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驯化养鱼做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特点为立体养鱼,即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不同水层饲养不同种类鱼,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但由于北方人喜食鲤鱼,这就使传统养鱼在北方地区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把传统养鱼与驯化养鱼相结合,进行以鲤为主体鱼,多品种混合搭配的驯化养鱼试验。通过分析多品种混合搭配对驯化养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驯化养鲤的适宜放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驯化养鱼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旭洲  常顺 《内陆水产》1997,22(9):11-12
磷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在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促进各种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状况和提高鱼产量。但关于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改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93年5—9月进行了驯化养鲤高产池塘增施磷肥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亚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放养量1.1.l试验池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1…  相似文献   

3.
马旭洲 《内陆水产》1996,(12):10-11
养殖品种搭配方式对驯化养鲤产量的影响马旭洲(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50070)驯化养鲤作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  相似文献   

4.
驯化养鱼这项新技术,在全省已经普遍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驯化养鱼,特别是高密度的驯化养鱼,要求的条件很高,生产单位难于大面积推广。为了大力发展驯化养鱼,又能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我们在省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水库鱼种场,利用两个越冬池,进行了无增氧设施池塘驯化培育鲤鱼种的高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增氧设施的试验池(1号越冬池)获亩产415.7kg的较高产量,鱼种平均个体重86.6g,亩盈利1164.00元。与有增氧设施的对照池(2号越冬池)对比,产量、效益都是可观的。试验结果表明:无增氧设施池塘驯化培育鲤鱼种,可以因地制宜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驯化养鱼发展态势迅猛,产量和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并且兴起的游钓业使驯化养鱼既满足了广大游钓者的爱好,又使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养鱼者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于1997年5月~9月在海林市三道河镇振兴村进行了池塘主养鲤驯化养鱼的高产高效试验,经过153天的生产试验,10亩鱼池共获鱼4 825kg,总收入92 300元,平均亩产482.5kg,亩利润5 629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国池塘养鱼中迅速推广,对养鱼特别是养鲤取得高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的集约化养鱼方式”(见《科技兴农实用百科》)。其实,这种养鱼方式的雏形在我国古已有之,可以从一些古籍的记载中找到证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方各省市池塘养鲤生产应运而生,且发展迅猛。各地涌现了不少高产高效益典型,因而引起了各级领导及养鱼单位的高度重视。但就产量而言有不少单位不尽人意,亩产高的已过两吨,低的仅300公斤左右,还不如传统池塘养鱼的产量。如何使池塘养鲤能高产高效益,这涉及技术、管理、配套等众多因素,但是首先应为池塘养鲤创造必要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要搞好实施养鲤前的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我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5年我站利用市鱼种场1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3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7500kg.平均亩产750kg,创我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利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已越来越被养鱼群众所接受,驯化养鱼面积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民主乡是哈尔滨郊区重点养鱼基地,全乡拥有11000亩精养鱼池,其中80%左右均采取颗粒饲料驯化养鱼。但有的渔场驯化养鱼效果好,经济效益较高,有的渔场驯化养鱼较差,经济效益不好。 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我们在民主乡哈尔滨市水产良种场利用百余亩精养鱼池进行驯化养鱼试验,驯养了鲤成鱼,鲤鱼种,彭泽鲫鱼种,淡水白鲳成鱼等品种。在试养的同时,我们又调查了20余家驯化养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以来开始研究以鲤为主的池塘养鱼高产综合技术。根据我国传统的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使其技术总结得更简便。为更多的养鱼者掌握,他们结合多年的驯化养鱼实践,认为池塘驯化养鱼的主要技术是:1.水质、2.饲料的营养、3.鱼种、4.防病,简称“水、种、饵、防”四字精养法。 一、水质: 池塘中水质保持良好水平的要素是充足的溶氧量和避免鱼本身代射产物积累过多。我们所做的试验表明,鲤鱼池的溶氧量,白天应保持在4mg/l以上,在4mg/l以下,鲤鱼的生长速度呈下降趋势。溶氧量过低不仅使鱼的生长受到抑制。饲料系数也将增大,鱼的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其他鱼的驯化、如团头鲂白天应保持在5mg/l以上为宜,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池塘养鲤在北方各省市迅速发展,并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对提高各省市的淡水鱼产量和加速淡水养鱼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探索静水池塘养殖商品鲤的高产技术及其增产潜力,我们从1988年起利用本场  相似文献   

12.
在驯化养鲤高产池塘中增施适量磷肥,不仅可以降低无机氮含量,增加活性磷含量,使氮磷比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提高池塘鱼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1mg含磷酸16%的过磷酸钙可增产6.6kg鱼,其中鲤鱼3kg,鲢鳙鱼3.6kg。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韵产量和经济效益,2008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政府利用永安村鱼种场一口12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40d饲养,12亩池塘共产商品鱼4560kg,平均亩产38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纪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驯化养鲤高产池水质恶化、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效益。为了改变我省驯化养鲤的这些不良现状,2010年我们研制了用于驯化养鲤高产池的渔用生物复合肥,在肇东市涝洲镇顺鑫渔场进行了用肥与不用肥对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瑞林  曹艳 《黑龙江水产》2007,(3):23-24,31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6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水产站利用镇鱼种场一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5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3600kg,平均亩产36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池塘。池塘1口,面积1  相似文献   

16.
为摸索适合我区、我省池塘养鱼精养高产技术措施,在省畜牧水产局淡水处的指导下,一九八七年,我们进行了亩净产吨鱼的示范试验。本试验参加我省池塘养鱼大面积精养高产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创我区养鱼单产最高记录,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鱼一般都在大水面进行,在池塘搞网箱很多同行认为意义不大。而我们通过两年的试验,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大水面网箱多由聚乙稀网片制成,我们是采用硬塑料网等新材料,做出了适合鱼池使用的新型硬塑料鱼箱。2001年首次用于驯化养鲤,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大庆井下作业一分公司渔场近六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克服了大庆地区年积温低、放养量少、饲料水平低、水质及池塘标准差等不利因素,采用新技术全价颗粒饲料驯化养鲤,使全场盐碱池塘平均单产达到250kg左右,高产池塘实现单产600kg左右,亩经济效益达500~1000元,基本实现了生产流通一体化的要求。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 一、改革放养模式,合理投放优质大规格良种 通过几年来生产证明,要想提高单产和商品鱼规格及养鱼经济效益,驯化池塘必须投放大规格鱼种,品质优良、密度合理,比例以80:20为宜。具体要求鲤鱼规格应在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养鲤发展概况 一种新的养殖技术使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呈现了新格局。1987年通过三北地区养鱼技术协作,我省从北京引进了池塘主养鲤鱼新技术?当年全省实施669亩.平均亩产653.9公斤,亩利润1100元。从中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鱼场84.8亩鱼种池,平均亩产达1158公斤.其中901池5.2亩单产1377公斤,亩利润396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