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苏、豫、皖、鲁等地个体养猪户及散养户猪场均要发生一种高热(有的体温可达41.5℃),贫血.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猪病。老百姓称之为“猪高温病”.死亡率为40%~70%左右。就其病因,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猪瘟病毒.其次为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的协同感染。个体养猪业主投入养猪成本通常较大,突受猪病风险.其经济损失实为惨重。笔者现就该病发病病因及如何防控作一分析,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德宏的芒市、梁河县等县市的部分养猪场和部分农村散养户发生了以母猪急性、热性、背部有出血点及关节炎为特征的病例,经诊断为链球菌病。1发病情况发病地点为芒市遮放镇的4个猪场及部分散养户和梁河县的囊宋、河西、小厂等乡镇的部分散养户,这些猪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6-9月份,猪高热病在我镇养猪场(户)流行依然很严峻,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本病首先在散养户中发病并流传。一般猪感染后5~7d发热,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60%  相似文献   

4.
<正>猪螨虫病,也叫螨病或疙痨。是由螨类寄生于猪体表或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以接触传染引起猪剧烈瘙痒为特征。据统计在全国95%猪场有该病"光顾",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爆发,以春夏、秋冬交季气温变化大容易爆发,常常不会引起养猪户重视,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1年3月24日笔者例行猪场检查,发现辖区某猪场圈内1头仔猪,从头到尾布满丘疹。经检查,临近3个圈内,共29头仔猪不同程度患上丘疹。患猪呆立墙壁摩擦皮肤,组织液渗出,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2,(1):103-104
生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由圆环病毒引起猪感染发病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对生猪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之势。2016年8月—2017年10月对16个规模养猪场和75户农村散养户所饲养的462头能繁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圆环病毒的感染率高达17.2%,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皮炎型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等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该病的发生、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的总结,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猪结肠小袋虫病是由结肠小袋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肠道原虫病,发病速度快,主要危害40~80日龄的仔猪,病猪出现下痢、衰弱、消瘦,并因脱水而导致死亡。笔者在漳州地区3个小型养猪场及几家散养户发现临床病例,经用药控制,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以怀孕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的情况,但母猪本身不表现明显的症状。2015年6月—2017年10月,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包括该病在内的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进行监测,该病的阳性率在规模养殖场为32.7%,在农村散养户为69.2%,已成为危害仔猪生产的主要畜禽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秋玉 《畜禽业》2007,(5):26-27
为了解泉州市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标法,对泉州市28个规模猪场,23个散养猪场882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被调查猪群猪圆环病毒病血清阳性率平均为25.51%,规模场阳性率为23.61%低于散养户28.04%,28个规模场只有12个场,23个散养户只有5个场抗体全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种流动频繁,加上有些猪场饲养管理不当,在猪病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疾病,它是由一些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以及多种其它因子共同作用而引起发病,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不少猪场呼吸综合征发病率达40%~85%,直接死亡率20%以上,此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猪病的重中之重。1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1.1传染性病因病毒性病原:主要有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10.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国际公认的危害规模化猪场的重要传染病。近几年,本病在一些养猪场(户)发病较多,集约化大中型猪场也时有发生,危害严重。笔者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一些防治方法做一介绍,以供参考。1流行特点及发病原因1.1流行特点本病的感染途径是呼吸道。主要通过污秽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或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初夏,我市某镇养猪户朱某,从外地购进一批仔猪饲养1周后,多数猪发病,病重猪发生死亡,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为新建场,有2栋育肥猪舍。6月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3)
<正>2013年11月,绥中县某猪场猪突然发病,病死率很高,26日来我院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综合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迅速地控制了该病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共存栏育肥猪236只,从11月21日开始,有部分猪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发病的猪多数死亡,也有的没有症状而突然死亡。发病21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8.89%,病死率为61.9%。来我院就诊之前对本  相似文献   

13.
车玉宝 《畜禽业》2013,(7):91+7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由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猪的感染率较高,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2006年8月份某猪场100头育肥猪中有2头猪突然发病,经过半个月时间,共有30头猪感染,感染率达30%,死亡率几乎100%。该病以体温升高,便秘或下痢,咳嗽,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出现进行性消瘦、死亡等为主要特征;以全身组织器官的炎症变化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流行特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2,(11):5
<正>发病猪以哺乳仔猪为主,多在出生后3~4日龄发病,最早可以出生后第2天发病。连续多批次发生,持续时间长,反复发生,可以连绵半年之久,发病率为50%~100%,如果控制方法不得当,病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保育猪也可发病,发病率在20%~50%不等,往往出现顽固性腹泻,死亡率也可高达50%~80%。中大猪和母猪也可发病,但发病率不高,一般不超过30%,且多为一过性腹泻,不经治疗可自愈。该病大中型猪场发生较多,小猪场与散养户发生较少。临床症状:开始部分猪呕吐,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8,(11)
仔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3月龄的仔猪,其他日龄段发病率较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困扰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对该病病原、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猪接触性脓疮病、油皮病或溢脂性皮炎,俗称油猪,是仔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该病是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以患者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感染范围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后仔猪,病死猪以1~2周龄以内的仔猪居多,在德宏州易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但在高寒山区则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临床上一些养猪场户往往误诊为疥蛾病或V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给养猪业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12)
正仔猪类圆线虫病在我县临床并不少见,由于从外地引进仔猪,加之饲养条件差,又逢雨季,使得该病的发病率高达4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猪场2005年7月从河北省购入仔猪683头,在购猪时,已进行猪瘟、丹毒双倍量免疫。全猪群于8月31日有5头发病,至10月20日左右,总发病达273头,发病率40%,死亡132头,死亡率19.3%。致死率49%,猪场兽医技术人员曾对该病猪  相似文献   

18.
杨定元 《畜禽业》2006,(21):38-39
今年夏季高温时期,某地团结镇及周边的4个镇56个养猪户饲养的猪相继发生了以食欲废绝、高热、颈部红肿、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可视粘膜发绀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我中心派人前赴现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观察、解剖检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后,确认为猪巴氏杆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经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后,疫情迅速得以控制。现将诊断方法及防制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经调查统计,2006年7月10日至8月6日期间,某地气候长期处于高温闷热,团结等4个镇的56户养猪户栏存的876头生猪中有先后有218头发病,发病率为24.9%,死亡125头病…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8)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发病情况2015年8月10日,浦城县仙阳镇某猪场畜主刘某一早就到兽医站,诉其饲养的108头猪中有5头重30~40 kg的生猪突然发病,不吃饲料,眼黏膜黄染,苍白,体温升高,个别猪耳、鼻、唇、腹下皮肤红色,今天早上已有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5)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现状,于2010~2014年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场户构成比例中,规模猪场占62.1%,专业养猪户占37.9%;PCV2引发的临床病症中,PMWS比例最高,占58.6%;PDNS次之,占24.1%,其它病症占17.2%;经对不同季节发病情况的统计,冬季发病比例最高,达44.8%,夏季次之,占27.6%,春季和秋季则分别占17.2%和10.4%。经对29个PCV2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平均混合感染率达到53.1%。经对病原学阳性样本的基因型分析,以PCV-2b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93.1%;其次为PCV-2a,占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