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通常是病毒和细菌甚至原生动物同时感染造成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体表局部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基部充血,鳃盖、下颌、眼眶充血,部分肌肉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腹腔积水,并伴有烂鳃、肠炎、竖鳞等症状。所以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2.
1症状 弧菌病的典型症状是体表形成溃疡。因此。又称为细菌性溃疡病。其症状随病鱼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为共同的症状是:发病初期体表部分褪色。随后充血或出血(其中鳍基部和鳍膜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形成溃疡;有的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白混浊。患病牙鲆肠道白浊。腹部膨胀。解剖病鱼,肝、脾、肾等内脏充血、肿大;肠道发炎、充血。肠粘膜组织腐烂脱落,肠内有黄色粘液。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在锦州市王家窝铺的一口养鱼池中,部分草鱼头部及体背部发黑,腹部、体侧发红,鳞片疏松易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部分鳍梢呈蛀鳍状。鳃丝充血发暗,黏液较多,部分鱼鳃盖透明。病鱼离群靠边独游,最后翻肚漂起,衰竭死亡。捞取离群独游病鱼,显微镜检查,病鱼鳃部、体表无寄生虫。解剖鱼  相似文献   

5.
草鱼三大病并发的防治方法王志迁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种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未端腐烂。防治方法如...  相似文献   

6.
草鱼肝胆综合症治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山东章丘市养鱼池广泛流行肝胆综合症,到6月份,发病面积达到4000余亩,造成死鱼250余吨,重病塘草鱼死亡率达50%以上,危害严重。为有效控制疫情,章丘市水产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山东省淡水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对该病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一、症状与病变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仅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肝脏颜色略淡,轻微贫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色逐渐变得晦暗,胸腹部、眼眶、鳃盖、鳍基充血,尤其尾鳍基部充血明显,眼球突出并伴有血丝;解剖观察,病鱼体…  相似文献   

7.
曹军 《科学养鱼》2001,(12):39-39
1.症状与病变: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条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组织也被破坏,形成“蛀鳍”,象破烂的纸扇状,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分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致透明呈小圆窗状,俗称“开天窗”。有时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独游于水面。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菌寄生,加重病势。发病8~10天就会死亡。2.病原体:荧光极毛杆菌。3.流行情况:是草、青鱼等的主要疾病之…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7月下旬以来,作者在济南市西部的养鱼场和南郊的钓鱼场发现精养的鲤鱼和鲫鱼发生大面积败血病,且流行时间较长,有的养鱼户的鲤鱼9月底还有发病,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鱼的主要症状病鱼食欲大大降低,吃几口饵料就游走,鱼体两间,各鳍条及鳍基部充血,严重者吻端、下颌、眼眶、鳃盖也充血,鳃丝贫血是灰白色,有的鳃丝充血肿胀,多粘液。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发白,严重者肝脏糜烂,有的有腹水,胆囊色变浅,部分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许多黄色粘液,镜拉鳃丝及体表充血部位粘液。发现大量粘球菌,仅…  相似文献   

9.
病毒灵与肾上腺色腙片综合治疗鲫鱼出血病近年来,随着养鱼事业的不断发展,鱼病也不断增多,特别是最近几年,连以前一些不发病的鲫鱼、编鱼也发生暴发病而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病鱼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头部、眼眶、鳃盖及鳍条基部不同程度充血,体表部分...  相似文献   

10.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的病毒性鱼病。其主妻症状是病鱼体表充血。口腔。下颚。头顶部或脑眶周围充血发红。并可根据病鱼的症状表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充血症状。但肌肉明显充血。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出现“白鳃”。  相似文献   

11.
治愈鲢鳙鱼暴发性流行病一例江西省新干县流坑村一山塘养成鱼1.67公顷,鲢鳙鱼去年没有起捕,现平均个体重0.8公斤左右。今年6月15日突然发现鲢鳙鱼大批死亡。病鱼体发黑,体表充血发红,尤其鳍及鳍基充血为甚,鳃贫血苍白,鳃丝肿胀多粘液,部分病鱼鳃丝腐烂,...  相似文献   

12.
杨翠平 《内陆水产》2003,28(9):31-32
1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腹腔内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肠管内无食物。发病规律该病流行季节4~11月份,流行呈暴发性,来势猛,流行范围广。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草鱼、青鱼等鱼类。发病鱼为1龄以上鱼种和2龄鱼。死亡率为20%~80%。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消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08,(7):44-44
草鱼出血病 病原: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Grasscarpre-ovirus) 病症: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症状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头顶、上下颔、眼眶及鳍条基部等部位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吕纪增 《齐鲁渔业》2009,26(3):56-56
1 肠道病感官鉴别 1.1 出血病 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不用剥开,就可判断。有时鳃盖、大颚、眼圈、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越冬池融冰后发生的鱼病呈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笔者自1999年~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对鱼类春片鱼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鱼病按病灶部位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即鲤鱼出血病、原虫性鳃病和竖鳞病。一、鲤鱼出血病1.症状: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此鱼运输成活率低。2.判断:(1)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  相似文献   

16.
朱祝兵 《水产养殖》2000,(6):11-11,24
玄武湖地处南京市区东北部,面积约 330公顷。自 1988年爆发大面积死鱼至今 (1991年遭遇特大洪水除外 ),共死亡湖鱼约 25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就突发死鱼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一些意见,和大家商讨。1湖鱼死亡时症状和流行情况  早期病鱼仅在鳃盖边缘、体表的少数几处有点状红斑。随着病情加重体表红斑数量增加,并且在鳍条的基部也出现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严重的在头顶、口腔、眼眶、鳃盖、鳍基、鳞片下都会表现明显充血,同时鱼的鳃瓣…  相似文献   

17.
海信 《齐鲁渔业》2004,21(7):29-29
近年来,在海水养殖区大黄鱼常流行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这种疾病常发生于50~100克体重的鱼体,没有明显症状(如烂鳃、烂尾、出血等)。镜检没有寄生虫感染;吃食正常,没有肠炎症状;肝脾没有显著肿大。但多见肝脏颜色较苍白,少数肾脏有些肿胀、充血、有节样物,部分鱼有下颌发红现象。 这种病一旦发生,便会传染,特别是同一网箱的鱼,几天内死亡率可达10%~70%,然而同一水体中的其他网箱可能不发病,或仅有少量发病。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岩前金农养鳗场于2000年7月1日1#池由于发生烂鳃脱粘出血综合症,发生死鳗,虽经多次治疗,死鳗数量仍从几条发展到每天二、三百条,最多时四百多条,有的腹部出现溃疡。二、临床症状发病池塘水面聚积泡沫,病鳗头顶、下颚等处发红、鳃盖部水肿。有的胸鳍、臀鳍、尾鳍及体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有的体表出现明显的斑块状粘液脱落病灶,粘液脱落处色变,出现白斑,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吻端溃疡,腹部也出现溃疡,内脏器官胆囊肿大,肠系膜及肠道充血发炎,时有腹水。病鳗游动无力、反应迟钝,大部分聚集排污口。三、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一些地区青鱼养殖渐趋热门,随着放养密度不断增加等原因,青鱼疾病也日趋严重。根据2001年的鱼类门诊病例看,青鱼出血病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为此,本文以浙江中部地区10多例青鱼出血病的诊治为基础,谈谈该病的防治方法。1病原、病因解剖症状通过解剖10多个病例的数十尾病鱼发现:青鱼胃、肠道内壁出血、发红,内含物粘稠脓状。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充血或淤血,且与烂鳃并发的现象较为普遍。有时还伴有胆囊、肝脏肿大。一般体表及鳍条无明显症状,而且鱼体外观肥满度较好。病因引发青鱼出血病的病…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四川省阆中市水产局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了杂交鲶,该鱼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但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恶化,易患细菌性出血病,现将杂交鲶细菌性出血病的诊断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杂交鲶细菌性出血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最初表现为独游水面,头上尾下,嘴张开,稍惊即窜游于水下,不久又上游;鳍基部有轻度充血现象;临近死亡时,病鱼激烈翻滚、窜游。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出血,眼球突出,眼眶出血,鳍及鳍基出血,鳍条末端稍腐烂,体表充血发炎,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其末端出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