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与芸薹属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芸薹属植物遗传改良的宝贵种质资源,可提供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恢复基因、自交不亲和基因以及多种抗逆基因。笔者概述了近1个世纪以来萝卜与芸薹属物种间远缘杂交的研究进展,包括萝卜属与芸薹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杂交不亲和性机理、改良杂交效率的技术和手段、萝卜优异基因在近缘种中的应用、新型遗传材料的创制及人工合成新物种,并对萝卜属与芸薹属远缘杂交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萝卜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与芸薹属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芸薹属植物遗传改良的宝贵种质资源,可提供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恢复基因、自交不亲和基因以及多种抗逆基因。笔者概述了近1个世纪以来萝卜与芸薹属物种间远缘杂交的研究进展,包括萝卜属与芸薹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杂交不亲和性机理、改良杂交效率的技术和手段、萝卜优异基因在近缘种中的应用、新型遗传材料的创制及人工合成新物种,并对萝卜属与芸薹属远缘杂交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杂种的不育性等技术难题,使牡丹远缘杂交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进一步研究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机制,探讨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育种目标的确定、杂交组合的确定、育种材料准备、人工杂交、种子采收、播种、优良单株选择等方面介绍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以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获得更多的远缘杂种,丰富牡丹种质资源,扩展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培育出更多的花期晚、花色纯正的牡丹品种。  相似文献   

4.
番茄品质改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而远缘杂交生殖障碍和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限制了利用野生资源和基因工程技术对番茄品质的改良。作者采用SSR和RAPD技术对从国内、外引进的65份番茄"传家宝"资源(包括2份现代栽培品种Yellow cherry No.22和M82)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了包括15份番茄"传家宝"资源的核心种质并对其14个质量性状、12个数量性状和7个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番茄"传家宝"资源在亲缘关系上远离现代番茄栽培品种,其园艺学特征和品质特性表现出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栽培番茄品质改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作者对某些番茄"传家宝"资源应用前景以及培育功能番茄(如高花青素番茄)品种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增加棉花基因库多样性的迫切需要,棉花改良计划正在转向于多种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利用。丰富的棉花野生种(Gossypiumspp.)是栽培棉遗传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更新资源,并成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库,野生棉研究利用对栽培棉的遗传改良有着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及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远缘杂交可以获得种内杂交难以得到的变异类型,创造许多新的种质资源,为品种改良提供原材料。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展了萝卜属与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的研究,并有不少属间杂交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当前萝卜与芸薹属属间不亲和性的机制,总结了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并概括了不同属间远缘杂种的育性和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萝卜与芸薹属蔬菜品种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花生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及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对利用野生种改良栽培种花生品种和扩大其遗传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质来源,现已经鉴定出花生属植物有80个种,分属于9个区组;花生区组包括花生栽培种和其它30个野生种,花生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亲和,与其它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不亲和。通过种间杂交、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认为A.duranensis和A.ipaensis最有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花生野生种质资源改良花生栽培种和进行种质创新是今后花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亲和性“桥梁质源”的筛选与鉴定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属内的遗传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利用远缘杂交从小麦近缘属、种中转移有利的基因资源便显得日益重要。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远缘材料间的不亲和性,常常需要借助桥梁材料实现有利基因的转移。来源于中国四川地方品种的“中国春”,由于具有kr_1、kr_2基因而与黑麦(Secale cereale L.)有较高的亲和性、与其它近缘属、种的亲和性也较好,因此,在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中,“中国春”被广泛用作  相似文献   

9.
作物种质资源亦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它蕴藏于作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野生种和近缘野生植物中,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而指纹图谱是鉴别品种、品系的有力工具。鉴于此介绍了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当前国际、国内及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指纹图谱方面对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考察、收集、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基础。番茄是世界性的蔬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这一优良的蔬菜资源,从形态学、花粉学、同功酶和分子水平对国内外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品种改良的基因来源。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是未来大豆新种质增加的有效途径。野生大豆具有高蛋白、多花多荚和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研究证明大豆育种上通过种间杂交方法创造出具有野生血缘的育种中间材料,可以选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深入探索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在大豆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可以为大豆特异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酸枣(Zizyphus spinosus Hu.)是栽培枣的近缘野生种。酸枣作为药食同源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潜力大。但中国的酸枣种质长期处于野生状态,商业利用率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酸枣种质资源开始研究和开发利用,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各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药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因此,开展酸枣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等基础研究工作极其重要。从中国酸枣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果实经济性状的评价和遗传多样,及优异种质的筛选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促进酸枣资源的高效开发及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探究安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状况以及资源混杂程度,以期为中华绒螯蟹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了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共170尾样本,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低,盲目捕捞可能造成野生资源衰退。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存在严重的种质混杂。研究探明了长江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为其科学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几个番茄品种AFLP指纹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优化的AFLP技术体系,构建了7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材料和1份感病材料的指纹图谱。根据所得到的DNA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稳定、多态性好的5对引物组合,分别对8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的条带149条.其中6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1.6%。这一结果表明供试抗感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83—0.95。以遗传相似系数0.89为阈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8份番茄材料分成1个复合组和3个独立组。以上结果在DNA水平上为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银染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的18份番茄青枯病抗病材料和2份感病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稳定、多态性好的5对引物组合分别对20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的条带201条,其中7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6.8%.这一结果表明供试的抗青枯病番茄材料在DNA水平上的酶切位点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用NTSY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76~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88为阈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20份供试材料分成2个复合组和5个独立组.以上结果在DNA水平上为番茄抗青枯病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西省64个县(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48个县(区)有野生大豆存在,共搜集到202份种质资源,其中1份半野生。江西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扩充国家甘蔗野生资源,进一步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亲本材料。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华坪县、攀枝花市区、盐边县、米易县、会理县、永仁县等12个市县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采集和鉴定,共采集斑茅9份,割手密20份,蔗茅4份,芒1份,涉及4个属4个种,合计34份。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性状差异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均存在极显著或者显著(株高和叶长)的相关性,而锤度与其它指标不相关。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所采集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多样性指数为1.53~1.68,变异系数为0.35~0.6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四个类群,其中Ⅲ类群具有较好的锤度品质潜力,Ⅳ类群具有较大的生物产量。Ⅲ和Ⅳ类群可推荐作为甘蔗育种的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东乡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东乡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如种质资源现状、遗传多样性以及东乡野生稻的优异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最新利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起源、新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其遗传性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国内分布的地理位置、种质资源发展所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野生大豆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植物园在全国率先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主要对华中地区野生果树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已收集蔷薇科、木通科等20个科37个属300余种野生果树资源.分析了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并就目前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若干探讨,提出了加大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力度,发展特色野生果树,促进开发利用,加强资源评价及遗传研究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