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是发展“三农”、振兴“三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农产品品 牌建设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过 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试图为建设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提供一定的 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主体责任不明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文化素养偏低,西部乡村自身定位不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发展。只有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思想扶贫、智力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才能振兴西部乡村。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村庄产业规划方面做了大量部署.2021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工作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统筹乡村产业用地布局,扩充产业用地,合理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抓好村庄产业规划顶层设计,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要下好先手棋.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全方位提振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概述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乡村振兴进程中需要防范"不可为"行为要素。最后,提出了推动农村稳定、繁荣与和谐,促进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统筹考量、一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我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目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统筹考量、一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我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8.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走重塑城乡关系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乡村善治之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中国特色减贫之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巩固和完善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阐述、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乡村建设的探索、乡村建设理论蕴含于中国传统农本思想文化之中。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农业产业体制不健全,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乡村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乡村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就要采取完善基层党组织体制、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尧 《河南农业》2018,(35):4-5
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体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点战略支撑点,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强;建设美丽乡村,呈现农村美;推进城乡均等化,实现农民富;因时因地制宜,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23,(4):6-7
<正>新华社2月1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城乡差距过大、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基层治理水平有待加强以及农村“空心化”问题较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农业创新驱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工作主题、一个重大论断、一项重大任务、两条底线、两大目标。一个工作主题,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个重大论断,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邯郸市农业农村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奋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突破,以一域之光为全市大局添彩。  相似文献   

15.
丘陵地区乡村发展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探索丘陵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对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 年对济南市Z 镇丘陵地区部分乡村的调查,试图以农村社会工作的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初步探索。包括:引入金融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村“两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开放教育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教育和服务,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陕西地区为例,介绍了陕西省地域经济文化差异以及开放教育融入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研究技术路线,分析研究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立足农民需求,精准送课下乡;贴合地域特点,量身打造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扶志扶智,推进乡村振兴良性化发展。提出了开放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务是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同时,实现无锡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着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建设乡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大力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于'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优化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发展绿色信贷、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完善银行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等路径,致力于农村金融工作,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基层在探索乡村振兴方面形成具有特色的多种发展模式,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谭坝村模式,以社会治理护航乡村振兴的罐顶山村模式,以三社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嘉明镇模式,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尧坝镇模式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乡村振兴领域重视度不足、针对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可通过重视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人居环境;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重视乡村振兴发展,打造特色亮点品牌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明确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及组织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乡村产业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是姓农、立农、兴农的产业。同时,《意见》明确了乡村产业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