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比较不同成熟度与不同处理方式对鸡血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果实的种子发芽率为71%,未成熟果实的种子发芽率为32.3%;用温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为73.3%,用直接湿沙贮藏处理种子发芽率为71.0%。因此鸡血藤应采摘成熟果实的种子,催芽方式为40℃温水浸泡处理后,捞出置于温暖处催芽,或直接湿沙贮藏催芽均可。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水温浸泡、不同埋藏基质与不同的层积时间等催芽方法处理闽楠种子,比较不同催芽方法的萌芽率。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泡间的闽楠种子萌芽率差异极显著(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45℃(75.43%)35℃(51.43%)55℃(39.43%)25℃(33.57%);不同埋藏基质处理间的萌芽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湿沙+腐殖质(81.86%)湿沙(72.43%)腐殖质(62.86%);不同层积时间与激素浓度处理对闽楠种子萌芽率的共同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000μg/g萌芽率最佳,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500μg/g次之,常温层积0天萌芽率最差为0,且闽楠种子在常温层积90天时休眠作用已完全解除。因此,闽楠种子最佳的生产催芽方式为45℃温水浸泡处理后,选用赤霉素浓度1 000μg/g的溶液浸泡1天,再采用湿沙+腐殖质埋藏处理常温层积90天。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粤东北地区野生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水(25、40、60、80℃)浸泡、不同催芽方式(室外沙藏、室内盆栽沙藏、冷藏、水苔叠放)、赤霉素处理(0.5、1、2、3 g·L-1)和机械破壳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的水浸泡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发芽率为:40℃(71.6%)25℃(41.2%)60℃(33.4%)80℃(6.2%);(2)不同贮藏条件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苗圃沙藏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1.2%,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60 d;其次是室内盆栽沙藏,发芽率为80.8%,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120 d;(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在0.5 g·L-1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其发芽率最佳,发芽率达95.6%,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95 d。因此,钟花樱桃种子最佳的催芽方式为0.5 g·L-1浓度赤霉素浸泡24 h后进行沙藏。  相似文献   

4.
谢有福 《林业勘察设计》2015,(1):141-143,14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北美冬青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种催芽对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的北美冬青种子的发芽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低温沙藏的平均发芽率92.75%,低温冷藏的平均发芽率98.5%,低温冷藏比低温沙藏更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不同水温处理之间差异程度不同,80℃水温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最大;变温层积催芽,种子贮藏期只需90d;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低温冷藏+80℃水温浸种变温层积催芽,不仅可以缩短贮藏期,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种子的利用周期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粤东北地区野生钟花樱桃 Cerasus campanulata 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水(25、40、60、 80 ℃)浸泡、不同催芽方式(室外沙藏、室内盆栽沙藏、冷藏、水苔叠放)、赤霉素处理(0.5、1、2、 3 g · L-1 )和机械破壳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的水浸泡处理对钟花樱 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发芽率为:40℃(71.6%)>25℃(41.2%)>60℃(33.4%) >80℃(6.2%);(2)不同贮藏条件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苗圃 沙藏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 91.2%,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60 d;其次是室内盆栽沙藏,发芽率为 80.8%,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120 d;(3)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钟花樱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 著(P <0.01),在 0.5 g · L-1 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其发芽率最佳,发芽率达 95.6%,且种子发芽时间提早了 95 d。因此,钟花樱桃种子最佳的催芽方式为 0.5 g · L-1 浓度赤霉素浸泡 24 h 后进行沙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白木通播种育苗效率,采用冰箱冷藏和常温沙藏2种种子贮藏方法,采取石灰水浸泡、温水浸泡、流动水冲洗与定时洒水等4种催芽方式,比较不同处理对白木通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苗木保存率的影响,以及遮荫与否对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冰箱冷藏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提前8天。定时洒水、流动水冲洗、温水浸泡和石灰水浸泡对白木通的催芽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定时洒水和流动水冲洗催芽效果最好,种子平均发芽率分别为84.89%和75.11%。不同的遮荫条件对白木通幼苗生长影响的结果显示,遮荫处理的苗高、地径高于未遮荫处理,其增幅分别达到102.12%、27.35%。  相似文献   

7.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6.7%,后2种贮藏(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81.1%、78.7%;不同密度播种以株行距8 cm×10 cm的苗木质量、产量较适宜,苗木生长整齐,平均地径、苗高、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分别达0.65 cm、35.5 cm、20.6 cm、22.7条;平均苗木产量达7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红豆树种子采取不同催芽处理方式进行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破皮+冷水浸泡处理,发芽率明显高于不进行催芽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分别高出87.8%和41.9%;在出土时间上,破皮+冷水浸泡处理的种子比不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要早,分别早了24d和11d;发芽结束时间上,破皮+冷水浸泡处理的种子比不处理和单用60℃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少63d和30d;平均苗高分别高出29.2%和11.2%。  相似文献   

9.
红豆树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定株观察红豆树开花结实的发育节律,掌握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等。多地点、多处理的重复催芽试验,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机械破皮与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对发芽率效果显著,但二者的Q检验差异不显著。机械破皮催芽处理的田间发芽率可达到94.7%,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2.3%。多次重复温水催芽处理的发芽率在85%以上,温水催芽处理高效、便捷、实用性强。种子宜干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厚朴种子发芽率,采用不同温度的水和不同化学药剂浸种处理,比较各处理对厚朴种子催芽效果。结果表明:65℃温水和100mg·L~(-1)的赤霉素浸泡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可使种子发芽率从31%提高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