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肥料用量与种植密度对出口型毛豆品种台湾753效果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与种植密度可以同时对毛豆产量产生影响,其中在中等地力条件下,每667 m2以施纯N 10 kg、N∶P2O5∶K2O为1∶0.5∶1.3及种植密度为9 000~11 000株最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产率达6.8%~35.4%,同时表明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2.
水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工模拟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了水肥交互作用对玉米株高、茎基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的株高与氮肥、灌水量、磷肥用量都呈正相关,其中氮肥用量影响最大,灌水量次之,磷肥用量影响最小;但氮肥用量与灌水量的交互、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与株高呈负相关。与氮肥用量和灌水量的平方项呈负相关,说明过量的氮肥或灌水量都对植株的株高呈负效应。同样,玉米的茎基宽与氮肥用量、灌水量、磷肥用量呈正相关。其中氮肥对茎基宽的影响最为明显,灌水量次之,磷肥用量的影响最小。在本试验中,氮肥用量与灌水量的交互、磷肥和灌水量的交互与茎基宽呈正相关。氮肥、磷肥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均具有正效应,且符合报酬递减定律,过量施肥、灌水会引起明显的负效应,造成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土壤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壤中各种作物所需元素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产量的大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测土配方施肥是当前黑龙江省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除了作物必需微量元素的变化对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外,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随着这些年农民盲目地追求高产量而不科学的施用化肥,造成了土壤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构造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科学地施用肥料虽然很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不同见解,但仍未引起广大农户的重视,本论文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配合测土配方施肥的角度阐述了如何科学的施用作物所需的氮磷钾。  相似文献   

4.
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水肥对小麦、玉米、蔬菜及其他作物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肥互作效应与紫花苜蓿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在田间通过施用氮、磷、钾肥料,研究肥料对加拿大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美国苜蓿(WL-232HQ)[Medicago sativa (WL-232HQ)]和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AoHan)]3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牧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为:不施尿素、过磷酸钙施用量907.8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320.00kg/hm2,并筛选出美国苜蓿WL-232HQ应是通辽地区首选种植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肥料密度两因子互作条件下对胡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胡麻生产的合理肥料密度管理模式。以陇亚1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播种密度(D)和肥料(F) 2个因子,各包含低、中、高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D2F2和D1F1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考虑种子和肥料花费,D1F1取得的相对收入最高,即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75、60、37. 5 kg·hm~(-2),播种量为3 kg·hm~(-2)的栽培条件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春明  张耀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34-7035,7124
[目的]研究品种和肥料对小豆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施肥措施下的小豆产量及肥水利用率。[结果]"晋小豆3号"、"晋小豆1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农家种",以"晋小豆3号"最优。施肥后3品种产量明显增加,以有机肥和无机肥各半量处理最优。[结论]种植优良品种和合理施肥可提高小豆的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模式下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覆膜栽培方式下,如何优化养分管理措施是目前旱作区马铃薯生产急需突破的瓶颈。为了实施水肥的高效管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集雨种植模式(F0:露地垄作;F1:全膜覆盖双垄垄播;F2: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下施肥(N0:不施肥;N1:配方施肥;N2:农民习惯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马铃薯增产增效的最佳种植模式及与之配套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种植和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其中F2N1处理对块茎膨大期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最大,而在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以F1N1处理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比F2N1处理增加了5.59%和2.88%,差异显著(P0.05)。可见,相比沟播种植而言,马铃薯垄上种植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施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F1N1处理的最高,F2N1处理的次之,分别比F0N1处理显著增加了40.26%和34.10%、16.33%和14.77%,但F1N1与F2N1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的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表现为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以F1N2最高,而与其他处理相比,F1N1处理的磷、钾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了0.21~6.68倍和0.21~3.47倍,且磷、钾素偏生产力的增幅达0.05~0.91倍和0.05~0.40倍。这表明F1N1不仅可以协同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磷、钾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提高。综上所述,F1N1处理更有利于实现马铃薯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是半干旱区马铃薯增产增效的最佳覆膜种植模式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取"3414"完全方案并结合肥料利用率方案,验证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下马铃薯单产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N为6.61kg/667m2,P2O5为2.34kg/667m2,K2O为2.7kg/667m2,最佳产量为1 653.33kg/667m2,测土配方施肥区较常规施肥区氮肥肥料利用率提高了7.83%磷肥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4.65%钾肥肥料利用率提高到60.42%  相似文献   

10.
旱棚控制条件下的水肥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a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地农业N、P、不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根据回归模型,初步确定了在底墒一定条件下不同降水年型的最高产量和最适肥料投入量。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对冬小麦产是影响最大,肥料对产量的效应因投入量不同而不同,在低于最适投入量时,N的增产效应大于P;而高于最适投入量时,N、P均有负增产效应,P的负效应大于N。  相似文献   

11.
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不同水肥界面交互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全生育期水肥的交互影响,在枣棉不同生育期,分析了不同土壤界面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结果表明:枣棉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在7月至8月,作物对水需求随着生长进程逐渐增大,红枣耗水量较大,红枣在新梢增长期、花期、以及幼果期易与棉花产生水分竞争,土壤20~40 cm深度为最易产生竞争的区域。而在8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枣树对水分的需求低于棉花对水分的需求,二者水分竞争趋于缓和;枣棉对速效磷的竞争不如水分那么剧烈,根据二者的生育期特点可将这种竞争降到最低;速效钾和钠离子的分布都与滴灌位置有关,离滴灌位置越远二者含量越高。红枣和棉花在整个生育期对土壤速效钾的利用存在着竞争,前期竞争较缓和,红枣进入幼果期及棉花铃期和桃期以后,这种竞争更加剧烈。两者在8月份0<H≤60cm土层对钾的吸收竞争最激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渭北旱塬苹果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的最佳施用量,为苹果园精准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年生矮化结果树‘玉华早富’苹果品种为试材,设置6个施肥处理:常规施肥模式(CT),全年施用1.16 kg/株化肥,不施用有机肥,不灌水;双减模式(SJ),全年施用0.92 kg/株化肥和20 kg/株有机肥,不灌水;水肥一体化模式WF1~WF4,全年分别施用0.92,0.78,0.66,0.56 kg/株化肥,施用有机肥和灌水量均相同,分别为20 kg/株和0.12 m3/株,测定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总含量等指标。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客观熵权法对各单一指标赋权,再利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最终权重,然后用近似理想解(TOPSIS)法计算苹果综合评价值,建立评价苹果综合指标的数学模型,分析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苹果综合评价值的影响。【结果】与CT相比,SJ处理苹果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商品率虽有增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而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WF1~WF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均明显增加,WF2、WF3处理苹果产量均增加,而WF1、WF4处理苹果产量均降低。与CT相比,WF1~WF4处理果实V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硬度及果皮花青苷含量总体无显著变化;挥发性物质种类总体也无显著变化,但其总含量除WF2处理外其余均显著下降。根据TOPSIS法确定的不同施肥处理的苹果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为WF2>WF3>WF4>SJ>WF1>CT。通过综合评价寻优,当化肥施用量为0.73 kg/株时,苹果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了0.72,可知在与CT和SJ处理相比化肥施用量减少37.07%和20.65%的情况下,能提高苹果的综合评价值。【结论】渭北旱塬地区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最佳施用量为0.73 kg/株,其中N 0.28 kg/株,P2O5 0.14 kg/株,K2O 0.31 kg/株,氮、磷、钾肥按照2∶1∶2.2的质量比施用,此条件下苹果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三种水分管理模式干旱(D)、间歇淹水(IF)、持续淹水(CF)以及水分管理与钝化剂(铁硅材料及生物炭)联合修复模式对不同水稻品种吸收Cd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从分蘖前期到成熟期CF处理各水稻品种糙米Cd的含量比IF处理降低0.20%~45.43%,比D处理降低37.67%~62.11%。三种水分条件下低累积水稻品种G8优2168糙米中Cd的含量比常规品种G8优165低35.03%~54.61%。施加铁硅钝化剂在三种水分(D、IF、CF)条件下,糙米中Cd含量比对应单一水分管理模式依次分别下降64.26%、55.74%、38.14%;施加铁硅+生物炭钝化剂降Cd效应下降。低累积品种+持续淹水联合铁硅钝化剂处理,糙米Cd含量最低。水稻根表铁膜中Cd含量在三种水分条件(D、IF、CF)下依次增加,根系和糙米中Cd含量则依次减少,表明持续淹水可以促进根表铁膜对Cd的固定,同时持续淹水使土壤CaCl2提取有效态Cd的含量显著下降,两者共同作用降低了糙米Cd的含量。施加铁硅钝化剂对根系铁膜固定Cd无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使糙米中Cd含量下降。低累积水稻品种+持续淹水水分管理+铁硅钝化剂联合修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障糙米安全生产。种植低累积水稻和在水稻生长关键期持续淹水水分管理对抑制水稻Cd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缺水季节及缺水地区则更应重视低累积水稻品种和钝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渭北旱塬无灌溉条件下,优化苹果水肥管理,为渭北旱塬雨养红富士苹果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10-2013-09采用田间试验,以9年树龄"长富二号"为材料,设置农户传统栽培模式(农户模式)和现有水氮高效技术模式(现有模式)以及氮磷钾优化配比、合理基追比、树盘覆盖黑色膜、行间种植生草、配施有机肥等措施集成的创新水肥高效技术模式(创新模式),研究这3种水肥管理模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剖面分布、贮水量的动态变化以及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6-9月,0~20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为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创新模式;土壤贮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总体呈增加趋势,创新模式土壤平均贮水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处理;3种处理中,创新模式的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2 645kg/hm2,100.69kg/(mm·hm2),比农户模式和现有模式分别提高44.86%和34.48%及53.77%和36.9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在渭北旱塬无灌溉条件下,创新模式显著提高了苹果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是渭北旱塬雨养果园最适宜的水肥管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延边烤烟水肥交互作用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延边主推品种吉烟九号为材料,进行不同灌溉条件和肥料施用量处理.通过调查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主要化学成分等,对水肥条件的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遇旱灌水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化学成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因此,相同的肥料条件,遇旱灌水效果显著,相同的水分条件,施纯氮量60 kg/hm2为宜;水肥互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产量随水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合理施肥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水中肥和低水中肥条件下番茄综合品质较好,水分或肥料过多均会造成番茄品质下降;T1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30.80t/hm2,品质较好,水分利用率较高,为51.90kg/m3;与沟灌对照(产量115.40t/hm~2,水分利用效率23.46kg/m~3)相比,T1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4%,121.23%。【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最优水肥用量为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基地的短期控释氮肥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施用控释氮肥稻田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比尿素处理低;周年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处理,真菌数量略低于尿素处理.50%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和单施控释氮肥处理.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高于控释氮肥和70%控释氮肥处理.施氮处理土壤的好氧和厌氧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不同生育期水肥管理与产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方法]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 进行检测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生长状况的变化规律;分析NDVI、RVI与实际产量关系,建立小麦产量预测模型;最终以NDVI、RVI作为过渡参数,反演产量与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的最佳模型.[结果]小麦水肥一体化管理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化小麦生长模型和植被指数小麦估产模型的标准误差都小于0.05.[结论]建立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木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了木薯水肥耦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木薯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3 600 t/hm2,最佳施肥搭配为N 70 kg/hm2、K2O 105 kg/hm2,水肥搭配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产量。适中的水肥耦合条件下木薯表现出来的农艺性状才具有积极作用,水肥耦合能促进木薯块根生长发育和木薯生理代谢,以此提高木薯水分、养分相互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长期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露地菜田土壤灌水渗漏和氮素淋溶损失特征,利用新疆平原露地菜田国控监测点2014-2017年监测数据,分析常规生产模式、关键减排模式、综合减排模式下土层深度0~90 cm处的产流量、氮素淋溶量。结果显示,常规生产模式下,平均年产流量285.2 m3/hm2,产流系数8.8%,总氮淋溶量为16.8 kg/hm2,是当季氮肥施用量的4.2%,其中硝态氮6.3 kg/hm2、铵态氮0.16 kg/hm2,总氮淋溶量为当季氮肥施用量的4.2%。与常规生产模式相比,关键减排模式显著增产4.0%,分别削减产流量11.4%、产流系数12.3%、总氮淋溶量21.0%;综合减排模式显著增产20.6%,分别削减产流量25.3%、产流系数61.3%、总氮淋溶量36.9%。结果表明,新疆灰漠土区蔬菜的常规施肥灌水模式会导致灌水渗漏,引起氮淋溶损失,通过减少施氮量、改进施肥方式能增产并减少灌水渗漏、降低氮淋溶量,减少施肥量的同时降低灌溉量可以更大幅度减少氮淋溶量、增加产量,重点是减少秋季土壤残留氮数量以降低冬季降雪融水造成的氮淋溶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