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盐度海水对锯缘青蟹幼蟹生长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忠利  乔振国  刘健 《海洋渔业》2001,23(3):126-128
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盐度为0、3.38‰、6.76‰、10.14‰、13.52‰、16.99‰条件下锯缘青蟹由二期幼蟹至六期幼蟹的生长变态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蟹幼蟹在变态为四期幼蟹之前,对环境盐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盐度低于10‰,将延长其变态周期和降低成活率;四期幼蟹以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此阶段适当降低盐度,将有助于缩短其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桂忠 《水产学报》1998,22(1):89-92
盐度对锯缘青蟹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EFFECTSOFSALINITYON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MUDCRABSCYLLASERRATA王桂忠林淑君(厦门大学海洋系,361005)WANGGuiZhong,LINS...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至7月,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南效村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标粗的试验,蟹苗起捕率达13%-45%,每亩纯利润达263-1437元。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对锯缘青蟹Z、M、C1~C4仔蟹在不同温度、盐度及干露时间的条件下,观察变态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改变对Z5变态率有影响,30—26℃温度突变其变态率为53%,30-28~25℃温度渐变变态率为60%,对照组(30℃)为57%;温度改变对M的变态存活率和变态时间间隔无影响.但C1变态为C2的时间间隔比对照组延长24~48h。2.盐度改变对青蟹Z5及C1-C4。仔蟹存活和变态的影响不同,在直接由盐度33移至28、21、15、8的不同条件下,Z5和M的盐度忍耐下限分别为21和15;C1-C4仔蟹在以上的盐度变化条件下均能成活、变态,但C4仔蟹在28、33高盐度下部分个体蜕壳不遂或蜕壳后死亡。3.蟹苗及仔蟹耐干露能力随着个体长大而增强;同规格蟹苗在干露6~18h条件下,变态时间间隔随着干露时间的增加延长24.48h;M在潮湿海绵和不透风的条件下放置12h,可正常变态,离开海绵则在6h内全部死亡;但C1-C4仔蟹即便离开海绵18h,也能正常存活变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的合理投喂提供基础理论数据,采用投喂-饥饿和饥饿-投喂的处理方式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分别开展营养储存饱和点实验(PRS)和不可恢复点实验(PNR),研究饥饿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蜕皮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眼幼体的PRS实验中,投喂时间≤2 d时,大眼幼体的蜕皮率为0;投喂时间≥4 d时,大眼幼体的蜕皮率和发育时间与连续投喂组(F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投喂4 d-饥饿组(F4S组)大眼幼体蜕皮后Ⅰ期仔蟹的增重率和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F组(P<0.05)。大眼幼体的PNR实验中,饥饿2 d时大眼幼体的存活率仅为(30.00±13.23)%。Ⅰ期仔蟹的PRS实验中,连续饥饿组(S组)Ⅰ期仔蟹的蜕皮率为0,而投喂2 d-饥饿组(F2S组)、投喂3 d-饥饿组(F3S组)和F组3组Ⅰ期仔蟹的蜕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投喂1 d-饥饿组(F1S组)和F2S组Ⅰ期仔蟹蜕皮后Ⅱ期仔蟹的增重率和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F组(P<0.05),且F1S组Ⅰ期仔蟹的发育时间显著延长(P<0.05)。Ⅰ期仔蟹的PNR实验中,除饥饿1 d-投喂组(S1F组)外,F组Ⅰ期仔蟹的蜕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各组Ⅰ期仔蟹蜕皮后Ⅱ期仔蟹的增重率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而发育时间却与饥饿时间呈正相关;饥饿时间≥2 d时,Ⅰ期仔蟹蜕皮后Ⅱ期仔蟹的个体大小明显变小。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大眼幼体的PRS;值是3.57 d,Ⅰ期仔蟹的PRS;和PNR;值分别是0.90 d和2.01 d。研究结果表明,新蜕皮的大眼幼体必须给予充足的饵料才可确保高的存活率,大眼幼体投喂6 d后可以适当减少投喂量,短期饥饿对Ⅰ期仔蟹蜕壳和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Ⅰ期仔蟹的耐饥饿能力强于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6.
于忠利  刘健等 《海洋渔业》2001,23(3):126-128
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盐度为0、3.38‰,6.76‰,13.52‰,16.9‰条件下锯缘青蟹由二期幼蟹至六期幼蟹的生长变态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蟹幼蟹在变态为四期幼蟹之前,对环境盐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盐度低于10‰,将延长其变态周期和降低成活率;四期幼蟹以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此阶段适当降低盐度,钭有助于缩短其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在育苗池和土池的变态率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养殖技术上的大眼幼体低存活率一直困扰着其人工育苗技术的普及,阻碍其养殖业的发展。有关影响蟹类大眼幼体存活与生长发育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1-10]。本文在青蟹大眼幼体土池养成试验获得结果的基础上[11],又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力图摸清不同培育环境对大眼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1.试验和观测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和方法1.1.l育苗池(水泥池)发育变态试验试验I、II、III3个批次于1993年在厦门大学工学馆尺度实验池和三结合基地育苗池中进行。1.1.2土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盐度突降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用水由海水和淡水配制成20%、40%、60%、80%和100%SW,其盐度分别为6.4、12.8、19.2、25.6和32.0。在不同环境盐度突降条件下,盐度6.4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24 h内全部死亡;盐度12.8、19.2、25.6和32.0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幼体蜕皮持续时间分别为2、2、3和4 d;当发育至C1期第2天时,盐度12.8处理组体重平均增量低于盐度19.2、25.6和32.0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盐度6.4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即急速增加,至6 h时与其它各组呈显著差异(P<0.05);盐度32.0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就下降,至72 h后变化趋于平缓;盐度12.8、19.2和25.6处理组酶活性在6 h内逐渐上升,之后迅速下降,于72 h时降至最低,之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在96~120 h内,盐度12.8处理组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25.6和32.0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9.2,适宜生长盐度下限在12.8~19.2之间,生存盐度下限在6.4~12.8之间。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或红蟳,属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主要养殖经济蟹类之一。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青蟹养殖技术的推广,青蟹养殖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锯缘青蟹的苗种尚未规模化生产,所养殖的苗种主要依靠天然捕获,因此苗种已成为抑制锯缘青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青蟹人工育苗难题,对盐度及饵料影响锯缘青蟹蚤状幼体Ⅰ期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蚤状Ⅰ期的适宜海水比重是1.016-1.020,以1.020的幼体最活泼;螺旋藻混合轮虫投喂比蛋黄混全豆浆效果更好;单独投喂螺旋藻比单喂轮虫效果好,主要原因是轮虫密度不够。  相似文献   

11.
本对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保持水温26℃,光照强度500lux,幼体密度30个/L,并保持不投饵条件下,处于盐度为28、pH值为8左右的早期幼体具有较长存活时间。本着重探讨了培育盐度及pH值对锯缘青蟹早期幼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幼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幼蟹应选择在适温(20-30℃)条件下,采用清水、浅水和微流水的环境进行。宜以水草为附着物,新鲜鱼虾肉糜为主要食料。采取上述措施可使水泥池培育的成活率达50%以上,网箱可达40%以上,一般20天左右可育成Ⅲ期幼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甲壳类幼体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机理,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投喂组和饥饿组,处理3 d后对不同组别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79 581个unigene,平均长度1 065.44 bp。Nr数据库共注释20 061个unigene。DESeq分析筛选出5 621个差异表达基因,饥饿组相比对照组2 641个上调、2 980个下调。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表明,共254条GO Term显著富集(矫正后的P值小于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60条KEGG pathway显著富集(矫正后的P值小于0.05)。基于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了一系列与饥饿胁迫相关的代谢通路,如DNA复制、细胞凋亡、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研究表明,饥饿胁迫干扰了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细胞分裂和凋亡,影响了体内的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苗种的健康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并丰富拟穴青蟹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24‰盐度海水中的河蟹3—5日龄大眼幼体对海水盐度变化的适应范围;盐度经24‰递降至12‰以内为安全;放入淡水里完全没有适应能力,3分钟后死亡;由于盐度不适应而一时麻醉状态的大眼幼体一旦放回原生活的24‰盐度的海水里,可恢复正常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三门湾核电站温排水对海区甲壳类生物的急性致死效应,笔者通过室内模拟三门湾核电站温排水的余氯残留和温升效应,设计3×12的正交试验,研究温度和游离余氯耦合、温度和化合余氯耦合下对拟穴青蟹幼蟹死亡率的影响。试验水温为25、30、35℃,初始游离余氯质量浓度为5.0、6.0、7.0、8.0、9.0 mg/L,以砂滤海水为对照组;化合余氯质量浓度为30.0、36.0、42.0、48.0、54.0 mg/L,以1.575×10-3 mg/L NH4OH为加氨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单一温度胁迫对拟穴青蟹幼蟹存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耦合下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对拟穴青蟹幼蟹的致死率进一步提高。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且均在35℃时达到最低,35℃时其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455 mg/L和27.290 mg/L,每1℃温升和1 mg/L余氯增加导致死亡率分别提高了0.316%和0.027%。同时,确定了25~35℃游离余氯安全质量浓度为0.446~0.544 mg/L,化合余氯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总成活率达到8%.  相似文献   

18.
孙家平  吴辉 《内陆水产》1999,24(3):24-24
大眼幼体培育扣蟹已成为目前河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培育成活率、控制规格、控制性早熟比例的方法,尤其是性早熟比例偏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个难题,人们普遍通过加大投放密度、控制投饵、控制水温等措施来控制性早熟比例,但仍没有解决根本...  相似文献   

19.
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盐度20、温度28.0±0.2℃条件下,采用密封流水方法进行了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拟穴青蟹Ⅴ期幼蟹的平均耗氧率高于Ⅵ期幼蟹,Ⅴ期幼蟹的窒息点也高于Ⅵ期幼蟹。其中,当蟹苗体质量为1.00±0.22 g时,耗氧率为0.437 2±0.083 mg/(g.h),耗氧量0.423 7±0.080 mg/(ind.h),窒息点为0.716 0±0.017 mg/L;当蟹苗体质量为1.81±0.30 g时,耗氧率为0.381 6±0.081 mg/(g.h),耗氧量0.671 7±0.140 mg/(ind.h),窒息点为0.698 7±0.011 mg/L。实验发现,拟穴青蟹幼蟹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其峰值出现在20∶00及02∶00左右,谷值出现在08∶00及16∶00。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苗种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蟹养殖一般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再经一年养成商品蟹,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为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97年4—9月份承担了市水产局等部门下达的水产课题项目──河蟹大眼幼体当年育成商品蟹的试验,现将项目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介绍如下:.一、仔蟹培育1、培育池准备:培育池为我场原有的罗非鱼越冬池,水泥结构,排水便利。每个小池25m2(深1.5米)共用3个小池。池顶为太阳能板覆盖,保温性能良好。大眼幼体投放前,池底垫土25cm,同时栽种水花生约占池面1/3,进水30cm。进苗前一星期用1ppm漂白粉消毒,离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