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保健和药用功能。概述了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分布和提取纯化方法,并展望了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高效利用汉麻黄酮类成分及系统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出汉麻中共含有2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结构类型以黄酮和黄酮醇为主;此外,在黄酮类化合物经典合成途径的基础上,明确了2种特征性汉麻黄酮成分-大麻黄素A和大麻黄素B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也总结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并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活性作用,建立了汉麻黄酮类化合物高效、快速的分析方法为LC-MS等功效。上述归纳可为开展汉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酚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活性,其中抑菌活性是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和展望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抑菌作用的构效关系、抑菌机理和应用前景等,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在正常小鼠体内进行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鼠体内的MDA(丙二醛)的产生有显著抑制,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表明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刺五加叶不同采收时期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刺五加叶进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并分别进行刺五加叶不同采收时期的黄酮类化合物趋势研究。 结果 刺五加叶总黄酮含量分别在5月初、8月中旬、9月末较高,在5月到8月这段生长季节含量有所下降,共找出11个明显上升趋势,11个明显下降趋势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予以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采收时期刺五加叶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刺五加叶不同采收时期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具有明显趋势,本实验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刺五加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生壳黄酮是花生壳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为主要考查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20,在80℃水浴条件下提取3h。通过定期测定猪油样品过氧化值(POV)的变化,研究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葛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功能特性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的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保健食品的开发进行了展望,拟为国内葛根黄酮类化合物保健食品的工业化生产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为黄酮类化合物是大麦药用和保健成分,为探究基因型对大麦3个器官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籽粒颜色不同的大麦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大麦小花、叶片和成熟籽粒中1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15种化合物在叶片中的总含量为(2 357.63±35.45)μg/g,高于小花(821.60±28.72)μg/g和成熟籽粒中(220.46±12.67)μg/g的含量,小花与成熟籽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无明显差异。二氢杨梅素、曲克芦丁、二氢槲皮素、杨梅素和木犀草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在小花和成熟籽粒中的含量,槲皮素、柚皮素查尔酮和柚皮素在小花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在叶片和成熟籽粒中的含量,其中叶片的二氢杨梅素和曲克芦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75.65±250.22)μg/g和(515.32±91.48)μg/g,高于枳椇子等中药材的。1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麦小花、叶片和成熟籽粒3个器官间具有选择性积累特性。该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大麦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规律及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麦保健品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芸豆种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种子》2011,30(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芸豆种子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提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芸豆种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5℃、水浴、提取剂乙醇浓度为60%、样品粒度为0.25~0.5 mm。其中,样品处理的粒度对芸豆种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达到显著,粒度为0.25~0.5 mm的样品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农业科研性质与深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农业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农业科研机构强行转变为企业等作法的弊端与教训,提出了恢复农业科研机构公益类性质、建设创新体系、增加创新人员编制、凝聚和培养人才、加大财政投入、长期稳定支持、转变投入方式、改善创新外部环境等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鹰嘴豆以其特有的资源价值被研究者广泛关注,以信息计量的方法对其研究的时空及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研究的演进过程与发展态势。重点利用专利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近百年的专利文献与WOS核心集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SCI核心期刊文献的时空分布,反映出亚洲、美洲、欧洲、澳洲都在开展相关研究,并且都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1999年以来发展较快。研究内容在不断丰富,领域交叉的演化在不断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与热点也不断出现。相关专利文献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后来居上,地处鹰嘴豆产量大区新疆的研发机构专利量增长快速。鹰嘴豆研发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学科网络结构,研究分布的学科类别超过140个;近年来,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受到特别关注;研究论文在国家间形成了广泛的合作网络;专利数量增长快速,但国家间合作度不高,与研究论文形成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农业科研院所布局现状、问题与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基本组成以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发达农业国家的经验进行对比,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teSpace的外生菌根知识图谱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外生菌根的国内研究进展,以“外生菌根”为主题词,时间跨度为1979—2018年,从CNKI数据库中得到相关文献1607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关键词、作者、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外生菌根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资助基金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外生菌根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3个阶段;(2)1979年以来,外生菌根研究主要围绕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真菌、樟子松、马尾松、菌根真菌、油松、大型真菌、多样性等展开;(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是最主要的研究机构;(4)闫伟是外生菌根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学者;(5)《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是外生菌根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研究外生菌根投入最多的基金项目。随着国内学者的研究逐渐深入,国内外生菌根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研究逐渐深入,可以预见国内外生菌根的研究会取得非常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茶园土壤酸化问题广受学术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分析茶园土壤酸化领域现有文献,识别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的知识聚类与研究网络,从整体把握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1976—1990年)、缓慢发展阶(1991—2005年)、迅猛增长阶段(2006—2019年)3个阶段;研究群体主要以浙江为代表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居多,但科研院所发文量较少,有待加强,其中“茶树”受关注度最高;“pH”是出现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主题词,成为持续型的研究前沿领域。在茶园土壤酸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来有必要突破“土壤酸度”的框架,拓展研究范畴,构建研究网络,创新研究方法,从更加广阔的视角进行多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悬钩子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丰富的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外对悬钩子属的植物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国内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该属植物的报道还较少或欠深入。综合有关文献,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悬钩子属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应用情况和主要的研究领域,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既要看到各种分子标记方法在悬钩子属植物生物学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要充分估计这些分子标记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文章指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分子标记方法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选择适当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悬钩子属植物进行广泛和深入研究,对该属植物不论是在生产上的应用,还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皮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皮松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的特有种,在华北地区广泛栽植。白皮松用途广泛,在木材、药用及食用方面均有开发利用价值,并因其优良的抗性和观赏性,园林绿化应用前景良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3个递进层次对白皮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白皮松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应加强在白皮松种质资源、种群生态、良种选育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64-168
香稻是一种特殊稻种,具有某种滋补和药用效果,在国际稻米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当今稻作科研的热门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香稻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包括营养价值、香味的化学成份、香味的鉴定、香味的的遗传及其表达、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等主要方面,以期为我国优质香稻的选育与保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细胞数是评价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奶牛乳房炎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乳业发达国家的牧场,奶站和乳品加工企业都将体细胞检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并且对体细胞检测技术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的体细胞快速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土地利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利用关系规律性的学科,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研究的历史较为悠久,但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发展历史还很短暂。我国在1980年代开展《1:1000000中国土地利用图》编制工作基础上,初步创立了土地利用学科。国外尽管尚未有“土地利用学”这一称谓,但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土地利用研究较为活跃。目前我国有关土地的分支学科已达10多门(甚至达20余门),形成了土地研究领域的学科群——即土地科学。分析认为,土地利用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学科地位。在分析有关学者提出的土地利用学研究内容基础上,本文按照学科的基本任务和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对土地利用学科的需求,构建起新型的土地利用学研究内容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系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方法为基本指针,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方法论与“3S”技术为支撑,按照土地利用研究的时间尺度在纵向上分为过去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土地利用研究和未来土地利用(即土地合理利用)研究3个基本部分,形成“过去→现在→未来”的土地利用研究体系。此外,根据土地利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对土地利用研究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土地利用学科的8个重点研究领域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