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以涪陵茎瘤芥为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2种方法建立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比较2种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单产预报准确率,在茎瘤芥产量的动态预报中,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最低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8.7%,最高单产预报准确率为99.9...  相似文献   

2.
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5.2%。15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合计为44610万吨,比2011年增产1188万吨,增长2.7%,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64.7%。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1982年至2005年24年中国马铃薯生产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了中国马铃薯4个生态区域各省份真实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情况,揭示大部分省份马铃薯生产都处于发展状态,其中内蒙、甘肃、贵州、云南、黑龙江、湖南、广西是马铃薯生产发展最快的7个省(区)。在汇总分析2001年至2005年中国各省区马铃薯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出2001年至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平均播种面积为494.25×10^4hm2,年总产量7601.8万t,平均产量15.4t/hm2;按播种面积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生产省(区)为内蒙、贵州、甘肃、云南、黑龙江、四川、山西、重庆、陕西、湖北,按总产量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生产省区为:甘肃、内蒙、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山东、重庆、湖北、山西;山东等8省区的平均单产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东平均单产为33.0t/hm2,是中国最高产的省份;山西等3省(区)的平均单产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西平均单产为9.7t/hm2,是中国产量水平最低的省份;其它14个省市(区)的马铃薯单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不大,在15.0±3.0t/hm2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广西粮食总产量警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粮食总产量增长率变化幅度大,稳定性差,粮食供给长期处于有警状态即粮食长期短缺,成为影响广西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预警分析表明:广西粮食总产量平均年增产率R≥2.5%无警(供需求基本平衡)1.3%≤R〈2.5%的轻警(稍缺);-2.5%≤R〈1.3%为中警(短缺)-9.9%≤R〈-2.5%为重警(严重短缺)R〈-9.9%为巨警(粮荒)。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2):174-174
2003年底,三江县从江苏省引种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史力丰”。在斗江、富禄等5乡镇对比试验示范16.67hm^2,经随机抽取5个样点计1hm^2进行实地验收,平均产籽2362kg/hm^2,最高3465kg/hm^2,平均单产比杂优油菜花油6号(1901kg/hm^2)增产24.24%;较常规油菜花培166(1488.6kg/hm^2)增产58.67%。试验证明,史力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3,(1):37-37
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截止去年底,全省已完成晚稻收割1712.4万亩,占晚稻种植面积的71.1%,收割进度比年同期快3.8个百分点。据农情产量调查.晚稻单产375.7公斤,增加4.7公斤;总产将达到90.5亿公斤,增加1.7亿公斤,加上已收的早稻(85亿公斤)和中稻(23亿公斤),去年全年粮食又获得丰收.总产突破20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九连丰”。这主要得益于“五个更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青海省1949-1995年的粮食单产时间序列资料,应用马尔柯夫链原理对本省1996年的粮食单产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丰收年年景,每亩产量大致在219.7-228.4公斤之间,对1981-1995年15年的单产经可靠性验证,年景预测结果的历史拟合率为73.33%。预测单产与实际单产的历史拟合率达86.67%,其中有两年预测单产的误差率仅0.5%以下,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11,(11):82-82
据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首次突破400亿斤大关,达到407.4亿斤,比上年增加43.8亿斤,增长12%,粮食总产和增量约占全省的35%和30%,粮食生产连续第八年创下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量超历史的佳绩。粮食商品量可达到383亿斤,商品率为9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 品种来源:协青早A×苏恢728 产量表现:2004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625.1kg,比汕优63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542.41kg,较对照汕优63增产14.7%,并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杂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94.6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53%,列小组第二位。2005年全国区试平均单产569.62kg,比汕优63(CK1)增产6.45%,达极显著水平,比Ⅱ优838(CK2)增产5.33%,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单产565.39kg,比Ⅱ优838(CK)增产2.8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单产567.51kg,比Ⅱ优838(CK)增产4.0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48kg,比Ⅱ优838(CK)增产1.96%。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区耕作制度演变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淮海区自从1987年耕作制度区划以来,耕作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复种指数增加了7.3个百分点,达到163.3%;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的比例中,粮食作物比例略有下降,但是基本保持在75%,经济作物比例由20.40%上升到23.76%,其它作物面积很小,种植业结构形成了小麦,玉米,大豆,薯类与稻谷为主栽作物的主谷式格局局,粮食作物总产增加了48.12%,小麦,玉米与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量的87.7%,其增量占粮食总增量的98.25%,蔬菜,花生与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第一大经济作物的地位为蔬菜所取代,作物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使粮食作物单产提高了47.01%,棉花单产增加了27.19%,油料作物单产增加了67.27%,农用电量,化肥用量,农机总动力,农药用量(1991-1998)与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5.26倍,139.94%,99.74%,87.3%与18.36%,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对策是:发展节水,农业,大力发展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及加工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简明信息     
《农家顾问》2003,(3):16-16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14万个调查地块粮食实割实测抽样调查,200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71亿吨,比上年增产1.0%:  相似文献   

12.
一、向日葵发展的现状 1.发展面积大,种植产量高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在300—350万亩,占全市总播面积的30%以上,占全国向日葵总播面积的10%~15%,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总播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巴彦淖尔市向日葵总产量为40.08万吨,占全国向日葵总产量的18.22%;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总产量的46.99%;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平均单产为237.3公斤,为全国向日葵平均单产(110/亩)的2.16倍,为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平均单产的1.48倍。  相似文献   

13.
叶绿素含量与马尾松产脂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2个马尾松高产脂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与产脂力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产脂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经过16个回归方程拟合,叶绿素(a+b)与马尾松日产脂量、10cm侧沟产脂量、校正产脂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1)Y=(-652.901+901.685X)/X,相关系数r=0.851;(2)Y-(-74.006+96.391X)/X,r=0.775;(3)Y-(-470.288+623.996X)/X,r=0.668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估算品种丰、稳指数的方法、综合评定汕优_(63),D优_(63),D优10号,协优63和Ⅱ-32A×明恢63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1)五个品种的离回归方差不显著,稳产性较好,(2)汕优63,D优_(63),D优10号,协优_(63)和Ⅱ-32A×明恢_(63)的丰稳指数分别为:101.337,97.978,103.198,96.087,99.341;以汕优63为对照,D优10号,D优63,协优63Ⅱ-32AX明恢63的丰稳指数优势率分别为:2.43%,-3.31%,-5.18%,-1.97%,(3)五个品种的丰,稳产性“权”比分别为:丰产性“权”比为67.71,稳产性“权”比为32.29。并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余四个品种作了优势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贵州地方鸡种荔波瑶山鸡的产蛋性能,以催乳素基因 PRL 为候选基因之一,利用 PCR 方法直接检测催乳素基因 PRL 的5′-调控区24-bp插入/缺失(-377~-354bp)变异情况,并分析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波瑶山鸡该位点83.8%为缺失型,无插入纯合子;不同基因型(PRL+/+、+/-和-/-型)对荔波瑶山鸡早期产蛋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南省粮食生产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振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3):123-126,147
1材料与方法1.1河南省粮食生产特征河南省1978-2006这29年粮食资料统计表明,其粮食产量变化、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及人均粮食总体特征为波动中趋于上升(图见第124页Fig.1)。具体表现为:一是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二是粮食产量波幅较大;三是粮食产量波动频率较高。这种频率过高、幅度较大的波动,极其严重地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8个脐橙品种(系)的适应性栽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引种8个脐橙品种(系)与锦橙、哈姆林甜橙同期栽培,在年均温19.2℃左右,海拔400-650m的生态条件下,发现长宁75.4比对照早熟20d左右,朋娜、清家比对照(CK)早熟8-12d,8个脐橙品种(系)中;朋娜、丰脐着果率高,分别为3.48%,3.44%,5-7年生树3年平均单产量适中,品质优良,全糖分别为8.5%,8.4%,含酸量分别为0.78%,0.96%,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2%,11.7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前人研究的东北地区春玉米适宜度指标,分别构建以省、市为空间尺度,以候为时间尺度的春玉米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建立春玉米气候适宜度指数,根据加权法,建立辽宁省和14个市的春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单产丰歉值显著相关,1992—2013年省级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为79.6%,该方法可以动态预报辽宁省春玉米单产,满足辽宁省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郭江峰 《河南农业》2008,(19):54-54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人口66万人,辖3镇14乡,502个行政村。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9%以上。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及良好的气候条件,2005年以来清丰县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均较2004年有所增长,2007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97万hm^2,总产量49.7万t,分别较2004年增长11.4%和21.8%.单产、总产连续3年增产.曾被评为“全国500家产粮大县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阶多项式平滑平均的平稳化处理方法及相关系数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20个龙眼主产县(市)1972—1994年年产率的聚类分类结果表明:当阈值r=0.6927或P=0.001时,分别以福州、莆田、泉州为代表划分出3个显著的类区群,经对照龙眼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发现,同类区不同主产县(市)主栽品种酶谱完全一致,而类区间则各不相同;当阈值r=0.5368或P=0.01划分为2个类区时,其类区间主栽品种恰分属于两酶学分类的品种群.据此,推论主栽品种的不同是形成龙眼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主栽品种的占有比例及其代表性应作为目标产区的选择标准,并选定分类地位最高(r=0.9493)的鲤城与晋江做为目标产区.再则,对目标区鲤城36年(1958-1994年)龙眼产率的功率谱分析,其序列的2.1、2年振动周期均呈极显著,证实了有关龙眼的隔年结果或俗称的“大小年”现象.为排除非气象条件导致的周期成分,以龙眼产率IY(t)为因变量及落后一个单位时间的产率IY(t-1)为自变量确定出二者的经验关系为线性(P<<0.01),并依此推导出气象产率的计算公式为QY(t)=IY(t)+0.7358.IY(t-1)-1.7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