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前期分离自玉米根际优良促生菌(PGPR)菌株生长速度、固氮酶活性、溶磷量及分泌IAA 能力的测定,筛选获得7株优良 PGPR 菌株,将其制成玉米专用菌肥,于2013年进行田间试验,测定菌肥配施化肥对玉米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玉米专用菌肥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94标准。菌肥配施化肥减量15%~30%,在开花期前对玉米单株叶面积影响表现为全量化肥(A)〉85%化肥+菌肥处理(B)〉70%化肥+菌肥(C)〉100%菌肥(D)〉不施肥(E);开花期后表现为:B〉A〉C〉D〉E。对干物质积累量影响在开花期前表现为:A〉B〉C〉D〉E,开花期后表现为:B〉A〉C〉D〉E。在玉米整个生育期菌肥配施减量化肥对玉米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成熟期经济产量表现为:处理 B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比全量化肥显著提高2.7%;干草产量处理 A、B、C 间差异不显著,表现为:B〉A〉C,处理 B 比全量化肥干草产量提高2.1%;经济产量及干草产量处理 C 与 A 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复合菌肥代替部分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5株植物根际菌株与1株根瘤菌制成复合菌肥,将研制的菌肥和1种引进的菌肥替代20%~30%化肥与全量化肥作对比,研究4种肥料处理对单作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M4-3、LH12-3、Lx191、Jm92、LHS11和GDB27之间互不拮抗,可制成复合菌肥;自制复合菌肥替代20%化肥用量可使成熟期玉米地上生物量鲜重提高10%,替代20%~30%的化肥可提高4%~8%的籽实产量,优于引进的菌肥;以复合菌肥替代20%~30%的化肥施用于玉米后,玉米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PGPR微生物肥代替部分化肥对豌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前期从植物根际分离的促生菌(PGPR)进一步测定,筛选出5株优良溶磷菌株和1株根瘤菌株,并利用其制成PGPR微生物肥,研究其替代20%~30%化肥对豌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M4-3、LH12-3、Lx191、Jm92、LHS11与GDB27互不产生拮抗,可制成PGPR微生物肥,研制的PGPR微生物肥替代20%化肥可使豌豆株高增加6.3%,经济产量提高3.2%,减少可购买性投入220.00~358.00元/hm2。  相似文献   

4.
PGPR菌肥制作及其对燕麦生长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从牧草根际筛选的优良促生菌株制作PGPR菌肥,并进行田间完全区组随机试验,研究其对燕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研制的PGPR菌肥最好在4个月内使用,液态复合菌肥肥效不如固态复合菌肥。单施PGPR菌肥或PGPR菌肥 半量化肥处理下,燕麦株高、地上植物量、地下植物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K0,NDF和ADF含量则明显低于CK0。施用固氮(或溶磷)菌肥 半量化肥,各生育期燕麦株高、地上植物量及地下植物量与各全量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单施固氮菌肥或施用固氮(或溶磷)菌肥 半量化肥,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期燕麦粗蛋白含量。溶磷(或复合)菌肥 半量化肥处理下,燕麦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GPR菌肥 半量化肥处理,能显著降低燕麦NDF和ADF含量。  相似文献   

5.
从岷山红三叶根际分离出高效溶磷菌,并对其分泌生长激素、拮抗病原菌特性进行测定,筛选出优良促生菌6株,根瘤菌1株,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菌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复合菌肥对岷山红三叶产量、品质及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优良促生菌和根瘤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符合《微生物肥料》标准(NY227-94)。75%化肥+PGPR菌肥处理使岷山红三叶干草总产量较CK增加4.76%,同时,该处理可提高红三叶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50%化肥+PGPR菌肥处理对岷山红三叶的总干草产量、营养品质以及4种异黄酮的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物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在植物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从巨菌草根部筛选的优良内生固氮菌株制作菌草固氮菌肥,并进行田间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不施肥(空白对照,CK0),灭菌的菌草固氮菌肥(基质对照,CK1),全量化肥(FHF),菌草固氮菌肥(T1),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T2)共5个处理,研究其对巨菌草生长、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只施菌草固氮菌肥和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巨菌草生长,提高其产量,改善巨菌草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与只施化肥相比,只施菌草固氮菌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巨菌草产量、粗纤维、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而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处理下,巨菌草叶片数、分蘖数、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只施化肥处理,巨菌草产量、株高、粗脂肪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比只施化肥高但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低于只施化肥处理。因此,适当减施化肥配施菌草固氮菌肥(化肥菌草固氮菌肥+75%化肥)在稳定巨菌草产量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生长,改善其营养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肥料替代部分化学肥料对玉米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利用微生物肥料替代部分化学肥料,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料处理(E)相比,85%化学肥料+菌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在收获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使株高、地上生物量、百粒质量、穗重分别达到358.32cm、1019.63g、39.68g、369.50g;使玉米的经济产量和干草产量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1.6%和27.6%;使玉米的粗蛋白含量(7.63%)和可溶性糖含量(2.43%)达到最高,分别增加了10.2%和73.5%。经济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全量化学肥料(A)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5%,1.5%和2.8%;可溶性糖含量与全量化学肥料处理(A)和减量化学肥料15%处理(B1)差异显著,分别增加41.2%和3.2%。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与不施肥处理(E)相比显著下降。微生物肥料替代15%化学肥料对玉米的生长及品质影响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无显著差异,即利用微生物肥料替代15%化学肥料是可行的,同时可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并施用以纤维素为载体的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效氮、磷的变化及玉米茎高、茎粗、根长、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指标,分析该微生物菌肥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纤维素载体的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分别比原样土分别增加175% 和311%|加入纤维素载体菌肥的植株与不加载体菌肥的植株相比,茎高增加3.52%,茎粗增加19.65%,根长增加11.94%,叶宽扩大22.70%,叶绿素含量增加17.37%。以纤维素为载体的混合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植物需要的营养素含量,并对玉米的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载体|微生物菌肥|玉米|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Uraria crinita)、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10株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PGPR菌株为供试菌株,筛选最佳菌种组合,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微生物复合菌肥,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菌肥对非宿主植物小黑麦、猫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NCRP2+PPRS3+G+ZKRP2;2)宿主植物菌肥(NF_1)处理对小黑麦地上生物量鲜重影响显著(P0.05),施用非宿主植物菌肥(NF_2)后与施用NF_1相比,猫尾草茎粗增加33.74%,且差异显著(P0.05);3)NF_2处理影响小黑麦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54%和125%,差异显著(P0.05),NF2处理对根直径0.5~1.0和1.0~1.5 mm小黑麦根长影响显著(P0.05)。PGPR菌肥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和小黑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前期从植物分离的5株PGPR菌株,制作成固体(GF)、液体(YF)和包衣(BF)3种菌肥剂型,设置11个处理(GF、YF、BF、GF+7/10H、YF+7/10H、BF+7/10H、GF+1/2H、YF+1/2H、BF+1/2H、CK、H)。研究菌肥与化肥配施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固体菌肥+70%化肥处理(GF+7/10H)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株高达到47.95 cm,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47.78%,是全量化肥处理的1.11倍,使紫花苜蓿营养品质显著提升,相对饲用价值为125.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微生物菌肥替代30%化肥与全量化肥相比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即使用固体微生物菌肥可替代30%化肥,并能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花粉、花粉多糖、灵芝孢子抑制肿瘤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动物灌胃方法研究了玉米花粉、灵芝孢子、玉米花粉多糖对S 180腹水型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动物灌胃实验显示 ,玉米花粉多糖对于肿瘤的抑制作用最好 ,灵芝孢子次之 ,玉米花粉的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为全球养殖业广泛使用的能量饲料 ,是发展养殖业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支柱饲料。世界玉米的 70 %~ 80 %用作饲料 ,我国玉米的 5 0 %左右用作饲料 ,故有“饲料之王”的美誉。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玉米也不例外 ,由玉米引起的养殖动物玉米源性疾病 ,数量之多 ,危害之重 ,造成经济损失之大 ,也居众籽实饲料之首。本文列举了大量实践中发生的养殖动物玉米源性疾病 ,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积极开展养殖动物玉米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使玉米饲料更好地在养殖业中发挥作用。1 玉米源性疾病概况1.1 贫硒玉米引起鸡、鸭缺硒症1.1.…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优质蛋白玉米的概况,对其选育过程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详细说明了优质蛋白玉米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4月底政策性临时储备收购工作结束以后,市场的关注重点一方面是国家何时并以什么样的底价抛售临时储备玉米;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的基本面到底能否拉动当前的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国际大环境的经济状况何时能够企稳,国内在拉动内需的措施上短时间能否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临夏州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改菜政策的推广是将玉米籽粒收获改为青贮玉米,用青贮玉米饲养牛羊可以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粮改饲"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开发适合牛、羊需求的大型青贮玉米。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循环种植与育种相结合,引导优质饲料的种植,提高玉米生物产量,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促进农业畜牧业的良性循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畜牧业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发展食草性畜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回顾2002年11月份以来中国玉米市场的走势情况、分析了当前中国及全球玉米供求的情况,并对中国玉米价格走势做了初步展望。 一、2002年11月以来中国玉米市场走势 2002年11月份华北新玉米上市至2003年1月初,中国玉米价格平稳上涨。大连港口玉米价格从1000元/t升至1040元/t,深圳港口玉米价格从1080元/t升至1160元/t。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在六盘水市栽培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2018年引进9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察测定参试品种的物候期、高度、产量、茎重、叶重、适应性等指标.结果:筑青1号、红单10号、青丰8号3个品种适合在六盘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苜蓿间作的产草量及光合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实验将玉米与苜蓿间作,研究单作及间作玉米、苜蓿的产量、产值以及光合作用.间作条件下,玉米、苜蓿产量均低于单作,但是间作的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增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缓解了农牧交错地区的草畜矛盾.单作及间作玉米、苜蓿光合作用测定结果显示,间作玉米与单作玉米比较,净光合速率呈现下降趋势;间作苜蓿与单作苜蓿相比,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对于间作玉米,水分成为其生长的限制因子,对于间作苜蓿,光合有效辐射成为其生长限制因子.作者认为粮草间作在农牧交错地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饲用玉米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特用玉米。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饲用玉米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展望了我国饲用玉米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推广粮饲兼用玉米种植,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价值,从而研究粮饲兼用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设计了5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组,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测定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结果]得出密度为82 500株/hm2时,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结论]肉牛养殖小区可选择紧凑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通过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利用全贮青贮技术,推广订单种植解决饲草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