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碧螺春传统加工工艺 碧螺春传统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加工以手工制作为主,“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对制茶者个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产品品质较难统一。  相似文献   

2.
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本文阐述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优势,分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山碧螺春茶是中国10大名茶之一,为全国第28种、江苏省第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本研究探讨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对策,并建议:(1)向农业部登记相应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洞庭山碧螺春茶”;(2)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各种农业文化遗产;(3)加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4.
江南名茶──碧螺春邢湘臣“人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茶百里醉”。“碧螺春”是我国绿茶中的佼佼者,素被奉为上乘佳品,碧螺春茶主要产于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之滨的东、西两山一带。此茶始种采撷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碧螺春”三字,各有来历。“碧”,形容其...  相似文献   

5.
碧螺春茶考     
谢燮清 《农业考古》2002,(4):300-302,316
碧螺春茶 ,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清代著名贡茶。清代学者龚自珍称 :“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清代词人李莼客盛赞此茶 :“谁摘碧天色 ?点入小龙团 ,太湖万倾云水 ,渲染几经年。……龙井洁 ,武夷润 ,山鲜。瓷瓯银碗同涤 ,三美一齐兼。”由于碧螺春和龙井一样 ,名声大 ,影响深 ,价格高 ,茶叶放开以后 ,纷纷仿制 ,现在全国各产茶省和重点产区 ,几乎都生产仿制碧螺春 ,而且许多仿制碧螺春都获什么金奖、银奖、特等奖、一等奖 ,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最近苏州又开了一个《碧螺春茶文化研讨会》宣传碧螺春茶文化起源于唐初 ,形成于唐宋…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建立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咖啡因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时间为60 min,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出11个共有色谱峰,不同等级茶叶共有峰相对峰面积明显不同,利用指纹图谱可区别不同等级的苏州洞庭碧螺春茶.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质量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谢燮清 《农业考古》2006,(2):104-104
我国已故盆景园艺家周瘦鹃先生品尝了碧螺春茶后说:“我很爱此茶,每年入夏以后总得尝新一下。沸水一泡,就有白色的茸毛浮起,叶多卷曲,作嫩碧色,上口时清香扑鼻,回味也十分隽永,如爵橄榄。”清代学者龚自珍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碧螺春茶艺充分展示了该茶的色、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十大名茶"中,碧螺春(旧名"碧萝春")雄踞榜眼.其实,远在唐代,太湖洞庭山就有了茶茗芳踪.据考证,东山碧螺峰岁月久远的野茶,唐宋入贡、名动江南的西山水月茶(亦称"小青茶")便是碧螺春的前身.  相似文献   

9.
洞庭碧螺春茶有机种植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洞庭碧螺春茶有机种植的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碧螺春茶树品种的选择、花果套种、有机质肥料施用、病虫草害防治以及综合管理的角度,提出洞庭碧螺春有机种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6,(7):11-12
位于太湖之滨的苏州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这里光照柔和、雨量充沛,茶树长年受太湖雾气滋润,饱吸四季花果之香。一千多年的湖岛环境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洞庭碧螺春特殊的种质优势。根据研究报告,洞庭碧螺春茶所含的氨基酸、儿茶素等绿茶品质理化指标都很高,因而制成的茶香浓醇厚、回味生津。但是近年来,由于不注重对野生碧螺春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造成了野生碧螺春茶树种质资源的破坏,不利于推动野生茶树种植资源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对野生碧螺春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天气条件对洞庭碧螺春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初的连续阴雨雪低温冰冻天气对碧螺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期温度偏低,茶芽萌动晚,采摘期比往年推迟近半个月。3月中旬后的天气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生长,使碧螺春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好于往年。高档茶上市量没有减少,高、中档的价格比上一年高10%-15%。  相似文献   

12.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2,(4):299-300
“入山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百里鲜。”这是形容名茶碧螺春的诗句。碧螺春是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峰的名茶。这名是康熙南巡至苏州时所命 ,至今已整整 30 0年了。这个出典 ,许多谈茶的书及文章凡讲到“碧螺春”茶 ,都称典出《清嘉录》。其实不然 ,最先记述此事的是比《清嘉录》早 70多年的《柳南续笔》 ,其文云 :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 ,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 ,以供日用 ,历数十年如是 ,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 ,按候以采 ,而其叶较多 ,筐不胜贮 ,因置怀间 ,茶得热气 ,异香忽发 ,采茶者争呼“吓杀人香”。“吓杀人”者 ,吴中方言也…  相似文献   

13.
洞庭山碧螺春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山碧螺春茶种植历史悠久,闻名全国。为促进洞庭山碧螺春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理念,拓宽思路,抓住关键,狠抓落实"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提出了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模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发展对策,同时也总结出实施过程中具体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强化服务、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4.
茶叶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而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名优制茶机,可大大提高制茶效益,是茶农致富的好帮手。那么,怎样选购茶叶机械呢?1.根据所生产的名优茶种类选择。目前我国名优茶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从茶叶外形看不外三种,即条形、扁形、卷曲形。其中,机制名优茶属于条形的有各种毛峰和尖茶等,属于扁形的有龙井、大方、瓜片等,属于卷曲形的有碧螺春和黄山银钩等。国内众多的名优制茶机厂都生产有加工这些茶类的名优机械,茶农可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市场上什么种类的名优茶畅销,需要加工什么品种的名优茶,就选用相应的名优茶机。2.根据名优茶…  相似文献   

15.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苏州太湖之东西洞庭山为碧螺春原产地[1].名茶的基础是良种,因此加强原产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十分重要[2].虽然有关茶树的组织培养曾有报道[3],但碧螺春茶树的组织培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从碧螺春原产地选出的早芽茶的腋芽为外植体,对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试管苗的增殖和生根等各个阶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碧螺春茶树优质种苗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鲜。”这是形容名茶碧螺春的诗句。碧螺春是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峰的名茶。这名是康熙南巡至苏州时所命,至今已整整300年了。这个出典,许多谈茶的书及文章凡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信阳毛尖半成品(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排把)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干燥方式烘干,再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感官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提香机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信阳毛尖锅炒干、电烘笼烘干。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100%)茶样,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较高;碧螺春烘干机烘干(风量50%)茶样,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含量较高;提香机烘干与锅炒干相比,前者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后者叶绿素、儿茶素含量较高,其它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烘笼烘干茶样与其它几种干燥方式相比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均偏低。  相似文献   

18.
茶中尤物──碧螺春江苏省丰县文化馆侯杰碧螺春,有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名茶珍品。碧螺春的得名,有着一段传说故事。一千三百多年前。相传洞度山碧螺峰石壁上,经日精月露的滋润,渐渐长出数株野山茶,远远近近的...  相似文献   

19.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通过现场取样比较分析各茶果间作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为洞庭碧螺春茶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火焰广度法和原子吸收法对洞庭山碧螺春茶区5种茶果间作类型茶园进行了土壤养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洞庭山茶区土壤p H值偏酸性,平均为4.44;养分状况优良,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17 g·kg-1,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24.67,160.46和181.53 mg·kg-1,超过Ⅰ级茶园肥力标准,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土壤养分要求;茶果间作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土壤p H值因间作果树类型而异,多数茶果间作使土壤酸度增加;其他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分布因茶果间作类型不同有差异,但不同元素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状况配套不同的茶果间作类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永平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着力培育生态茶、中药材、水果和蔬菜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生态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县人民政府与永平县博南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高山生态茶产业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成立生态茶叶协会1个、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建成茶叶加工企业2个(其中州级龙头企业1个),碧螺春茶、佛园香茶、龙岗翠羽茶被国家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