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国际上誉为重要的热带用材树种之一。原产东南亚,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其地理位置南界位于北纬9°(印度),北界位于北纬25°36′。引种区有四大洲51个国家,并已普遍栽培。我国云南南部、台湾南部有大面积栽培,广东、广西、福建也有引种。海南岛引种的3000多亩已成林。我国柚木栽培区与柚木原产地气候上不同特点是气温、水分和风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弄清缅甸种源在我国对生态条件适应性的反映,从中找出规律,为柚木速生丰产、良种培育、扩大试种提供数据,从1975年以来,我所对柚木多年生长及年生长周期和物候变化进行了定位、半定位研究。本文仅从柚木年生长规律与温度,水分关系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原产东南亚,是著名的热带珍贵用材树种之一。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已有多年引种栽培历史。广东省尖峰岭林业局大面积柚木已郁闭成林。柚木野螟(Pyrausta machaeralis Walker)属鳞翅目野螟亚科(Pyraustinae),在柚木原产地是柚木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我国柚木引种地区业已普遍发现为害。据调查,尖峰岭林业局的柚木林植株被害率轻度达45.2%,中等至严重被害占28.6%。该虫发生量大、世代多、为害期长,虫口高峰期正值柚木生长季节,因此,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致使柚木生长减慢。关于柚木野螟在我国的研究资料,以前未见报导。鉴于柚木的优良特性及重要用途和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为能及时防治该虫为害,以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多更快地提供优质木材,我们于1973—1976年在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柚木生长与立地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木原产东南亚及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我国早有引种栽培。有关柚木的林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本刊73年第一期已发表过。本文在此试验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解柚木的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为发展这一珍贵用材树种提供适地适树作参考,于75—76年在海南岛的尖峰岭、南山岭、保亭、通什、屯昌等地,进行了一般了解和标地调查,共计作了27块标地,每木检尺3314株,树干解析47株,所有标地都作了植被和土壤调查分析,并收集了有关气象资料。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导如后。  相似文献   

4.
柚木的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柚木(Toctona grandis)为马鞭草科柚木属,是一个优良速生的外引乔木树种。原产东南亚,天然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和缅甸、泰国、老挝及印度尼西亚等三个地理区域。分布经纬度约在东经73°—103°,北纬9°—25°36′之间。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地。柚木生长快、木材珍贵,价值高昂,已成为热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尖峰岭柚木年生长发育规律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兼有速生、材性、工艺、装饰上的优异性能,利用价值高。国际上已誉为最重要的热带用材树种之一。原产东南亚,分布印度、缅甸、泰国以至老挝,其地理位置南界位于北纬9°(印度),北界位于北纬25°36′。引种区有四大洲51个国家,已普遍栽培。我国云南南部,台湾南部有大面积栽培,广东、广西、福建也有引种。近年来海南岛引种的3000多亩已成林。尖峰岭林业局营造的柚木林,据我所测定生势好的10年生平均树高15.4米,平均胸径16.4厘米。原产地缅甸10年生柚木平均树高11.6米,平均胸  相似文献   

6.
张荣贵 《林业调查规划》2014,(1):118-122,133
红河州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柚木生长。适宜柚木发展的土地面积约4万hm2,目前仅种植4 200 hm2,发展潜力巨大。文中介绍国内外柚木引种情况以及红河州柚木引种栽培及相关研究概况,从生长水平、形态变异等方面评价红河州柚木引种栽培效果。进一步分析柚木原产地条件,依据柚木的生态特性及红河州的自然特点,将柚木引种栽培区划分为柚木最适引种区以及由抗旱、耐酸和抗寒3个育种栽培区组成的引种试验区。对红河州柚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有针对性地引进、选择、改良适合红河州生长的柚木优良种源,以推动柚木的科学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柚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是世界名贵的用材树种,天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和老挝[1],具有生长快、用途广、纹理美观和价格昂贵的特点,已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引种,是世界上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树种之一,也是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一个造林树种[2-3]。我国引种柚木已有170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木材的构造和性质,均可能因为林木的产地、生长环境、气候、森林经营措施等不同而产生某种变异。例如同一树种天然林与人工引种林所产的木材,构造和性质有所不同。柚木(Tectonagrandis)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因其木材利用价值高,后来广泛移植于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在我国台湾、海南岛、广东沿海地区和滇西、滇南也有引种栽培。目前市场上的柚木除了来自东南亚天然林以外,部分木材来自于人工栽培林,来源不同的木材在销售价格上,差距很大。本文就来自于市场的泰国天然林柚木、非洲人工林柚木,以及…  相似文献   

9.
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在云南又称脂树或紫柚木,在海南岛俗称石盐。为马鞭草科落叶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高40—50米,胸径可达2—3米。原产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和印度等地,其地理位置约在北纬9—25°30’之间。引种分布范围及于近东、东西非、中南美和澳洲,与松类、桉类、杨类并列为世界上针阔叶树种人工林中栽培最普遍的四类主要树种之一。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百年生的大树,胸径达1.24米。这一带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天然分布于日本岛富士山区(北纬33°20′~38°18′,东经136°45′~140°30′)。欧洲许多国家从19世纪中期开始引种造林。苏联自19世纪末开始引种。美国现在也重视了日本落叶松的引种工作。我国引种日本落叶松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北至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西南至四川高山地区,西北至新疆伊犁都有引种。东部大面积人工林分布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境内。我省于1906年前后由日本引种于费县塔山林场,现存植株最大年龄为73年生。而大量引种日本落叶松是在建国以后。目前,从胶东半岛到鲁中南山地都有引种。主要  相似文献   

11.
我省引种柚木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根据柚木引种生长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气候生态因子,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贴近度与择近原则,对柚木引种地区进行分类分析,确定柚木栽培适宜的生态气候区。  相似文献   

12.
柚木是世界上主要经济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花纹美,有世界“木材之王”称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柚木原产东南亚一带。我国引种已有百年,海南大面积引种造林始于60年代初期,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生长上差异很大。现据我们做的大量调查,以及对本所2年半生的人工幼林进行定位观测结果,对海南生长的柚木林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为更好地经营柚木林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柚木是热带珍贵树种之一。原产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及缅甸等国。古巴、巴西、牙买加等国也广泛种植。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柚木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别名,如台湾叫麻栗,海南岛叫石盐。而  相似文献   

14.
我省1961—1963年先后从云南(北纬24°以南)引进紫胶虫生产紫胶.引种范围在北纬26°24'—32°21'地区,1964年首先在北纬26°51'的米易和26°34'的渡口地区引种成功,培育出世代稳定具有生产价值的5—10世代胶虫,成为我省重要的保种基地.胶虫北移到北纬27°53'的西昌,其世代变为3—7世代胶虫.再北移至北纬28°以北的地区(盆地及盆缘地带),因冬季低温严寒胶虫不能越冬.为确定我省紫胶生产范围和紫胶虫北移限界及盆地内保种的可能性,经过在48个县百多个点试验研究,探索了我省紫胶虫北移世代变异规律、北移限制性指标和紫胶生产范围.  相似文献   

15.
象耳豆(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Griseb.)原产热带美洲,解放前已作为庭园树种引入广州,以后引种范围逐步扩大到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和福建沿海地区。象耳豆具有适应性强和速生等优点,适宜在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种植。1976年,我们从海南岛尖峰岭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引种到云南景东栽培,1980—1984年进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位于北纬18°29′—20°11′,东经108°36′—111°03′,耸立于南海和北部湾中,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五百二十八万。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6℃,≥10℃的活动积温在8300℃以上,年辐射平衡62—68千卡/厘米~2。降雨量1200—2400毫米。可谓热量丰富,长夏无冬,雨量丰沛,是我国少有的天然大温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但是,由于海南岛地处季风热带区和中高周低的自然地理特征,夏秋台风频繁,冬春干旱,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雨量丰沛的海南岛,严重的问题仍然是水,而水源的涵蓄主要靠森林。因此,海南岛的热带森林就历史地成为海南大农业的命脉。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27年生柚木6个种源的生长及与材质有关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树皮厚度、心材宽度、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树高、材积、枝下高、边材宽度差异显著,而胸径、边材年轮数及心材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种源水平上对柚木进行生长和与材质有关特性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进行木材生长性状、基本密度和心材宽度的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林业》1898年第二期《柚木引种盈江先》一文引起了读者对我国引种柚木历史的兴趣。看来,文中引用1983年云南科技成果简报《柚木引种及大面积造林》所载:“柚木……主产台湾省。它是六十年代初才引进我国广东及云南部份地区试种”一段话,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为此,笔者亦查阅了一些资料并结合本人所见,补充陈述如下。首先,柚木“我国主产台湾省”一句,作者的意  相似文献   

19.
柚木茎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柚木1—2年生萌条和实生苗茎尖培养方法。取自生长季节和生长停顿季节的柚木茎尖,成苗情况不同。取自生长季节的离体茎尖,培养在附加有BA0.1—1.5毫克/升或BA0.5—1.0毫克/升和IAA0.1—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可以增殖成苗。并当培养在温度24°—28℃、光照强度为200D—2500Lux的条件下苗生长健壮。如果将光照强度减至1000Lux,能明显提高增殖率。从培养出的苗上切取一个个的节。每隔一定时间继代培养,所有的节均可发育。在短时期内可以获得大量幼苗。3个月内增殖率可以稳定。据推算一年内一个茎尖外植体可以产生约1.8×10~5小植株。将苗基部在300—700ppM的IBA溶液中处理3—9小时后,培养在无激素的液体MS培养基的泸纸桥上,三周内可全部生根长成正常的完整的小植株。小植株移栽到1∶1的火烧土和表土的盆栽土壤中,成活率不低于75%。自1960年Moyel首次用组织培养获得兰花植株,导致了目前快速繁殖兰花的工业兴起。无性繁殖系的生产,试管品种的商业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主流之一[5]。利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优良品种和单株的快速繁殖,在多种经济作物及园艺作物上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在一些国家已进入工业生产规模来成批生产“试管植物”[4],近年来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木本植物的快速繁殖法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微繁殖”技术可以解决林木无性繁殖的困难以及用以去除病毒,进行质量、产量和抗病性为目的的早期选择[5][6]。如苹果、柑桔、桉、樱、杨、等[3][5][9][11]。美国已开始实验用“试管植物”苗木植树造林[7]。国际上被誉为重要热带珍贵树种之一的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国外曾进行过组织培养,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我国引种柚木已有多年历史,它已表现出生长快、林质优的特性。柚木通常以种子繁殖。多年引种栽培表明,在柚木不同种源或同一种源不同个体之间,在生长、抗性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本研究试图为优良种源和单株建立无性系,提供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珍贵树种柚木人工林发展现状、对策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世界柚木资源及人工林发展概况,重点回顾了我国柚木引种历史、人工林发展状况以及柚木遗传改良研究,提出了我国柚木人工林发展存在的技术问题和解决对策,展望了柚木国内外市场和我国柚木人工林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