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蓄积量的计算目前二类资源清查中,蓄积量的调查多采用角规测树法。即用角规估测小班蓄积量。小班每公顷蓄积量是分别树种计算的,各树种每公顷蓄积量为:  相似文献   

2.
1996年玉白顶国营林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了角规典型选样调查蓄积量与随机抽取有疏林地小班数的15%实测蓄积量配置回归方程估计总蓄积量的方法,调查结果,回归估测精度97.8%,对比精度98.7%,实测小班与调查小班的单位蓄积量相近,二者相关紧密,表明调查蓄积量可靠,典型选择调查结合回归估测的调查方法减少了抽样误差,保证了较高的蓄积量调查精度,降低了工作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996年玉白顶国营要场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了角规典型选择调查蓄积量与随机抽取有疏林地小班数的15%实测蓄积量配置回归方程估计总蓄积量的方法,调查结果,回归估测精度97.8%,对比精度97.8%,对比精度98.7%,实测小班与调查小班的单位蓄积量相近,二者相关紧密,表明调查蓄积量可靠,典型选择调查结合回归估测的调查方法减少了抽样误差,保证了较高的蓄积量调查精度,降低了工作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角规测树”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限制,对提高小班蓄积量目测水平的途径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用小班目测练习取代传统的标准地练习之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正在进行以县为单位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其中小班蓄积量的测定多用角规绕测法,由于我省森林的分布在山地,很不便使用角规,且坡度对绕测结果影响很大,尽管进行了坡度改正,但调查精度仍不理想;另外由于各县调查员经验不足,角规缺口选择不  相似文献   

6.
以南方山地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小班,分别采用角规抽样调查法、中心样圆法、样圆群法、六株木法、垂直样带法、标准地法共6种方法对小班蓄积量进行测定,并从6种方法的调查精度、误差大小、工作量及工具和仪器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小班蓄积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角规抽样调查法是最适合南方山地森林小班蓄积量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角规测树坡度改正方法的研究刘龙光(江西省吉水县林业局343000)关键词:测树坡度改正系数森林经理角规测树广泛应用于林业调查中测定林分胸高断面积、林木株数、蓄积量等,尤其是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中小班调查,是当前难以替代的调查方法,它具有器具简单,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辅助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对抽样调查和小班调查方法的林分蓄积量计算采用系统程序设计.不仅提高了林分蓄积量的计算精度、速度,并简化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 小班蓄积调查指的是二类小班蓄积量的调查。《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要求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同时用抽样方法控制调查总体的蓄积量精度。但对远期开发的林区和经营强度较低的林区,可按小班进行分类,按林班或运材系统、大队或公社为总体提供资源数字。蓄积量调查的精度只落实到总体,而不要求落实到小班。二类小班调查的方法,三十年来,由目测、实测及标准地推测等方法,发展到目前广泛应用的总体抽样控制精度的小班调查法。从1976年起就想利用数量化方法进行二类小班蓄积量调查,但试验的结果,小班蓄积预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单位蓄积量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武汉市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十一五清查")研究建立森林小班单位蓄积量数学模型,对全市林地小班单位蓄积量进行回归模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角规测树".在降低调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精确地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从而全面革新了森林蓄积量的调查方法,为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探索出了可...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中,角规控制检尺样地(以下简称角规样地)的布设直接关系到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是否满足调查精度,角规样地布设以调查总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机械布设,其数量必须符合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采用GIS软件进行样地布设操作十分繁琐,虽能达到最终目的,但是效率低下,文章通过C#+GDAL技术实现角规样地的机械布点,并输出相应矢量和统计成果,达到规范业务流程、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两种监测体系因调查目的及方法不同,因此监测获取的森林资源数据存在不一致。鉴于此,以保定市为例,开展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树种组构建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模型反演更新调整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获取保定市各县(市、区)森林蓄积量信息;采取平差调整法实现保定市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接。研究结果显示:1)分树种组研建的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2)相比二类调查而言,采用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获取的保定市森林单位蓄积量(34.98 m3/hm2)与一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比,其精度为91.06%,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对误差,表明了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值的可靠性;3)对模型预估值进一步进行平差调整后,最终实现了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成果对接,表明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可见,研究的技术方案可为各省级行政区历年小班蓄积量监测数据对接更新及今后实现“一套数,一张图”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速生桉树实验形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规测树是简便、可靠的林分蓄积量调查方法,为寻求速生桉树最佳实验形数,文章采用标准行法和角规法调查50个桉树小班的林分蓄积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速生桉树最佳实验形数为0.38。  相似文献   

14.
利用CASIOfx-4800P计算器可编程功能,编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外业计算程序,能准确地计算出角规点平均胸径、平均断面积、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量、总断面积和各树种组成系数。此程序在2004年二类调查外业计算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程序更加简单、直接、易于操作,外业调查中能快速得出全部结果,在二类调查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文章阐述了程序步骤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县级林业区划工作,而森林资源调查是基础工作。此次调查按森林资源调查分类,属“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中的C级。二类调查的基本要求是“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同时用抽样方法控制调查地区总体的蓄积量精度”。具体的说,我省“林业重点县、……总蓄积量的精度,用‘分层抽样控制总体法控制’”。当调查的小班累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林业上,利用航片判读和数量化理论编制林分蓄积量数量化表已作尝试,并达到较高的精度。因为,在二类小班调查中,除小班蓄积调查(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外,还包括其他测树因子的调查,如小班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7.
<正> 二、关于森林经营档案对调查小班蓄积精度的要求问题。目前二类调查时对小班不提出蓄积量调查精度,而小班又是建档的基本单位,蓄积没有  相似文献   

18.
角规蓄积量观测值经常偏低,从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偏低原因何在?估计很多:下木遮蔽视线、观测部位偏高、角规缺口宽度(角规断面积常数)……。现将1977年农林部委托东北林学院举办的“全国伐区调查训练班”关于角规缺口宽度试验一例简报如下,供参考。试验区位于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验林场(黑龙江带岭)。试验小班面积30.3公顷,树种组成7红1云1冷1桦+水榆色杨,林分平均胸径32厘米,活立木每公顷蓄积量322米~3,林地地形平缓。试验选用两种缺口:1和2厘米(尺长均50厘米)。角规断面积常数分别为1和4(即每测一株断面积相应增加1和4米~2)。全小班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二类调查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北京市二类调查通过角规绕测技术预估林分蓄积量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二类调查数据,根据优势树种(组)的不同,将北京市森林划分成10个不同的树种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类清查数据,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林分参数及立地参数为自变量构建非线性蓄积量预估模型,计算确定系数(R~2)、总相对误差(TRE)、估计值的标准差(SEE)、平均系统误差(MSE)、平均预估误差(MPE)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蓄积量预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各树种组蓄积量预估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大于0.94,MPE均小于5%,MPSE基本在10%以下,可以应用于北京市二类调查中蓄积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20.
<正> 顺序统计抽样和刀切法的计算是一种利用粗略概知的蓄积量为基础,抽取小量样本进行实测。通过计算用以控制蓄积量精度的方法,如果用来推算每小班的蓄积量,一般地可以比原蓄积量精度有所提高。本文就是企图通过试验,探索此种方法对二类资源调查的实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