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丽  陈士军 《甘肃农业》2006,(7):148-14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选择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相互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业比较利益—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讨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农业比较利益为视角,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农业比较利益可基本界定为三个方面:即农业产业比较利益,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和农业国际比较利益,农业现代化就是以这三个比较利益为导向,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过程。在以比较利益为动力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通过调整农业贸易条件,实现工农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培育区域支柱农业,缩小农业区域比较利益势差,确保  相似文献   

3.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使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董博 《吉林农业》2009,(11):19-19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基础地位的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能否占据有力地位和保持独立自主。然而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因此,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突破的还是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研究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将逐步走向世界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制高点必须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本文力图在如何增强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供有关方面研究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许鑫 《甘肃农业》2006,(9):205-206
本文探讨了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问题。论述了现代化的意义,从国际和国内的角度阐明了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目标的相关背景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过程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将逐步走向世界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制高点必须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本文力图在如何增强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以供有关方面研究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供销合作社做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供销合作社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遇。为此,供销社应抓住机遇,以构造现代农村流通网络为突破口,以流通促生产,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商品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其现代化过程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还有自身的不足。只有国家、政府、农民共同努力,才能使其打破各种阻碍,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我们正在奋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层治理能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将创新精神融入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在基层党建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抓准自身创新的重点,还要根据制度的发展方向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政府职能特别是其经济职能的行使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山区拥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优势,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经营是山区实现富民强农的重要途径,但从现实来看,我国山区特色农业现代化总体进程较为滞后。因此,如何科学地发挥政府作为并行使政府职能来推进山区特色农业快速现代化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文章以典型山区县——浙江省仙居县的杨梅产业发展为例,研究发现:政府在多个方面的作为直接加快了特色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政府的观念引领职能、政策导向职能、科技支撑职能和改善交通职能等是山区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四大关键且具有一般性意义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状况,给广大农村社区的经济精英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农村社区的经济精英依托自身的经济优势,掌握着农村社区众多的资源,在社区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优势成为其向政治精英过渡的筹码。集政治、经济特权与一身的农村精英们,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凭借这些社会资本,精英阶层介入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并最终发展成为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民身份转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亿农民的身份转化已成为关系中国现代化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使中国农民身份转化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造成了农民身份转化在方式选择上的困境;其次,农民身份的补给予性和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民身份转化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巨大的时代压力;再次,人口生产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的错位形成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身份转化的巨大障碍。中国农民的身份转化,不仅有赖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更离不开农民自主性的发挥和国家制度创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再界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农业现代化再界定,具有农业自身的内在依据,农业现代化要突破产业局限,进一步拓展内涵,其内涵包含农村现代化与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契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职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漫长的演变和蜕变过程,在其他发达国家农民已经职业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农民职业化转变带来可能性,当然,农民职业化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也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设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25年( 1985~2009)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25年(1985~2009)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测算过程中,采取了分区域、分指标对比,并始终考虑到过去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对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各指标的作用各有不同,但今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将更注重农村社会化和农业可持续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林芝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西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长期重大历史任务,地处藏东南的林芝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具有其特殊的地域、文化特性。笔者在分析林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村水环境问题、农村农业结构问题和农村乡土文化传承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基于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践,提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目标与特征,探索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对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采用层级等值赋权法与"目标一致性"评价法,综合评价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探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研究表明,北大荒农业现代化从2010年开始已领先全国其他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50%,即绿色发展进程已顺利推进一半。2010-2015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进一步从50.46%上升至59.45%,其中,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上升最快,其次是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生态财富实现程度上升较慢,但生态财富的实现程度已超过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2015-2020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将从59.45%上升至67.23%。2047年北大荒将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绿色转型。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缩影,既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绿色转型的历史责任,更是支撑中国现代化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与人的现代化转型要求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现代化建构。高职高专教育作为一项现代性工程,其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建构是通过专业课程来培植实践理性、通过人文课程来丰富个体精神、通过普通课程来发展人的普遍性和提高人的素质来实现的。但是这几类课程并不是分立的,他们是一种多元互补的关系。所以,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整合的过程,而每一种整合态的主题则是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忽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的问题。而如果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彻底向现代化转变,则所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都将成为空谈,甚至会造成像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观念混乱、经济发展偏颇的现代性危机。文章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从理论、历史、现状3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思想观念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中国在近代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正是由于在不同的阶段都程度不同地忽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才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危机;同时从农民现状来看,思想观念更是滞后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从伦理的规范、道德的重建、传统的继承等方面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就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成为关乎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