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依托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其中的关键部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形成的新模式,成为中国普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创造了新的机会。经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于2023年2月出版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研究》一书,正是以新时代背景为基础,多角度、多层面解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现实意义,并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研究课题提出了可行、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日渐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日渐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保、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时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那么汉语言文字就是中华文明的忠实承载者。无论是从世界意义上还是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字学的地位都无可撼动。从汉语角度来看,汉语应该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历史最为久远的意合语言,自然其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和适用的广泛性在所有语系的语言中名列前茅;再从汉字角度出发,汉字在记录相应语言的准确、 相似文献
5.
6.
7.
8.
借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土中国"观点分析,以村落、庄田、宗族等构成的基层社会为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创生、继承、发展的必要空间,由此不难判断乡村文化艺术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的文化样态.从更宏大的历史人文尺度上观察,乡村文化艺术具有强烈的根源性,它缘起于华夏先民所创生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流传着众多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国之魂、文化之根.挖掘这些故事、品读这些故事,既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广大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运而生,它是对乡村居民生活、居住、劳动、休息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进行优化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探索了规划设计的一些策略,以期通过乡村景观、庭院风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来统领乡村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有效措施。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分析了平顶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政府支持优势。同时,也存在项目同质化严重、环境质量差、交通不便、旅游人才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乡村特色旅游;改善环境,提升乡村旅游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可达性;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平顶山市及类似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梁园梓毕雪飞程欣靓王小辰 《花卉》2022,(20)
本文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以绿氧景观和适老性设计为研究对象,借用园艺疗养学、园林规划学、景观空间学等相关理论,为解决未来城市和乡村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方向,让未来景观设计更具适应老人群体的疗愈特色,从而也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摆脱了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要想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设发展,重视乡村的生态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从风景园林的视角下来深入解读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1年12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农"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提供了重要指导。2022年是继续保持"三农"工作稳中有进之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也是奋力开拓乡村振兴深度和广度之年。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力量都在积极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19.
乡村绿道是将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机结合起来的线性走廊,对协调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对绿道的需求越来越大,绿道的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以余杭塘超小径绿道为例,探讨绿道的概念、特征和规划策略,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绿道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经济新业态成为后疫情时代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农村仍是亟待补上的“短板”。改变乡村生产经营方式、做强做优乡村现代产业,通过产业与教育互动为乡村培养人才是乡村获得振兴能量、产业加速融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