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行为猫以其特殊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宠爱,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等被当作"人类最好的朋友".在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逗一逗活泼可爱的小猫,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退休的老人养一只小猫,能使自已生活的充实一些,快乐一些.现代的猫不再是历史意义上捕抓老鼠的猫,尤其是城市居民家养的猫多数被作为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2.
张英智 《百姓》2004,(1):56-57
墨镜与爵士乐的故事 在克林顿的连任竞选中,其广告顾问曼迪策划了由总统本人在圣莫尼卡海滨的洛斯饭店阳台上为选民吹奏萨克斯管的活动,以树立其平易近人的形象.以曼迪为首的形象设计班子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动作:总统在演奏中,接过搭档保罗·贝格拉递过来的墨镜,然后顺手戴上.  相似文献   

3.
物候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指导农业生产更具有直观性、简单性,对气候等的研究具有辅助性.由于我国物候区域的复杂性,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开发,能够实现基于县的物候知识的发布和收集,可以给传统的农业物候、气候、农事经验等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花开翡冷翠     
翡冷翠一个晴好的六月的清晨,明净的空气中飘来一股幽远的苹果花的淡香,正是应该尽情享受户外繁花盛开的好时光。拂去窗台上的灰尘,用瓷器、玻璃和鲜花搭配出绽放着幸福气息的家园。生活若是有姿态的,那该是一种优雅。  相似文献   

5.
"毛笔"传奇     
这里的"毛笔"是毛泽东笔迹的简称;为应付国民党特务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搜查,又可以解释为毛笔字.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胡风在重庆对付国民党时的一个小小发明.这比后来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康生总结出的"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早了十多年.但让人感慨不已的是,全国解放后30余年,为保藏这份珍贵的"毛笔",胡风夫妇还得沿袭过去的办法,历经了更多的磨难和艰辛.一份"毛笔"的保藏,竟折射出天翻地覆的时代变迁和无以言说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使固守几千年古老文明的封建末代王朝"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开始建立起联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萌动之时,魏源等湖湘英才就是当时第一批接触这种东西方文明融新而散发出"新鲜空气"的优秀中国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吕丹的魅力来自她的自信,从知道偶像这个词的那一刻,她的偶像就是完美的自我,她喜欢通过努力完成高难度的挑战。她相信,只要走过荆棘,前面就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
名片日本     
文龙 《百姓》2005,(9):50
据统计,日本人一天的名片交换量为400万张. 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在古代表现为从至高无上的天皇到贵族、士、农、工、商的等级序列;在现代则表现为企业或集团内部繁密的职务序列,从最底层的新社员到金字塔顶尖的总经理、董事长,中间有无数个台阶.日本人依赖于名片,根本原因在于此.美国的一位学者称:"等级制度是名片显得如此重要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锐 《百姓》2007,(7):35-37
就在全球经济如今并没有摆脱高油价频繁侵扰的同时,阔别了已经30多年的食品价格上涨行情不期而至。从东半球的美国到西半球的欧盟,从北半球的中国到南半球的澳洲,几乎所有国家的食品价格“涨”声一片。这种情况若持续和蔓延下去,不仅将严重影响到民众的消费秩序,而且会直接拖累世界经济前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精准农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精准农业的概念和设想,90年代初进行生产实际应用,目前已经成就相当的规模,部分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和成型,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实施精准农业是根据需要、经济、实用的原则来进行的,不同的农业生产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设计,灵活针对需求而设计,事实上,精准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的方向,并没有成型的系统,也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系统,它是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甚至全盘替换的系统,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摩尔定律同样在将来会适用于精准农业的发展,只不过农业技术发展更依赖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经验,而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离子束注入技术筛选陆地棉矮化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棉花生产中每年因喷施缩节胺和打顶等农技措施增加的棉花生产成本,促进增产增收,提高棉农收益.[方法]2005年4月通过离子束注入技术,分别用注入剂量为8×1016和12×1016N+/cm2处理早熟陆地棉高代品系B-02,从中获取棉花矮化突变体植株.[结果]通过2005~2009年连续多代的筛选获得了不用喷缩节胺、不用打顶、株高小于60和60~70cm,且品质优于原高代品系B-02的两个系列矮化株系.[结论]通过对矮化植株的SSR分析,表明矮化突变株与原高代品系B-02相比具有较多的遗传差异,为新疆棉花矮化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棉花矮化植株具有强抗倒伏和高产的特点,对棉花育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矮化性状的研究集中在突变体的收集、创造及表型和遗传特点、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上,矮化基因的发掘研究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棉花矮化育种的意义,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对国内外激素相关的棉花矮化性状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地总结,并探讨了棉花矮化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棉花矮化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周小云  郭刚  马盾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6):1046-1055
【目的】 研究免打顶对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sd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培育棉花免打顶新品种实现植棉全程机械化。【方法】以新陆早17号及其半矮秆突变体sd为材料,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比较分析未打顶对半矮秆突变体sd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突变体sd与其在打顶化控、打顶未化控和未打顶未化控处理下的株高差异显著,而始果枝高、始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平均长度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未打顶化控条件下,突变体sd株型表现稳定,成熟期时平均株高65 cm,后期茎尖生长趋于停止,表现为免打顶效果,而且突变体sd的吐絮集中,敞开度适中,霜前花率高,株型紧凑,始果枝高18 cm以上,主茎节间长度在5~6 cm,平均结铃5.5个,多分布在中部果枝。突变体sd的这些株型特征符合机采棉形态要求,可作为棉花株型育种重要的种质,为培育株高稳定株型适宜的免打顶机采棉品种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旱复水背景下的化学调控棉花增产稳产可行性,为农业植棉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模拟田间干旱背景条件,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2种打顶方式,副区设置干旱复水后3、6、9 d喷施低量缩节胺和无缩节胺喷施对照处理,分析延迟化控条件下,棉花的株型结构及产量变化。【结果】棉花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倒四叶叶面积、株宽横截面面积及籽棉产量均与喷施缩节胺延迟天数呈负相关,延迟6 d缩节胺处理棉花相较于延迟9 d处理和对照处理增产显著,株型更为紧凑,在棉花茎粗、果枝夹角等指标上优于延迟3 d处理,可有效防止棉花早衰。相较于人工打顶,化学封顶提高了棉花主茎叶片数、倒四叶叶面积、伏桃个数和籽棉产量,在棉花株高及其他农艺指标上与人工打顶差异不显著。【结论】棉花蕾期受干旱胁迫后,适当延迟6 d喷施低量缩节胺,采用化学封顶,能够激发受干旱胁迫后棉花的补偿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棉花增产稳产的潜力,棉花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烟草抑芽剂氟节胺在棉花打顶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棉花栽培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氟节胺代替棉花打顶的效果。结果表明,经氟节胺处理后,棉株长势旺盛、叶色浓绿,株高降低,顶部叶片变小,籽指增加,单铃重增加,籽棉重增加;氟节胺浓度为0.10 g.L-1(处理4)和0.08 g.L-1(处理5)时,皮棉重增加。各处理产量和品质性状较对照无明显变化。结果还表明,喷施氟节胺代替人工打顶,在达到整枝效果的同时,既避免了对棉花植株的物理伤害,又节省人工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史增录  杨莹  丁永前  鄢金山  马强  丁亚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46-12748,12751
棉花打顶作业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打顶可以大大减少打顶时间、提高劳动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量.通过分析新疆棉花机械化打顶技术中的难题,对棉株高度自动检测技术、切割装置自动升降机构以及精确切割装置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机械化打顶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关改进建议,认为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联合作业及农机农艺相结合是今后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应加快关键技术装置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和棉铃分布的影响。【方法】2021年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因素为缩节胺和打顶处理,缩节胺2个水平,喷施缩节胺(H1)和不喷施缩节胺(H0);打顶3个水平,打顶剂喷施(D1)、人工打顶(D2)和不打顶(D3)。研究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对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主茎节间数、节间长度、果枝数、果枝长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缩节胺的喷施,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果枝长度、果枝夹角及株宽呈降低趋势,打顶剂喷施可以抑制棉花顶部的生长,并起到免打顶的作用。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塑造适宜机采的棉花株型。缩节胺复配打顶剂可以更好的将棉花的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移,增加棉花营养器官的重量,提高棉花的产量。喷施缩节胺处理伏前桃个数显著高于处理不喷施缩节胺处理,增幅为43.3%。各打顶处理间伏前桃个数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伏桃个数以打顶剂喷施处理最高,不打顶处理最低,棉花的秋桃个数以不打顶处理最低,人工打顶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的配套栽培措施,于2014和2016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进行试验。以欣试17为供试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6.0万、9.0万和12.0万株/hm2)和施氮(N)量(0、105和210kg/hm2)下研究增效缩节胺[25%甲哌鎓(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DPC)水剂,以下简称DPC+]化学封顶对棉花生长、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的株高增加4.5~7.5cm,果枝数增加2.5~2.6台,叶面积系数(LAI)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无明显变化,铃重增加,铃数略减少,熟期提前,产量无显著变化。随密度增加,棉花株高降低、果枝数减少、中下部果枝缩短、LAI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大。密度对产量和熟期的影响在2个年份不同,2014年(7月份干旱)密度不影响产量和熟期,2016年(7月份多雨)高密度降低产量、延长熟期。施N量不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及熟期。此外,棉花LAI、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熟期均不受试验因素间(打顶方式、密度和施N量)互作的影响,说明密度和施N量不影响DPC+的化学封顶效果,即化学封顶技术对种植密度和施N量等配套栽培措施的要求可能并不苛刻,这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三年试验结果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结合4—9月份的不同降雨量条件,对旱地棉花增加种植密度以后各种促控措施(施(?)量、施磷量、打顶日期、化控日期)的合理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早地棉花的高产栽培方案应以种植密度和磷肥的合理定量为基本內容,氮肥、打顶和化控作为依据天气情况和苗情酌情实施的调节措施。最后,依据试验结果,对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打顶、化控、磷肥耦合对长绒棉产量构成、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化控和磷肥对棉花产量表现出负耦合效应.打顶、化控和磷肥单独使用对长绒棉有增产作用,而它们配合使用表现出减产作用.低磷不化控情况下,打顶可使棉花蕾铃脱落率显著降低,从而使单株有效结铃数增加.低磷不打顶情况下,化控同样能降低长绒棉的蕾铃脱落率,但化控也降低了现蕾数,从而使其单株结铃数没有显著增加.在不打顶不化控情况下,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长绒棉的现蕾数,使单株结铃数提高.在化控或高磷情况下打顶都会使长绒棉的现蕾数明显下降,导致单株有效结铃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