北农村新兴支柱产业。该文从品种选择、林地选择、苗木准备、苗木种植、土壤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翻晒等几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油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地膜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用普通无色透明地膜、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黑色及灰黑双色4种不同地膜进行甘蔗覆盖栽培,盖膜期测定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生长期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测量甘蔗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收获期计算蔗茎产量和效益。【结果】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除灰黑双色地膜外,其他覆膜处理可提高土壤温度0.3-0.8℃;各覆膜处理较对照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10.1%-17.4%。覆盖地膜同时可提高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8%-9.9%、20.6%-34.9%、5190-10980条/ha和6.4%-14.9%,但对甘蔗株高和茎径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效5987.2元/ha;其次为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增效1876.5和1813.5元/ha;灰黑双色地膜效益较差。【结论】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可在甘蔗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黑色地膜与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可作为新型地膜逐步推广,灰黑双色地膜较厚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省梁河、易门、广南等3个县的5个地块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研究,介绍了土壤、水肥、林分结构优化、良种化改造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改造技术措施。数据表明:经过3年的改造,5个地块(各地块面积为6.67hm^2)年平均鲜果产量366.3kg,平均增效达393.45%。同时,改造地块3年平均收益达21.74万元,扣除投入后,3年净利润达8.14万元。说明低产林改造措施适当,改造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中国大宗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我国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低温是限制油茶生长发育和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子。本文对油茶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展油茶低温胁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油茶品种资源选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52-17653
介绍了河南省油茶品种资源丰富,均为天然分布,品种良莠不齐,油茶产量普遍较低.从当地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出了具有高产、抗病虫、抗寒等优良性状的油茶品种豫油茶1~7号,以满足油茶分布北部边缘区发展油茶对耐寒良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