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科所从1981年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经过八年的远缘杂交转育,终于选育成功“大乌叶”、“二乌叶”两个甘蓝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甘蓝CMS不育系材料PM的败育机理,以甘蓝不育系PM和保持系PF为试材,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小孢子发育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不育系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形状不规则,严重影响了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在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细胞不解体且异常膨大,挤压小孢子使其变形,粘连在一起,并出现了严重的质壁分离现象,最后降解的小孢子和绒毡层细胞充斥着整个花粉囊,导致花药败育。  相似文献   

4.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简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我们在甘蓝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在继续进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的同时,开展了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这一工作除了利用萝卜不育系与甘蓝进行远缘杂交选育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外,还进行了R1萝卜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Bannorot(1974)Heyn、Williams (1978)利  相似文献   

5.
朝天椒雄性不育系TC111A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度高、配合力强等优点。阐述了辣椒核胞质不育系TC111A及其保持系TC111B的选育过程,并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出高辣、高产、抗病新品种石辣1号等,通过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以促进石柱县辣椒产业向高效益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方智远  孙培田 《园艺学报》1997,24(3):249-254
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株79-399-3。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雄性不育受一显性不育基因CDMs399-3控制。该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表现为环境敏感和环境稳定两种类型,且温度是影响不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环境敏感的显性雄性不育植株通过自交可以得到显性纯合的雄性不育植株。显性纯合不育植株与普通自交系或相应的姊妹系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度达到或接近100%的不育群体。根据CDMs399-3基因的这一遗传特点,建立了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配制甘蓝杂交种的新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和繁殖显性纯合雄性不育材料,然后与遗传差异较小的普通自交系或姊妹系杂交得到不育系。选择园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群体作不育系,与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杂交,配制出了优良的杂交组合。试验采种结果表明,携带CDMs399-3基因的甘蓝雄性不育系结实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903A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优良杂交组合的生产应用概况.自2002年开始,利用从韩国引进的小羊角椒胞质不育系2301A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经过近5a的努力,育成了1个不育性稳定、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的小羊角椒不育系903A.以903A为母本已配制出一批多用途线椒组合,其中长辣7号组合已先后通过贵州、湖南等省的...  相似文献   

8.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外引进3份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经田间观察,其花朵开放正常、蜜腺大、花蜜多、雌蕊正常,低温环境下幼苗均不表现黄化,与甘蓝类蔬菜可育的自交系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100%不育,所有的甘蓝类蔬菜均能保持其不育性。通过连续回交转育,育成一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雄性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并利用该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经田间鉴定筛选出6个不同类型的甘蓝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金海霞  冯辉  徐书法 《园艺学报》2006,33(4):737-740
 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与叶用芥菜可育品系X09-1和X12-1杂交, 并以叶用芥菜为轮回亲本连续7代回交, 获得了2份不育性稳定的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 植株形态与轮回亲本相近, 有正常结籽能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染色体数目稳定为18条, 表明回交核替换已经完成。用转育成的新不育系试配杂交组合, 经配合力测定, 筛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胡华兵 《中国甜菜》2012,(3):52-53,56
比较了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3种创新选育方法,即利用自交系、国外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优品种、多粒保持系改良创新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1.
从育种历史、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杂种培育、致矮机理、砧木评价、知识产权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苹果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中国苹果营养系砧木的选育目标,倡议重视研究利用中国特色资源,做好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全国性的砧木长期评价体系,重视砧木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Ogura胞质不育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不育源植株苗期不黄化,蜜腺发育正常,表现为全不育。采用本实验室选育的芜菁(B.campestris ssP.rapifera Sinsk)优良自交系‘耐病98-1’和‘白蔓菁’为回交父本,2000年开始将不育源和回交亲本进行杂交和多代回交选择,并对F1,BC1,BC2和BC3植株植物学性状,特别是直根膨大情况,包括直根大小、形状和颜色,育性特征,蜜腺发育情况,花粉生活乃以及亲和指数等进行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13.
几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显性不育系的利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隐性不育材料83121ms,不育株率仅50%。黑芥胞质不育材料CMSN78091不育花不能完全开放,蜜腺小。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1409等及其转育后代开花结实性状不良,且低温下叶色黄化,以上3类不育材料在甘蓝实际育种中应用困难。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29551等及其转育后代低温下叶色不黄化,在其转育后代中筛选出几份开花结实性状较好的不育系,但多代回交后不育系配制的F1杂种优势弱,应用有局限性。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系CMSR3625等,植株性状、开花结实特性及配合力均较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显性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及经济性状优良,已配制出中甘16号和中甘17号两个优良杂种一代,并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蔬菜》2010,(11)
<正>从不久前结束的"北方地区绿肥生产与利用现场观摩暨河西走廊绿肥鉴评会"上获悉,甘肃省农科院与省内外相关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在绿肥生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集成出适合该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绿肥种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领衔的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与国外同行合作在小菜蛾抗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分子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于2015年4月13日发表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该研究发现了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反式调控ALP(碱性磷酸酶)和ABC转  相似文献   

16.
黄苗小白菜不育系优良组合青星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星1号是以带有遗传标记的小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黄苗寒青A为母本,以上海605小白菜为父本配制的耐热小白菜杂交品种.不育系黄苗寒青A,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大于95%,性状稳定一致,苗期叶色表现黄色遗传标记.杂交组合青星1号,表现耐热、长势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产量3 027.1 kg/667 m2,目前已在国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小白菜异源胞质不育系黄苗寒青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尽快满足小白菜〔BrasicacampestrisL.sp.chinensis(L.)Makino.var.communisTsenetLe〕杂种优势利用的需要,并能克服胞质雄性不育系微粉自交的缺点,笔者在育成带有遗传标记的黄苗寒青小白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19.
正2019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小兰课题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翁益群课题组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温常龙课题组在《Development》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s TFL1 inhibits determinate growth and terminal flower formation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CsNOT2a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的研究论文(DOI:10.1242/dev.180166)。该研究利用一个黄瓜有限生长的突变体材料,通过图位克隆精确定位到了控制黄瓜有限生长的关键基因Cs TFL1(terminal flower 1),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可导致黄瓜有限生长,呈现出"花打顶"现象,因此Cs TFL1基因被称为花打顶基因。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7,(8):7-7
<正>2017年7月26日,山东农业大学组织专家对莱芜方下镇卢家庄村使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的大蒜进行测产验收,最高667 m~2产量为2 347 kg,比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增产215 kg,且大蒜收获后废弃的地膜可以自然降解。该可降解地膜是山东农业大学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功能与寿命可调控的农用覆盖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由国内16家农用塑料薄膜研发、生产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