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是极性生长极强的植物,在南方高温高湿多雨条件下,顶端枝条极易旺长,因而造成花芽分化不良,不仅影响了当年的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影响到下一年。而且枝梢旺长,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抹梢。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等效果。为明确其对葡萄枝梢生长的抑制效果和葡萄果实的影响,2009年在广西柑桔研究所小拱棚玫瑰香葡萄试验园进行了叶片喷施多效唑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控制苹果幼旺树生长和促花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土施能有效地抑制苹果幼旺树新梢生长,使顶花提前封顶,促进侧芽萌发,增加短枝量,促进成花和提早结果,最佳用药量每m^2为0.25-0.5g。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在果树生产中,为了控制旺长,促进成花,除了采用拉枝、环剥等物理措施外,广泛应用的就是多效唑。但近年来发现多效唑的副作用大,果树使用后叶片变皱,吸收根少,新梢“控死”严重,果实变形、变小,糖分降低,树冠逐渐缩小,严重影响了果实产量、质量和结果寿命。另外,果实和土壤内的残留严重超标,有些果园砍伐后2~3年内,地里种庄稼都不长。因此,西方国家在上世纪末已禁止使用多效唑,我国目前也提出限制使用多效唑。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研制的取代多效唑的新型果树叶面肥——PBO,近几年来在苹果、梨、桃、大樱桃、杏、李、草莓等…  相似文献   

4.
《山西果树》2012,(1):57-57
1多效唑(PP333)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多效唑低毒,对哺乳动物、鱼、鸟和无脊椎动物安全,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性。主要剂型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1.5%多效唑水剂和25%多效唑乳油。多效唑具内吸性,果树根系和叶片均可吸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剂和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8-9月份修剪大樱桃,最好在大樱桃采收后枝条尚未充分木质化时进行,主要方法有摘心、拿枝、剪梢、拉枝、环剥、疏枝等。但应根据大樱桃生长结果习性.以轻剪为主.合理修剪.达到早果、丰产、稳产的目的。1摘心 摘心是指在新梢尚未硬化之前去除新梢先端的幼嫩部分.对大樱桃幼旺树进行摘心.具有控制枝条旺长、增加分枝级次和枝量、促使枝类转化、加速扩大树冠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桃树密植栽培越来越多。有些果农不能科学配方施肥,氮肥施用量过大及其他管理措施不当,造成树体营养生长强旺,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实践中常使用多效唑进行化学控冠,效果良好。具体方法如下:1)施用时期。桃树枝条生长高峰期在5~8月份,此时气温高,降雨量偏多,湿度大,是桃树营养生长旺盛期。喷洒一定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将会在短期内起到抑制枝条生长的作用,使枝条节间短缩粗壮,同时使养分集中供应花芽分化。叶面喷施时期:第1次宜在5月下旬,第2次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秋季桃树落叶前后,营养物质向下运输,根系处于第3次生长高峰,此…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是一种可以延缓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果树生长和结果的调控。据报道,应用多效唑具有抑制葡萄新消生长、缩短新梢节间长度、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坐果等作用.但因葡萄品种、施用时期、方法、药剂浓度等差异,其效果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多效唑成功应用于山葡萄的报道。为探讨多效唑对山葡萄生长和结果的调控作用,我们于1990—1992年开展了本项研究工作。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山葡萄栽培试验区进行,供试材料为11年生“左山一”山葡萄品种。供试药剂为江苏省建湖农药厂生产的15%多效唑。处理方法为山葡…  相似文献   

8.
杏树采收后.对旺枝进行拉枝开角,以缓和树势促进成花:对新梢进行2次摘心,以促发分枝,培养枝组;对结果后显著衰弱下垂的结果枝要进行适当回缩;对树冠内萌生的徒长枝条要采取摘心、扭梢等措施,控制其营养生长:对没有生长空间的徒长枝,要及时疏除。对于生长过旺杏园.可喷多效唑或促控剂来控制树势,以利多形成花芽。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在苹果树体内的残留春在抑制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海 《果树科学》1995,12(3):165-167
通过盆栽试验显示,土施多效唑后植株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抑制效果可在当年维持整个生长季节。第二年更换土壤、除去、多效唑后,体内贮存的多效唑可以抑制植株生长约半个生长季。土施情况下,多效唑抑制作用的多年持续效果,主要靠植株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新的多效唑。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水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水仙室内水养株型欠佳等现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多效唑、萘乙酸单独处理以及组合溶液对水仙的生长和开花进行浸泡水养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40mg/L多效唑或多效唑+赤霉素、多效唑+萘乙酸和多效唑+赤霉素+萘乙酸处理均对水仙植株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表现出植株矮化、花茎和叶片变短、叶色浓绿,以及花期延长等理想状态。此外,多效唑+赤霉素、多效唑+萘乙酸和多效唑+赤霉素+萘乙酸组合处理时,能减缓多效唑单独处理对水仙的黄化作用,观赏价值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1树势强健,顶端优势明显 大樱桃幼树生长直立旺盛,结果后生长缓和,树势中庸。修剪时可依据顶端优势的特点,达到不同的修剪目的。如为了使树体生长势转旺,可多留旺枝,或在壮枝、壮芽处剪截,促发旺枝,或抬高弱枝枝角,增强枝势,促发旺枝。  相似文献   

12.
枇杷幼旺树促花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别采用控水、拉枝、环割等农业措施及喷多效唑等方法处理枇杷幼旺树,观察其促花效果。结果表明:以控水+喷1次15%多效唑300倍液成花率最高,为90.9%;单喷2次15%多效唑300倍液,成花率达82、1%:单用控水促花,成花率达72.9%。结合控水、拉枝、环割三项农业措施,成花率达77.3%,与喷2次15%多效唑500倍液效果相当.在夏秋干旱的地区完全可以用于生产。但在夏秋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年份,建议结合多效唑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13.
余诚 《花木盆景》2005,(10):25-25
多效唑并非农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主要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有些花卉在采用控水制肥、缩土修剪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多效唑,它可以使植物生长矮壮,叶色浓绿,花艳果美。所以说多效唑是养花的“好助手”。  相似文献   

14.
大樱桃应用PBO控长促花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樱桃生长旺,花芽形成难,过去施用多效唑控旺促花虽有一定效果,但对树体危害较大,果实品质也会下降.我们用了江阴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生产的PBO,取得了很好的控长促花效果. 1)使用方法.为了控梢促花,一般在6月上旬和7月初各喷1次150~200倍液PBO.幼树在5月上中旬(新梢速长期)喷120~150倍液,6月中旬再喷1次.为了提高坐果率,花前7~9天喷1次120倍液PBO.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多效唑对幼旺梨树生长结果影响试验梁玉文,王嘉平(宁夏农科院园艺所·银川)近几年来,我区梨树生产发展迅速,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幼树生长势强,枝条分生角度小,树冠直立.郁闭.结果晚。尤其是密植栽培,按稀植大冠管理,既费时又费工,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了尽早提高果树产量,增加收益,广大林果农普遍在尝试试用果树控旺剂多效唑。笔者就果树中的梨、葡萄和樱桃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用多效唑的情况进行调查试验研究,总结了多效唑的有效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土施能有效地抑制苹果幼旺树新梢生长,使顶花芽提前封顶,促进侧芽萌发,增加短枝量,促进成花和提早结果。最佳用药量每m~2为0.25~0.5g。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樱桃生长结果的因素很多.大樱桃喜温暖,不耐旱,不耐涝,怕大风。怕黏土盐碱地,既不耐热又不耐寒。实践证明.大樱桃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0—12℃的地区栽培,要求年日均温度10℃以上的日数在150~200天。平均气温高于15℃,大樱桃往往开花多坐果少。平均气温低于10℃大樱桃易受冻害和晚霜危害,造成死树或减产甚至绝产。冬季突然大幅度降温,极易发生冻害,特别是在幼树枝条发育不充实或停止生长时间较晚的情况下,冻害极易发生.严重情况下大樱桃冬春幼树抽条率在90%以上。幼树抽条会枝干皱缩,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葡萄的生长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效唑有抑制葡萄副梢、缩短节间长度、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加单粒重、单穗重、单株产量、多效唑可提高葡萄叶片的生理效应,使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核酸、蛋白等含量明显增加。使用方法以土施效果最好,适宜浓度为0.45-0.9g/m^2,浓度过高,抑制过甚,对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 ,它能抑制细胞的伸长 ,但不抑制细胞分裂 ,从而减缓营养生长势 ,缩短节间距离 ,缩短枝条长度。因此 ,旺长李树使用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生长势 ,促使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提高产量。使用方法主要有涂干法、土施法、喷洒法。1 涂干法 ,涂干法是最有效、简便、经济、安全的方法。按照多效唑∶水∶平平加 =33.3∶6 1.7∶5的比例 ,称取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333g ,加入 6 17g水溶解 ,然后加入已溶解的平平加 50g ,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在谢花后 2 0~ 30天之间 ,选择晴天用毛刷蘸取配好的药液均匀地涂抹于旺长李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