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筛选出的22份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菌盖厚度(1.96cm)和菌柄直径(1.94cm);7个数量性状都存在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幅度为13.16%~35.57%,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菌盖颜色和菌柄硬度2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8;基于各种质间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将22份糙皮侧耳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原基形成时间长,产量较低;第Ⅱ类群种质资源菌柄软、颜色深,产量较高;第Ⅲ类群为高产型类群,该类群种质资源原基形成时间短、菌柄硬、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 5 种不同光质光源,分别对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的菌丝、原基和子实体进行照射,检测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数量、子实体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以及产量等。结果显示:真姬菇菌丝在黑暗和红光下生长较快,在红绿蓝复合光下生长最慢;在蓝光下形成的原基数量最多,而在红光下原基数量最少;子实体阶段,黑暗下菌柄的长度及直径最大,绿光下菌柄长度及直径最小;而在蓝光和红绿蓝复合光下菌盖直径最大。相同培养时间,真姬菇在黑暗和蓝光下产量较高,在绿光下产量最低。进一步检测真姬菇光受体基因 WC1 和 WC2 在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在菌柄中 WC1 在黑暗下表达量最高,WC2 在蓝光下表达量最高;而在菌盖中 WC1 和 WC2 均在蓝光下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子实体个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原基初期卵球形,菌丝交织、致密;原基伸长生长,外部交织菌丝变稀疏,边缘形成一层染色呈黄褐色的菌丝,菌丝膨大,平行排列或凝结呈菌丝束,形成外菌幕.外菌幕菌丝在上部最为发达,形成菌盖菌幕,此时菌盖开始分化.同时原基下部边缘菌丝平行排列并垂直生长,菌柄开始分化.在菌盖、菌柄和子实层原基交接处出现菌丝稀疏区,菌褶腔在这一区域形成.由于半包膜的存在,菌环上无鳞片.菌盖菌幕与菌盖皮层相区分,而菌柄菌幕与菌柄皮层形态一致,只是菌柄菌幕菌丝继续保持向外生长特性.多脂鳞伞属于半被果型中的双菌幕发育型,发育顺序表明是菌盖菌柄发育型.  相似文献   

4.
刺芹侧耳菌糠及其提取液对糙皮侧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提取液替代PDA培养基中马铃薯煮汁和刺芹侧耳菌糠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玉米芯,考察菌糠对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菌糠提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当替代比例为100%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然而,随着菌糠替代玉米芯比例的增加,菌丝长速加快,且第一茬菇产量增加。当替代比例为26%和39%时,糙皮侧耳的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9.2%和11.4%。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高产优良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选取16个菌株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7.448%;利用SPSS13.0软件中未旋转因子得分值计算出主成分得分,以特征值的贡献率大小为分配系数,计算出不同品种糙皮侧耳菌株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并聚类为3个组群,第1组的主要特点为产量高、菌丝生长速度快、单个子实体形态好;第Ⅱ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单个子实体形态较好;第Ⅲ组产量低、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因此第1组和第Ⅱ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多菌灵、氢氧化铜、代森锰锌和百菌清4种杀菌剂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控制霉菌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及同一种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产量及霉菌污染程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667g/L~0.883g/L的氢氧化铜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小于6%,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并能完全控制霉菌的污染,使生料块栽糙皮侧耳的产量提高30%~40%,氢氧化铜有望在糙皮侧耳生料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形态特征和菌丝生长条件,比较大杯蕈和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的子实体形态、部分营养成分,并研究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菌盖白色,盖半球形或伞帽形,后期表面不光滑,有肉质瘤状凸起,菌盖肉质肥厚;菌柄灰白色或黄白色,菌柄短,粗壮;菌褶不等长,分叉;菌盖、菌柄的半纤维素、粗纤维、纤维素的含量低。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麦芽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麸皮;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7~30℃;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金针12(黄色)次级菌丝提取细胞核,分别与白色金针菇白雪和白色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在高钙、高PH条件下融合。对再生菌丝的研究结果表明,无锁状联合的单核菌丝不形成子实体,但双核化后形成的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则具有形成子实体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金针12与白雪组合后代均为黄色金针菇;而金针12与白色糙皮侧耳组合后代中,大多数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糙皮侧耳类似,仅1%-2%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金针菇类似。  相似文献   

9.
以糙皮侧耳新831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cAMP的SA培养基上培养菌丝,观察菌丝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cAMP(0.5~3mmol/L)对平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当添加浓度为cAMP 1mmol/L时,菌丝蛋白含量最低且糙皮侧耳原基形成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表明外源性cAMP对糙皮侧耳原基形成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原基形成过程中cAMP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初始原基球形至卵球形,内部菌丝交织、致密,边缘菌丝凝结或胶化。随着原基膨大,顶端边缘内凹出现菌盖原基,此时未发现菌柄原基分化,之后菌盖原基侧面的裂缝中出现栅栏状菌丝细胞并逐渐发育形成菌褶腔,子实层原基分化开始,同时菌柄原基也开始分化。在菌褶腔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Y型菌褶。双孢蘑菇是半被果型发育中的副菌幕发育型,从发育顺序观察是菌盖发育型。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紫孢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紫孢侧耳(Pleurotussopidus)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褶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实体发育的幼小阶段,菌柄、菌柄与菌盖之间组织的脱氢酶活性高于菌褶和菌肉组织中的酶活。子实体的周边和表皮组织(菌盖直径在5cm以上)中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酶活。  相似文献   

13.
以获得弱木栓质化灵芝菌株为目的,利用液体培养4d的灵芝菌丝体和液体培养3d的糙皮侧耳菌丝体为材料,在PEG-Ca^2 系统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初筛融合子19株(F1~F19)。其中,融合子F8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均接近糙皮侧耳,显微镜下,其菌丝体与灵芝和糙皮侧耳的均不相同,木栓质化程度大于糙皮侧耳,小于灵芝。  相似文献   

14.
紫孢侧耳子实体组织的TTC——脱氢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菌褶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其它各结构组织中的TTC-脱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实体发育的幼小阶段。菌柄、菌柄与菌盖之间组织的脱氢酶活性高于菌褶和菌肉组织中的酶活。子实体的周边和表皮组织(菌盖直径在5cm以上)中的脱氢酶活性均高于其内部各结构组织中的酶活。  相似文献   

15.
平菇原是专指糙皮侧耳,侧耳属真菌的子实体成熟时,菌柄多侧生于菌盖的一侧,形似人体的耳朵,故称侧耳。近年来,利用稻草、废棉花、棉籽壳等栽培取得良好效果,使平菇一跃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  相似文献   

16.
灰盖鬼伞(Coprinopsis cinerea)是一种嗜粪模式食用菌,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生长并结实。子实体发育从黑暗环境下形成初级菌丝结开始,随后在光照刺激下初级菌丝结紧密聚集形成二级菌丝结,然后二级菌丝结继续分化出菌柄和菌盖。在子实体形成培养条件下,前5天(P1-P5)为原基发育期,第6天担子及担孢子中发生核融合及减数分裂,伴随菌柄伸长和菌盖形成,子实体发育成熟。成熟的子实体在第7天自溶,含有孢子的液滴落地并释放出孢子。本文运用不同的组织染色技术观察原基组织切片,从而发现灰盖鬼伞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前担子比其他组织更容易被乳酚蓝、迈尔士苏木精明矾、孔雀绿、曙红染色。菌盖皮最容易被孔雀绿和乳酚蓝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PAS)的菌盖皮和子实基层颜色比其他组织深,其中菌盖皮颜色很深,子实基层颜色稍深。所有切片还尝试了各种可能组合的双染。在PAS和苏木精明矾先后双染色下,子实基层和前胆子可以获得最佳区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真姬菇生长发育的八个时期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得出胞外酶在不同时期活性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成熟期及采后3d显著高于其它生长发育时期;滤纸纤维素酶在菌丝长至菌袋1/4时显著高于其它时期,随后下降,但在子实体成熟期以后又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推进酶活性升高;愈创木酚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无显著差异,但在子实体成熟期以后显著升高;发现纤维素酶、淀粉酶以及愈创木酚酶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活性显著高于营养生长时期,而漆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原基期显著高于其它各时期。说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其不同生长发育有关,同时漆酶与β-葡萄糖苷酶在原基形成期显著升高,可考虑寻找漆酶和β-葡萄糖苷酶出现较早的配方,以期促进真姬菇较早转入生殖生长,从而缩短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18.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大球盖菇栽培期间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一种清香美味、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其对农田废弃物如稻草、秸秆等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因此,本试验对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期间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胞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基质中各个酶的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了B一葡萄糖苷酶外,其他酶均在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发育期活性较高,CMC酶和FP酶在菌丝生长中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HC酶和漆酶在菌丝生长前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所有的酶均在稻草和玉米秸秆培养料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酶活性,而在木屑培养料和玉米芯培养料中酶活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4个高速泳动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box,HMG-box)的编码基因(PoHMG1~PoHMG14),对其进行特征、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所有的HMGbox转录因子蛋白的三级结构高度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为6893.79~60397.29,蛋白PoHMG6、PoHMG11、PoHMG12与PoHMG13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糙皮侧耳在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对筛选到的转录因子基因PoHMG11进行克隆分析并探究其功能及表达特性,发现该基因全长序列1 517 bp,编码489个氨基酸,含有一个HMG-box结构域。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体外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4的蛋白,该重组蛋白在1 mol·L-1 IPTG、25℃诱导表达6 h时表达量最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糙皮侧耳在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阶段PoHMG1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该基因在成熟糙皮侧耳子实体中的表达量比其他生长发育时期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