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业科技评价是实现林业科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与定量化的有效手段。文中介绍了林业科技评价的主体系统、客体系统、目标系统、参照系统和反馈系统,以这5个系统为框架分析了美国、日本和英国林业科技评价体系特点以及我国现阶段林业科技评价体系的现状,从林业科技评估制度立法、评价机构建立、公众监督、评价全程跟踪和多元化评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林业科技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技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重点林改省份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的介绍,分析了林业科技的发展对林改实施作用效果的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林业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林业是数字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经营集约度、实现林业信息化、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加速林业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数字林业的基本概述,介绍了数字林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nd how community forestry links with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usehold-based community forestry was first implemented in Yunnan and spread over other parts of China in the 1980s. In this forestry management system, rural households are the main actors. Household forestry is a form of small-scale community forestry and suits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where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and skilled human resources are lacking. Community forestry has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in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uosh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community forestry project in Huoshan County has helped the farmers improve their livelihood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 forestry model invol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households and independent farmers’ organisations. The sustainabl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developed in Huoshan h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eaturing the participatory forestry components of the project, namely househol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households, and independent farmers’ organisations. With technological and financial aid from government, the local farmers were able and willing to establish this small-scale forestry management system, planting fast-growing multiple-use tree species with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期刊是中国林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记录.民国时期,伴随近代林学的兴起,中国的林业科技期刊开始创办,但目前学界研究较少.文中以民国时期中国林业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分析其办刊情况,总结办刊特点及其历史价值,以期丰富中国林业史研究内容,并助力林业科技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林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我国林业科技进步的现状和国内外林业科技进步评价的研究情况。讨论了科技进步评价方法以及影响林业科技进步的因素,指出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述了林业科技进步评价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云南省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体系不健全,职能发挥不充分;经费缺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且专业素质偏低;林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法制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藉此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注重协调,搭建桥梁;强化学习,提高水平;政府重视,增加投入;健全法制,促进云南省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面向新世纪的林业测绘学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根据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特性,担子同现代林业测绘的五项任务,构建了现代林业测绘学科体系,建立以GPS、GIS、RS及其集成技术3S为代表的现代林业工程测量技术系统,现代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并展望了未来的林业测绘前景。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在科技进步评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河南省林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科技档案的价值,在于为林业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利用好林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对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改善人民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档案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或破坏。因此,通过分析林业科技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特定要求,以及在林业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如何在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档案的同时保护好知识产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于林业智慧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国林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已初见成效。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提出了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林业深度融合。林业各业务系统数据类型多样,具有多维度、多尺度、多时序、多元性等特点,对于林业大数据系统的分析探究暂处于概念阶段。文中介绍了高可用林业云计算平台和中国智慧林业,提出了基于高可用云计算的中国智慧林业大数据系统架构并概述了其特点,展望了中国林业大数据发展趋势,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智能化科学决策服务系统,为林业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及林业信息服务提供支持,并为实现我国智慧林业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技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支撑力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世界林业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林业面临的新转折,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延边森工企业的实际,提出了实现林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战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白城市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叶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3):41-42,50
完善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新成果、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的保证。通过对白城市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调查,指出了白城市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体制与机制、投资渠道、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加快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科恩范式理论讨论了我国林业科技范式。作者认为中国20世纪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根本特征是林业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范式的核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新的林业科技范式将对旧的林业不可持续性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营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及森林利用方式进行否定,而继承和发扬以往单项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实质就是要创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林业科学技术体系。我国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新的林业科技革命总体战略思想、战略步骤、主体工程、林业经营理念、目标及其主导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林业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作者对现代林业的历史、内涵、特征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评述。现代林业的基本理论包括:木材培育论或森林永续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论;新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生态林业理论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作者建议:起草“山东省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借鉴“近自然林业”的森林培育理念与方法;处理好永续利用与分类经营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要明确现代林业空间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提出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科技创新体系等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分散生产的林农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林农个体经营和林业规模经营性质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公益林补偿低,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林业生产短期效益有限,导致林农对从事林业生产热情不高;在林业生产中林农经营、管理等技术能力相对较差;资金投入不足;林业科技服务工作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  相似文献   

17.
加快湖南林业经济的发展,要以科技为手段,加快发展林业的“亮点”经济;采取措施,促进重点林区的恢复与发展;围绕湖南林业生产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科技兴林工作力度;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分类经营,调整森林经营周期结构;创建林业科技示范园。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and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functional forestry development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support, the paper constructed a science & technology support framework for multifunctional forestry, compris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transfer,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and policy guarantee. Major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consolidate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support to multifunctional fores...  相似文献   

19.
贵州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林业科技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林业科技发展形势与机遇。根据贵州省林业发展总目标,提出了林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对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林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及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江夏苗木花卉产业园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林业已进入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借鉴和运用现代工业发展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创建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成为林业发展的方向。江夏区委、区政府积极扶持苗木花卉产业,创建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化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