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育后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后期干旱明显降低冬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导致保护酶活性下降,MDA累积,叶片衰老加速,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干物质生产受到显著影响。但中度干旱会提高籽粒中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碱性转化酶的活性,有利于同化物向籽粒库转运分配;而严重干旱会降低籽粒的代谢活性,不利于同化物向籽粒库转运分配。后期中度干旱对穗粒数、千粒重无影响,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提高了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严重干旱显著降低了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了产量;同时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降低。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处理对寒地冬小麦越冬期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水分对其抗寒性的影响,以返青率存在差异的两份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水分梯度试验,共设置土壤绝对含水量的15%±2%、30%±2%和45%±2%和对照(CK,35%~40%)4个水分处理,其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22.4%~29.3%、48.3%~55.2%、60.7%~69.1%和74.1%~81.0%,对一些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会引起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重度干旱(15%±2%)会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谷胱甘肽(GSH)值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其平均SOD、POD、GSH和AsA值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其活性氧清除能力强,封冻前土壤绝对含水量为35%~40%更有利于冬小麦的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3.
有限供水下冬小麦生态生理效应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实验观测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华北平原区冬小麦对有限供水的生态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拔节期限量供水,不仅可改善作物体内的水分代谢水平,减弱叶水势剧烈波动的季节性变化过程以及减缓蒸腾的“午体”现象,而且还增强了深层土壤贮水的利用程度。得出了试验年份拔节期是有限供水的适宜时期,增产幅度为15.0%~37.9%,灌水生产率提高0.45~1.6倍。通过收获期土水势变化剖面的比较与分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葡萄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腐植酸复合肥对葡萄叶片养分积累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用量对葡萄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均有明显影响,且与等养分的无机肥相比,腐植酸复合肥表现出明显优势。施肥量低于1.75g/株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施肥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但当施肥量超过1.75g/株后,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开始显著降低;当施肥量为3.50g/株时,过氧化物酶活性达最高,之后再增加肥料用量,腐植酸复合肥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下降,而无机肥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平缓,对葡萄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与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施肥有利于植株叶片养分的积累及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四价和六价)处理土壤对小麦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旨在为富硒小麦的种植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硒抑制了苗期小麦的生长(株高和生物量);而在生长后期,随外源硒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Se(Ⅳ)和Se(Ⅵ)处理对小麦生物量影响的EC10分别从苗期的1.40mg·kg-1和0.28mg·kg-1增加到收获期的28.48mg·kg-1和4.56mg·kg-1,表明小麦对硒的耐受浓度随生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Se(Ⅵ)低浓度(≤1mg·kg-1)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高浓度(≥2.5mg·kg-1)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大于Se(Ⅳ)。小麦籽粒产量随外源Se(Ⅳ)和Se(Ⅵ)浓度的增大先升高而后降低,分别在2.5mg·kg-1和1mg·kg-1浓度处理时达到最大。低浓度硒处理(Se(Ⅳ)≤5mg·kg-1和Se(Ⅵ)≤0.5mg·kg-1)能促进拔节期小麦叶片中GSH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片过氧化物质MDA(Se≤2.5mg·kg-1)含量,高浓度硒处理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6.
钾对冬小麦根系生理性状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和液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钾对小麦根系生理性状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钾的土壤上施钾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和根中可溶糖含量,提高了根系在衰老过程中氮、钾养分的含量;施钾还能增大旗叶叶面积,提高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旗叶的光合和籽粒的灌浆。施钾能显著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可为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在河南褐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于2014年开始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单施腐植酸、常规施肥+腐植酸、常规施肥减氮15%+腐植酸、常规施肥减氮30%+腐植酸6个处理,分析不同氮肥与腐植酸配施下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的特征。结果表明,腐植酸与氮肥配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常规施肥减氮15%+腐植酸处理下冬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籽粒氮累积量、地上部总氮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纯收益均增加,与常规施肥相比,冬小麦产量增加4.96%,氮肥利用效率增加23.42%,纯收益增加2.18%。常规施肥减氮30%+腐植酸条件下冬小麦产值和收益降低。因此,在施用腐植酸的基础上,配施适量氮肥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常规施肥减氮15%+腐植酸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田间集雨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在北京昌平2004~2005年冬小麦田间集雨试验,研究了该措施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雨面积占总种植面积40%、降雨接近常年水平的条件下,集雨明显改善了田间水分状况,0~160 cm土壤冬小麦耗水增加6.5%~9.8%,且对深层水的利用是对照的6.9~7.3倍,小麦抗旱能力增强。集雨处理的冬小麦叶片光合强度和蒸腾强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0.1%~46.4%和21.5%~60.5%,气孔阻力则降低23.3%~45.3%,光系统PSII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分别提高2.1%~42.6%和10%~353%。集雨处理的冬小麦生长得到增强,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比对照分别增加15%~39%和58.2%~112%,收获时干物质增加27%~44%,最终产量增加36%~42%。耗水深度按1 m和1.6 m计算时,相应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9.5%~50.5%和23.5%~33.5%。尽管保水剂处理的土壤水分和植株生长总体上较单独集雨效果好,但产量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总根数、根系总长、根系体积、根系干重、根水势、根相对含水率、根系脱水速率和根系活力均降低,根冠比、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表明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可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而提高根比重,并通过改变根系内部的生理变化以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和液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钾对小麦根系生理性状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钾的土壤上施钾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和根中可溶糖含量,提高了根系在衰老过程中氮、钾养分的含量;施钾还能增大旗叶叶面积,提高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旗叶的光合和籽粒的灌浆。施钾能显著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机营养水平相当条件下,冬小麦应用腐殖酸生物活性肥料表现群体发育动态平稳,明显改善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增强抗逆性能,增产6.6%~15.2%,产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同时能够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衍并延缓衰减速率,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土壤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田间实测取样和盆栽试验对冬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与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环境条件如肥、水、耕作措施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根系生长及其在土壤上分布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水肥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了小麦水肥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中铵态氮的时空分布,以及植株吸收氮素的一般规律,为合理制定水肥调控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用盆栽试验对比研究8个冬麦品种在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单株次生根数、单株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各品种单株性状,可得出有发达根系系统的品种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Flower quality loss, especially short postharvest life, is a major problem in gerbera production.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how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humic substances (HS) affect gerbera. Humic acid (HA) and fulvic acid (FA) applied to nutrient solutions in six combinations including control (nutrient solution only), 80 mg L?1 HA + 20 mg L?1 FA, 60 mg L?1 HA + 40 mg L?1 FA, 40 mg L?1 HA + 60 mg L?1 FA, 100 mg L?1 FA, and 50 mg L?1 FA. The HS application enhanced root architecture, nutrient content, number of harvested flowers, and vase life. Fifty (50) mg L?1 FA extended vase life by 8 days and increased flower number (72.9%). Results suggest that HA and FA (especially 50 mg L?1 FA) can improv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gerbera through improving root architecture, leading to enhanced nutrient uptake and possibly affecting hormone-like activities. It seems that using low concentrations of FA may be part of a solution in improving gerbera flow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冬小麦物候与气候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980 ̄1990年新疆气象局所属的24个农业气象观测点所获得的冬小麦物候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研究了冬小麦物候期及其分布规律,冬小麦物候期间隔日数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农业。结果表明:纬度愈高,海拔高度愈高,冬前冬小麦物候期愈早,而春季返青后物候期愈晚,但纬度及海拔高度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不是常数,随物候期而异;冬小麦物候期间隔日数从播种到冬前停止生长为58d,从返青到孕穗为60d,抽穗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和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植烟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烟100为材料,采用腐植酸和氮肥双因子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和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筛法测定的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均以T3处理(腐植酸900 mg/kg+氮肥40 mg/kg)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15.3%~23.2%和6.5%~20.0%;方差分析显示,腐植酸与氮肥互作对土壤pH、有机质影响不显著,但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二者互作对烤烟各生育期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不同。由此,腐植酸和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宽幅匀播技术优化了作物群体结构,使小麦显著增产。为了给大面积推广宽幅匀播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常规条播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旱地冬小麦宽幅匀播的光合效应。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灌浆期,旱地宽幅匀播冬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较常规条播高3.1~6.3;盛花期较常规条播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13.4%、气孔导度(Gs)增加34.84%、胞间CO2浓度(Ci)降低16.05%、蒸腾速率(Tr)提高8.47%。宽幅匀播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冬小麦光合特性,使小麦叶片能更有效利用胞间CO2,提高光合和运输能力,从而显著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北方冬麦区1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3-2005年气象资料和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区域气象因素和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83-2005年,北方冬麦区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日较差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气温呈明显增加,以冬春季增加最为明显,最低气温的增幅较大;从总体上看,冬小麦播种期和返青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以0.46d/a和0.27d/a的趋势显著提前;在空间分布上,播种期和返青期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显著,而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特别是抽穗期表现出随纬度增加提前趋势变小的特点。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均表现为与日照时数和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除成熟期与5月降水总量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从整体上看,最低气温升高是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北方冬麦区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冬麦区的农作物生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