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内源多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年生苹果(‘红玉×金冠’)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芽、韧皮部中的内源多酚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80节以下苹果实生树芽中检测不到根皮苷或不存在根皮苷,80节以上含量急剧增加,80节以上韧皮部和叶片中检测不到咖啡酸或含量极低。120节前后实生树韧皮部和芽中杨梅苷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芽中的绿原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认为80节和120节是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的两个重要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年生大久保桃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韧皮部中内源多胺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实生树节位升高,桃叶片和韧皮部两种组织中的腐胺含量同步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46~50节和81~85节;叶片中亚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而呈上升趋势,自46~50节起含量陡增;韧皮部中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出现双峰曲线,在46~50节形成第1个拐点,之后在81~85节形成第2个拐点。说明46节和81节可能是桃实生树阶段转变的2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板栗叶片中的功能性物质,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对4个板栗品种的成熟叶片进行了检测,结合ChemicalBook、化源网、相关药典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功能性物质,并对重点关注的18种次生代谢物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叶片中共检测到673种次生代谢物,包括黄酮、酚酸、生物碱、鞣质、萜类、木质素和香豆素等。PCA和聚类分析表明,燕山早丰和燕奎品种的次生代谢组学轮廓差异较小;对分类贡献率较大的次生代谢物是根皮素、香蜂草苷、柳匍匐次苷、熊果苷、肉桂酸、没食子儿茶素、原花青素B1等,表明代谢组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板栗品种的一种重要依据。筛选出功能性次生代谢物共202种,包括51种酚酸、24种生物碱、83种黄酮类、21种萜类、14种木质素和香豆素以及9种鞣质,其中原儿茶酸、山楂酸、熊果酸、鞣花酸、绿原酸、扁蓄苷、山柰酚-7-O-葡萄糖苷、槲皮素、绣线菊苷、紫云英苷、甜菜红苷、银锻苷、香蜂草苷、白麻苷等活性物质在叶片中含量较高,为板栗叶片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2份黑龙江苹果地方品种果实果皮和果肉多酚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品种多酚组成和含量特性的差异,并进行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在12份地方品种中检测到5类20种多酚类物质,果皮主要酚类物质为表儿茶素和儿茶素,果肉主要酚类物质为绿原酸、儿茶素和原花青素.不同品种间多酚组成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槲皮素3-葡萄糖苷(37.48%),变异系数最大的为芦丁(267.18%).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果皮和果肉当中原花青素含量均较高.以多酚组分含量为依据分别进行聚类,发现果肉对多酚聚类的结果与田间表型鉴定结果和亲缘关系更相符.研究结果为黑龙江地方品种酚类物质加工利用及选育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86Rb标记示踪原子法研究烤烟使用生长素后,烟株中钾素再循环再分配的情况.研究发现,涂抹生长素处理后能增加86Rb在木质部中的运输量,并能有效地降低86Rb经韧皮部下运的量,更有利于钾在烟叶中的积累.生长素处理后叶片中86Rb的分配比例提高,而茎和根的分配比例降低.打顶使86Rb在茎和根中的分配比例上升,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下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都匀毛尖茶的大叶种(长椭圆形叶片棕色茎,BS)和小叶种(椭圆形叶片绿色茎,GS)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以明显区分开这两个茶树品种;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检测到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和山奈酚)、2种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1种酚酸类物质咖啡酰奎尼酸。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7种代谢物主要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此外,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在GS品种中含量较高,而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山奈酚和咖啡酰奎尼酸在BS品种中含量较高,这表明GS品种更适合绿茶的加工,BS品种更适合红茶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以2个籼稻品种II优航1号、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齐穗后去除顶穗和保留顶穗对倒2节间叶腋内休眠分蘖芽(倒2芽)的生长动态及倒2芽、倒2芽着生节(倒2节)中内源激素(IAA、Z+ZR、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顶穗后,倒2芽休眠解除,开始萌发生长。在去除顶穗后1 d内,倒2节中吲哚-3-乙酸(IAA)水平、倒2芽中脱落酸(ABA)水平迅速下降,其后2种激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留穗处理这2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大。去除顶穗后,倒2节和倒2芽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均持续升高,与留穗处理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其变化动态与倒2芽生长动态相一致。而2个处理间倒2节中ABA水平、倒2芽中IAA水平相差不大。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芽中较低的ABA/(Z+ZR)值、节中较低的IAA/(Z+ZR)值有利于分蘖芽的生长,其值较高抑制分蘖芽生长。  相似文献   

8.
水稻休眠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个籼稻品种Ⅱ优航1号、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齐穗后去除顶穗和保留顶穗对倒2节间叶腋内休眠分蘖芽(倒2芽)的生长动态及倒2芽、倒2芽着生节(倒2节)中内源激素(IAA、Z+ZR、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顶穗后,倒2芽休眠解除,开始萌发生长.在去除顶穗后1 d内,倒2节中吲哚-3-乙酸(IAA)水平、倒2芽中脱落酸(ABA)水平迅速下降,其后2种激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留穗处理这2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大.去除顶穗后,倒2节和倒2芽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均持续升高,与留穗处理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其变化动态与倒2芽生长动态相一致.而2个处理间倒2节中ABA水平、倒2芽中IAA水平相差不大.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芽中较低的ABAJ(Z+ZR)值、节中较低的IAM(Z+ZR)值有利于分蘖芽的生长,其值较高抑制分蘖芽生长.  相似文献   

9.
杧果短截结果母枝蔗糖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蔗糖在杧果花芽分化进程各阶段中的含量及作用,对正在进行花芽分化的杧果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的蔗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剪口叶和附近韧皮部内蔗糖含量于短截当日最高,分别为43.16、45.89μg/g,剪口芽于3月2日达到最高(47.92μg/g);叶片、韧皮部和剪口芽分别于3月12日、3月7日和2月25日降至最低,分别为38.47、38.27、38.94μg/g;各检测部位平均含量分别为40.72、41.34、42.93μg/g。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蔗糖未向此时的生长中心(花芽分化的剪口芽)输送,无明确的库-源流向性,表明杧果花芽分化与蔗糖相关性不强,或碳水化合物的物质运输主要形式不是蔗糖。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于2月20日出现蜡黄迹象,25日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  相似文献   

10.
改为黄酮类化合物是大麦药用和保健成分,为探究基因型对大麦3个器官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籽粒颜色不同的大麦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大麦小花、叶片和成熟籽粒中1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15种化合物在叶片中的总含量为(2 357.63±35.45)μg/g,高于小花(821.60±28.72)μg/g和成熟籽粒中(220.46±12.67)μg/g的含量,小花与成熟籽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无明显差异。二氢杨梅素、曲克芦丁、二氢槲皮素、杨梅素和木犀草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在小花和成熟籽粒中的含量,槲皮素、柚皮素查尔酮和柚皮素在小花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在叶片和成熟籽粒中的含量,其中叶片的二氢杨梅素和曲克芦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75.65±250.22)μg/g和(515.32±91.48)μg/g,高于枳椇子等中药材的。1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麦小花、叶片和成熟籽粒3个器官间具有选择性积累特性。该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大麦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规律及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麦保健品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武兴菲 《保鲜与加工》2021,21(3):125-129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枣果褐变度不断提高,总酚、总黄酮含量不断下降;枣果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芦丁、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是其主要酚类物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是枣果的酶促褐变底物,儿茶素是最主要的酶促褐变底物;干制过程中枣果的褐变度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总酚、总黄酮参与了枣果褐变的进程。研究结果为红枣干燥过程品质调控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云烟87和K326为材料,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60kg/hm2)和高氮(75kg/hm2)处理,研究其对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烤烟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变异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基因型对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50%、5.13%、4.70%和15.95%,施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9.30%、42.55%、38.30%和67.79%,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36.40%、51.20%、51.50%和15.03%。基因型与施氮量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高氮与中烟100互作条件下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云烟87互作时莨菪亭含量较高;中氮与云烟87互作时总酚、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与K326互作时总酚、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较高;低氮与云烟87互作时绿原酸含量较高。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施氮量是提高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翠碧1号’烤烟多酚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绿原酸和芸香苷占5种多酚类物质总量的77.77%~88.64%;随施氮量上升,烤后烟叶的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芸香苷、莨菪亭含量和5种多酚总量均表现为先明显下降再略有上升的趋势,新绿原酸含量表现为上升的趋势。5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量随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还原糖/烟碱比值和总氮/烟碱比值的变化均呈二元二次曲线变化,相关关系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 (tartary buckwheat) is an excellent medicinal and nutrient-rich crop. It has a high content of rutin and other phenolic compounds.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produ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hairy root culture of tartary buckwheat. Hairy root growth was promoted by increasing culture time in MS medium. The highest hairy root growth reached up to 11.2 g/l dry weight at 18 d after placement. Transforma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using rol genes, rol A (304 bp), B (797 bp), C (550 bp), and D (1035 bp) genes which is transferred into hairy roots from the Ri-plasmid in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nduction of hairy root from plant species. Rutin, quercetin, (−) epicatechin, (−) catechin hydrate, gallic acid, ferul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were identified both in hairy and wild type roots of tartary buckwheat. The main compound found in the both types of root was epicatechin followed by rut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the hairy roots of tartary buckwheat was several-fold higher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roots of same speci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hairy root culture of F. tataricum i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he produ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烟草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等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了烤烟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莰菲醇基-3-芸香糖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SS T3高强度硅胶色谱柱(HSS: High Strength Silica),梯度洗脱。[结果]实验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4 ~ 106.8%之间,检出限为3.7 ~ 9.9 μg/g,相对标准偏差0.9 ~ 3.4%(n=5),标准溶液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采用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的18个烤烟样品,结果发现烤烟中6种多酚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绿原酸>芸香苷>隐绿酸>新绿原酸>莰菲醇基-3-芸香糖苷>莨菪亭。[结论]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实验方法简单,分析时间短,能够满足对烤烟中多酚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不同采收时期金银花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金银花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对不同采收期金银花和叶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研究。测定不同时期金银花及叶中的总酚、类黄酮、绿原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幼蕾期到金花期,金银花中总酚、类黄酮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幼蕾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42 mg/g、13.29 mg/g;绿原酸在三青期达到最高值,为33.37 mg/g。叶中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绿原酸呈现逐渐下降规律,含量与花中相差不多。相关性分析得出金银花中的C4H,PPO,POD与活性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花和关联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相差不大,可进一步开发叶子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对调控金银花质量和指导相关管理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毕节烟区不同生态区(光照、降雨、温度等)对烤烟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多酚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和大方县植烟生态区种植云烟105和云烟116,并对中部烟叶多酚类物质及常规化学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烟生态区、品种及其互作对多酚含量的贡献不同,生态区对烤烟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总酚的贡献率分别为22.68%、7.68%、9.67%、94.40%、9.48%和3.14%;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68.53%、60.91%、82.39%、0.04%、63.10%和69.34%;生态区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8.79%、31.41%、7.94%、5.55%、27.42%和27.52%。云烟105在大方生态烟区的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更高,而云烟116在威宁生态烟区的莨菪亭含量更高。烟叶多酚含量与磷、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烟叶多酚及化学成分来看,毕节新引进的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更适宜种植在大方地区,且云烟105表现优于云烟11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大花蕙兰在2个处理(处理组置于海拔1000 m的高山智能化的温室大棚,对照组置于平原所内的大棚)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叶片和腋芽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处理组假鳞茎的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并在90天时可见2 cm的花芽。(2)2组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在90天内都是增加的,腋芽中还原糖含量则是下降的,处理组的变化速度快于对照组。(3)处理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90天时达到最大值118.4 mg/gDM;腋芽中的可溶性糖在50~60天时达到高点107.6 mg/gDM后有所下降。(4)处理组叶片和腋芽的淀粉含量在60天左右时达到最大值65.8 mg/gDM和43.8 mg/gDM;对照组叶片和腋芽淀粉含量在90天时达到最大值56.8 mg/gDM和39.6 mg/gDM。高山较低的日温及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大花蕙兰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使大花蕙兰开花提早。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幼苗叶片中4种酚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旱胁迫前后玉米幼苗叶片中4 种酚类物质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 (4.6 mm×250 mm,5 μm)为分析柱,乙腈-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没食子酸、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 种酚酸化合物的浓度在1~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RSD 结果均满足分析要求;玉米幼苗叶片中香豆酸含量较高、没食子酸含量较少,干旱胁迫后除咖啡酸外其他3 种酚酸含量均有下降;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4 种酚类物质的含量不同,且干旱胁迫后酚酸的含量变化不同,与其对干旱的敏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