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叶调理剂喷叶及灌根+喷叶组合处理的上述指标较  相似文献   

2.
按照上部叶5~7片一次性集中熟采和传统分批采收的处理设计烤烟上部叶采收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5~7片一次性集中熟采方式与传统分批采收方式比较,烟叶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田间鲜烟采收成熟度提高1成左右;烤后原烟成熟度提高,结构较疏松,身份较适中,色度较强,色泽较好,弹性较好,等级质量提高,烟叶香吃味较醇和,青、杂面减少,青杂味减轻;上部叶平均单叶重不减反增0.32 g,上等烟比例提高33.4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下降3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增施不同促根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皖南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常施肥为对照(CK),比较了正常施肥基础上增施黄腐酸钾(TPFA)、γ-聚谷氨酸(TPGA)、熟芝麻(TCSS)、松土促根剂(TRLA)和豆浆灌根(TSRI)条件下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差异。【结果】在正常施肥基础上增施5种促根剂,可以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而且TPFA和TPGA处理的烟株生长发育较快,叶片大,移栽后95 d全株干物质量较CK分别增加了39.00%和61.22%;TPGA和TSRI处理可有效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其中TSRI处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较CK分别增加8.85%和12.53%;TPFA、TPGA、TRLA和TSRI处理可改善烤烟上部叶颜色、提高单叶质量,增强叶片拉力和粘附力,显著提高中部叶的钾含量,增加上部叶香气质和香气量。【结论】皖南烟区,在正常施肥基础上增施γ-聚谷氨酸和豆浆灌根均可有效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钾含量和香气量,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施用烟叶调理剂对烤烟增香提质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了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与灌根+喷叶组合2种施用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烟叶调理剂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烟叶调理剂喷叶及灌根+喷叶组合处理的上述指标较不施用调理剂处理分别提高3.71%、2.86%、6.82%、2.22%、5.89%、2.04%,3.07%、5.21%、5.17%、2.33%、3.02%、1.34%,但对初烤烟叶叶面积与叶厚度无明显影响。增施烟叶调理剂使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烟叶调理剂喷叶2次处理效果更优。增施烟叶调理剂可以明显提高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芸香苷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增施烟叶调理剂对烟叶质量提升明显,其中喷叶2次施用效果优于灌根+喷叶组合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7-29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 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 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 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烤烟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缩小部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831份烤烟烟叶样品的单叶重、外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烤烟烟叶单叶重稍偏高。叶位1最轻为7.99g,叶位16最重为13.54g。(2) 从各叶位的分级结果来看,中部叶从第5叶位开始出现,直至叶位15仍产生中部叶,叶位9~11全部为中部叶组。说明叶位5~8是下部叶到中部叶的过渡;叶位12~15叶位是中部到上部的过渡。(3)叶位5开始出现上等烟,叶位7~12中上等烟比例变动不大,大都在80%左右,叶位13~18中上等烟比例逐渐减少,叶位19开始,未出现上等烟  相似文献   

7.
为找出单叶重较适宜、等级质量较好的优质适产烟叶在烟株上的叶位分布、部位分布及适宜的单叶重区间,通过对不同叶位烟叶烤后单叶重进行测定,同时对其烤后等级分布及等级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升高,单叶重逐渐增加,至14叶位时单叶重达最大值,从叶位15开始单叶重下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也随叶位的升高而逐渐提升,着生位置处于烟株中及中偏上部位的叶位8~14的烟叶,其烤后烟叶等级质量100%为上等烟。因此,在产量贡献方面,中上部烟叶的单叶重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对667m2产量的贡献度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在等级质量贡献方面,中上部烟叶烤后等级质量明显高于下部烟叶,对667m2产值的贡献度也明显高于下部烟叶;综合来看,优质适产的烟叶叶位为8~14叶位,优质烟叶叶位的平均单叶重在12.63~19g。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江西烟叶工业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适用下部烟叶摘除法对江西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经济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1 d摘除下部叶,第10叶位(中部叶)和第16叶位(上部叶)烟叶的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其他摘叶时间。同一摘叶时间下,摘除5片下部叶时烟株叶片单叶重、上等烟比例均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上部叶比例增加1.8%~3.2%。随着摘除下部叶时间推迟,上部叶比例降低,而中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增加。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时,C3F和B2F等级烟叶的评吸质量最好。综合烤烟生长及产质量性状,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适宜作为生产中优化烟叶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和留杈烟方式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设置施氮量为:150 kg·hm-2(常规施氮)和127.5 kg·hm-2(减少施氮)、留杈方式为14片·株-1(对照不留权烟),16片·株-1(顶部留2片杈烟),两因素两水平共4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留杈烟方式两因素对烤烟烟叶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规施氮留杈烟,烤烟上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增加,总糖、淀粉含量升高,烟碱、总氮、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降低,感官质量提升;中下部叶位烟叶叶长、单叶重、总糖含量、感官质量降低。(2)减少施氮留杈烟,烟叶叶长、单叶重降低,总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升高,烟叶感官质量降低。(3)常规施氮不留杈烟,烟叶产值最高;(4)减少施氮不留杈烟,烟叶均价和感官质量最高。试验中留杈烟烟叶产量增加,烟叶产值和均价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留2片杈烟方式虽然能增加产量,但不能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烟叶品质,因此在烤烟出现轻度早花现象的时候,无须敦促烟农预留留杈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料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2(增施芝麻)烟株上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025.76μg/g)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中部叶新植二烯含量(1322.02μg/g)最高,且中、上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也最高;处理T5(豆浆灌根)各部位烟叶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总量均最高,且上部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也最高(24.76μg/g);在感官质量评吸方面,以T5(豆浆灌根)各部位总得分最高,具体表现在香气量较足,香气质较纯净,杂气较轻。综合各种致香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来看,处理T5(豆浆灌根)更能显著提高中上部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其次为芝麻处理,豆糁和小磨油处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1.
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病原菌不同致病变种,为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收集国内外5种农药,分别对基进行防治试验。平皿抑菌试验结果,40%多丰农和90%乙霜青对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病原菌产生抑菌作用,抑菌环宽度分别10mm和3mm。3a室内盆栽测定结果,多丰农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平均药效分别为66.19%和66.29%;乙霜青防治细条病效果为57.72-63.85%,高一吉青双防效(41.14-54.34  相似文献   

12.
小白菜不同叶期及不同叶位硫苷的质量摩尔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为研究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不同叶期、不同叶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以小白菜品种‘黑油冬’‘Heiyoudong’为试材,利用固相萃取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四叶期、八叶期、十二叶期及八叶期不同叶位的硫苷质量摩尔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白菜八叶期的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四叶期和十二叶期,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随叶期升高呈下降趋势,吲哚族、芳香族硫苷变化趋势与总硫苷变化趋势一致;小白菜八叶期内叶位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于外叶位,菜心部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高,为4.35 μmol·g-1,其中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2.55 μmol·g-1,吲哚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1.60 μmol·g-1,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相对较低;此外,叶位Y7吲哚族硫苷占比最高,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6.7%,其他叶位则以脂肪族硫苷为主,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9.0%~79.0%。在所有叶位中,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占比低于7.1%。  相似文献   

13.
冬大麦叶龄与单株叶面积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6年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了发育特性明显差异的4个冬大麦品种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大麦出叶、叶龄和单株叶面积的系统观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构建了大麦叶龄和单株叶面积动态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播期大麦叶热间距观测值与模拟值绝对误差为0.2~9.9℃d,根均方差(RMSE)为3.8~5.4℃d;叶龄预测绝对误差为0~1.9,RMSE为0.6~0.7;最终叶片数预测绝对误差为0.2~2.0,RMSE为0.7~1.0。不同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观测值与模拟值绝对误差为0.72~9.09 cm2,RMSE为1.20~3.53 cm2。  相似文献   

14.
长宽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在分析作物的叶面积和叶长宽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4种作物利用长宽法计算叶面积的修正系数,并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叶面积计算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734 8、0.774 6、0.729 6和0.731 1,与通常采用的0.75相比,玉米的修正系数有所减小,而水稻的修正系数有所增加;玉米和水稻狭长形叶片的修正系数比较大,大豆和甘薯圆形叶片修正系数较小;对于狭长形叶片,长宽比较大的水稻的修正系数大于长宽比较小的玉米的修正系数,圆形的大豆叶片和甘薯叶片的修正系数比较接近;采用长宽法计算的结果与叶面积仪测定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对狭长形叶片的计算结果优于圆形叶片。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这两种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干枯,影响灌浆成熟,千粒重下降,从而导致减产,一般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因此搞好大、小叶斑病的预测与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四交群体的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耐密紧凑株型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衡量株型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选用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差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PH6WC、87-1和自330构建1个四交(郑58/豫87-1//PH6WC/自330)组合,以228个四交F1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1张含225个SSR位点,全长1 387.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6.19cM。基于四交群体应用区间作图法检测4个环境下的QTL,共检测到13个叶夹角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3、4、5、7和10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1%~20.0%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5个叶向值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4、5、7、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4%~20.1%的表型变异。其中qLA-E2-2和qLA-E4-2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692-umc2297(bin 5.03),分别解释16.6%和13.2%的表型变异;qLO-E1-1、qLO-E3-2和qLA-E4-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568-bnlg1953(bin1.02),分别解释10.1%、19.9%和12.3%的表型变异;qLO-E2-1和qLO-E3-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phi056-phi427913(bin 1.01),分别解释13.8%和10.0%的表型变异。这些多个环境共同检测到的QTL将为玉米耐密理想株型育种中叶夹角叶向值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加速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甜瓜叶片生长动态与叶面积变化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甜瓜幼苗期叶片生长,叶面积增加和整枝后叶面积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表明,幼苗期叶片生长、叶数增加及叶面积的增长非常缓慢,5~6片真叶后生长加快,不同整枝方式对植株叶片的增加,花期时间和叶面积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4个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聊城市玉米小斑病比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早且重,发生弯孢霉叶斑病的叶片常从中下部开始,而发生小斑病的叶片基本上是从下部1~3片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抗病品种从病害始发期至生育后期流行曲线平缓,感病品种的病情发展快,流行曲线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甜瓜不同品种叶表皮特性与光合速率的观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4个甜瓜品种进行叶表皮显微观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显示,甜瓜不同品种间叶表皮气孔、表皮毛数量、叶绿素含量有很大差别。其中气孔平均数量变化范围在519~805个/mm2、表皮毛数量在28.2~62.1个/mm2、统计分析达到极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在22.0~39.8 靏/cm2之间;光补偿点品种间变化差异不显著,自然光照条件下3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但“皇后”的光合速率显著的低于其它3个品种。进一步对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测定结果分析认为皇后光合速率低是由于低的气孔导度引起;比较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正常绿叶品种中二者变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叶片营养的光谱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营养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了遥感参量与叶片营养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00~1 250 nm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与SPAD、CHL呈显著负相关;在720~1 000 nm和1 450~1 500 nm波段,叶片光谱透射率与LWC间呈显著正相关;在400 ~ 650 nm波段,叶片光谱吸收率与CHL、SPAD和CAR呈显著正相关;分别构建了以NDVI、NDWI、GreenNDVI和NRI为自变量、叶片营养为因变量的光谱诊断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性较好,尤其利用NDWI(860,1 240)诊断LWC具有相对最大R2、最小RMSE和最小RE,表明此模型预测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