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验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作为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探究发酵时间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由两部分组成,均为室温厌氧发酵:(1)发酵时间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加水量55 kg,发酵时间设48、72 h两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2)发酵水分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分别设加水40、55、70 kg三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发酵时间72 h。试验结果:(1)与发酵48 h的豆粕相比,发酵72 h的豆粕中游离氨基酸+寡肽、(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分别极显著提高了(P0.01)14.29%、12.92%;p H极显著(P0.01)降低了7.26%;(2)加水量为70 kg组的游离氨基酸+寡肽和(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均极显著(P0.01)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0 kg组,p H极显著(P0.01)低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5 kg组,益生菌活菌数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5),多肽/粗蛋白极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1)。结论表明: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复合菌种组合发酵豆粕,其合理的发酵时间为72 h,加水量为70 kg。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响应面法优化漳州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桑叶粉的工艺及发酵之后产物的营养品质。以桑叶粉为原料、漳州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粗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桑叶粉的液态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漳州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桑叶粉的最优条件为料水比5.8%、装液量11.7%、发酵时间61 h、发酵温度34℃。在此条件下,漳州芽孢杆菌发酵桑叶粉所得产物中,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的肽百分比为97.4%。与原桑叶粉相比,漳州芽孢杆菌发酵桑叶粉所得产物的粗蛋白含量为17.456%,比原桑叶粉粗蛋白含量(14.029%)显著提高24.4%,小肽含量显著增加21.61%,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单宁含量显著降低34.71%,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总体而言,漳州芽孢杆菌在优化的液态发酵条件下所制得的发酵桑叶粉,营养成分和品质、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单宁含量降低,适口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索生物发酵床发酵机理。分析发酵床不同断面温湿度的变化及与猪舍环境小气候的关联。结果表明:(1)发酵床不同断面温度变化差异显著(P<0.01),其中10 cm断面温度较表层提高2.56℃ (P<0.05),20~40 cm断面温度较表层提高7.10~9.42℃ (P<0.01);(2)发酵床10 cm断面垫料含水率较20 cm和30 cm断面分别高11.5% (P<0.05)和13.5% (P<0.05),20 cm断面含水率与30 cm断面差异不显著(P>0.05);(3)发酵床不同断面温度和含水率与环境小气候相关性不显著(P>0.05)。由试验结果可见,发酵床温度不会随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其表层和内部温度能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一株分离自传统酸马奶中的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进行固态发酵(SSF),得到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的固态发酵优化培养基为豆渣6.4g、麸皮5g、蔗糖0.4g、大豆蛋白粉0.1g、碳酸钙0.5g、自来水23.2g;发酵基本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5、水分含量65%、接种量5×106cfu/g、发酵温度37℃、发酵中途(36h)补充5mL 0.01mol/L的氨水,在此条件下培养60h,发酵物中活菌数为1.65×1010cfu/g。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温度(25,22,15~20℃)发酵条件下对葡萄酒的酒精含量、pH值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125℃条件下酿造的葡萄酒发酵情况最好,酒精含量最高(平均值约为2.5%),酸含量最低(平均pH值约为8.5);222℃条件下发酵情况良好,酒精含量较高(平均值约为2.0%),酸含量较低(平均pH值约为8.0);3室温下的发酵情况较差,酒精含量最低(平均值约为0.3%),酸含量最高(平均pH值约为8.0)。由于室外温度不稳定,室温也会出现温度的小波动,所以室温下(15~20℃)的发酵情况偏差。综上,在25℃的条件下,葡萄酒的各测量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由于试验中发酵过程未添加任何辅助的发酵剂,属于自然发酵,所以3个温度条件下发酵的葡萄酒酒精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肉鸡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下,鸡生长性状、肉品质及屠宰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第一批次5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第三批次5、6、9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 8、10周龄体重发酵床模式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肉品质:在胸肌品质中:第二批次失水率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1)。第三批次水分网上平养模式显著低于发酵床模式(P<0.05);粗蛋白网上平养模式极显著高于发酵床模式(P<0.01)。在腿肌品质中:第一批次PH值发酵床模式极显著低于网上平养模式(P<0.01);剪切力发酵床模式极显著高于网上平养模式(P<0.05)。结论①发酵床养殖模式下鸡体重优于网上平养模式;②三批次试验鸡产肉性能均较好;③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肉质优于网上平养模式,腿肌品质优于胸肌。  相似文献   

7.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明木聚糖酶(Xylanase,XYL)添加水平对稻草(Rice straw)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青贮中均设对照和分别添加20、40、80 mg?kg-1木聚糖酶的4个处理组,分别为CON组和XYL1组、XYL2组、XYL3组,均设3个重复,贮存60d开封后测定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①较常规水分青贮,低水分青贮的pH升高(P<0.01)、干物质回收率(DMR)增加(P<0.01)。②常规水分青贮中,添加木聚糖酶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DMR含量(P<0.01,P<0.05);XYL3组的DMR最高,气体损失率(GLR)和氨态氮(NH3-N)最少。③低水分青贮中,随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升高,pH下降(P<0.01,P<0.05),DMR有升高趋势。因此,在两个水分的稻草青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够显著改善青贮效果,均以XYL3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青麦仁馒头蒸制品质,以青麦仁面团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醒发过程中菌相变化,探讨其与面团醒发过程中生化指标(水分含量、TTA、pH)及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面团醒发时间的延长,醋酸菌数量及总酸呈缓慢升高趋势,pH呈下降趋势;酵母菌、乳酸菌的数量先升后降,在醒发40min时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面团醒发过程中菌相与生化指标及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均具有相关性。其中,菌落总数与pH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含水量、总酸及感官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酵母菌与pH、含水量及感官品质呈极显著相关;乳酸菌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相关;醋酸菌与pH、总酸呈极显著相关。面团醒发40min时蒸制的青麦仁馒头感官评分最高,达82.75分;对青麦仁馒头感官品质影响最大的是酵母菌和乳酸菌。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甘油三酯功能的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对发酵酸豆奶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发酵酸豆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酸豆奶品质的影响显著,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h,在此条件下发酵酸豆奶为乳白色,口感细腻嫩滑,酸度为83.6°T,总活菌数为4.36×108 CFU/g,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0.01%和39.23%.  相似文献   

10.
性别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是影响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年龄在3岁左右的秦川牛公牛3头、母牛3头、阉牛3头共9头牛进行屠宰试验,并在同一部位(背最长肌处)进行取样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肉色、蒸煮损失、失水率、嫩度和系水力9项指标。结果如下:秦川牛的性别对背最长肌处的水分,粗灰分和肉色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则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其中母牛嫩度(2.15N)优于阉牛(3.41N),公牛最差(4.47N);母牛蒸煮损失(29.5%)大于公牛(28.08%),阉牛最低(26.13%);阉牛系水力大于母牛,公牛最差,失水率结果与之相反;公牛粗蛋白含量(25.86%)高于阉牛(23.02%),母牛最低(21.90%);粗脂肪含量结果与之相反。综合几个指标可以得出:秦川牛阉牛肉质优于母牛,公牛最差。  相似文献   

11.
以胡萝卜、番茄为辅料,麦芽为主料发酵酿制成格瓦斯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番茄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汁:胡萝卜汁:番茄汁=5:3:2,乳酸菌(L.b:S.t=1:1)和啤酒酵母菌的接入量为3.0%(v/v),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比例为2:1,温度为35℃,发酵24h。发酵后含糖量调整为10%,pH值4.0,酒精度1.0%,巴氏灭菌65℃、30min。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豆粕组织化工艺,进一步改善豆粕的可食性,笔者以豆粕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对大豆进行组织化,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螺杆转速(90~210 r/min)、物料含水率(30%~50%)、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20~100 g/200 g豆粕)及挤压温度(135~155℃)对豆粕组织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这些参数对产品品质(质构、色泽、保水性)的影响,同时对4次挤压试验中的31个样品进行感官评估(颜色、硬度、弹性以及总接受度)。结果表明,豆粕组织化最优工艺为:物料含水率42.67%、挤压温度145℃、螺杆转速104 r/min、蛋白添加量97 g/200 g豆粕。本研究得到了豆粕组织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豆粕组织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发酵菜粕流化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发酵菜粕干燥工艺,利用流化床设备对其进行干燥研究。对干燥过程中定时采样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得出干燥过程中发酵菜粕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析发酵菜粕在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120℃恒定干燥条件下,发酵菜粕的恒定干燥速率为82.62 kg/(m2 ·h),恒速干燥阶段蒸发的水分占总蒸发量的44.54%。该研究获得了发酵菜粕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为发酵饲料的流化床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双低菜子脱皮脱脂粕为原料,在pH值为11的条件下,用NaOH溶液浸提4次,每次浸提35min,固液比为1∶12,浸提温度50℃,得到双低菜子分离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达86.12%,其蛋白质提取率为24.35%,并能去除菜子中的硫甙、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添加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含水率68.3%的象草作为青贮原料,在制作过程中进行4种处理,分别为添加0.2%绿汁发酵液、0.0001 % 纤维素酶、0.2%绿汁发酵液+0.0001 % 纤维素酶及对照4个处理。常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添加绿汁发酵液与纤维素酶的复合物,均可降低青贮的pH和氨态氮,提高了干物质回收率和粗蛋白含量(P<0.01,P<0.05)。有利于提高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小分子胶原多肽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能力和抗氧化的能力。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系统测定小分子胶原多肽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的模型小鼠,测定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000 kDa以下胶原多肽(CP1)组分在10 mg/mL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40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91.56%。与模型组相比服用CP1的小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表明小分子胶原多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