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蔬菜》2007,(3):29-31
一、草莓品种介绍达斯莱克特:休眠期短、早熟性好,抗病性强。果形为长圆锥,一级序果平均重30g,最大果重80g,果个大,丰产性强,一般株产量250g,每666.7m^2产量可达2000~3000kg,果面为深红色,有光亮,果肉全红,质地较硬,耐贮运强。香味浓郁,风味极佳,具备鲜食和加工高档食品的优越特性。  相似文献   

2.
草莓新品种章姬的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荣  钟霈霖  王天文 《种子》2003,(3):90-91
系统地介绍章姬草莓的品种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章姬草莓休眠浅,为早熟品种,花芽分化早,容易栽培,适应于大棚促成栽培。8月下旬定植,11月中旬可采摘果实,每667m^2产量可达1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有着冷凉气候条件和肥沃的黑土地,为大力开发草莓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草莓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和新鲜可口的品味及加工增值优势,已逐渐成为具有我省气候特点的特色作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黑龙江省园艺示范场跟踪引进、试验和筛选优良草莓新品种,进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我省草莓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我省主要推广的草莓优良品种有哈尼、鬼奴甘、吐得拉、弗杰利亚、美香莎等,这些品种在我省表现的共同特点是抗逆性较强、果个大、产量高并且果实硬度及耐贮运性好,已逐步成为目前我省草莓生产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周维群 《耕作与栽培》2005,(6):55-55,18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市中心的钟山区,境内平均海拔1811.7m,年均温12.3℃,非常适宜草莓生长。钟山区凤凰办事处双龙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草莓生产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每年4~5月份,草莓成熟的季节,市民们不仅能在市场上购买草莓尝鲜,还可驱车前往体验亲手采摘草莓的乐趣,形成了一大田园景观,并带动了周边德坞、滥坝等乡镇的草莓业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但是,由于种山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偏低,1月份均温仅2.8℃,露地草莓上市时间多集中于4~5月份,大、中棚半促成栽培最早采收期也只能提前到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草莓生产概况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日本菊花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是日本的国花,育种历史悠久。目前日本菊花栽培品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世界菊花的研究、栽培和贸易中心。日本切花菊年产值200亿日元,占全部切花的40%。日本菊花育种始于1923年,当时以美国花朵硕大的菊花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育成了花茎短、节间紧凑、叶斜上的日本特有切花菊品系。在气候较冷的长野县,通常11月开放的秋菊易受霜害,所以早熟品种菊的培育就成为首要解决的课题。经过反复杂  相似文献   

7.
胚抢救是果树早熟类型品种的选育以及近年来对无核类果树品种选育所采取的有效手段与成功方法之一。1933年Tukey成功的培养了甜樱桃的幼胚成为胚培养在果树应用上的里程碑,自1987年至今,Ramming利用胚挽救技术已成功的培育出了早熟桃与无核葡萄。本文对胚抢救在果树育种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北海道小麦育种事业的背景,小麦品种的演变,小麦主要育种成果及特征特性和今后的育种方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日本北海道小麦育种的状况及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宗静  马欣  王琼  王俊英 《作物杂志》2012,28(3):16-19
本文针对京郊草莓种植面积、栽培模式、主栽品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京郊草莓面积和技术稳步提高,日光温室土培模式占主导地位,主栽品种为日系品种红颜和章姬,种苗繁育以露地繁苗为主。同时查找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京郊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对策,包括建立优良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优质种苗繁育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发展景观栽培等。  相似文献   

10.
郭大维  陈泽辉 《种子》1995,(4):49-51
随着我国与越南关系的正常化,两国经济贸易不断加强,我国杂交水稻已出口越南并逐步占领其市场。然而我国杂交玉米要实现零的突破进入越南市场,则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价格上的优势,加上越方也希望在这方面同我国合作。为此,现根据出国访问考察交流有关越南玉米育种、新技术推广及生产发展的概况,粗写成文,同时一并把热带种植玉米杂交种提供越方进行试验试种。  相似文献   

11.
丰香草莓是日本育成,1985年引进我国的日本草莓品种,目前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广,但产量和总体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①无病毒苗繁殖体系建立不完善,农民自繁自育,反复留种,致使种苗退化,病害滋生蔓延,抗性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蔬菜育种及良种产业化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蔬菜作物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发展蔬菜产业,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蔬菜的品种改良及良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龙杂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用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品种选育滞后于生产需要,因而制约了国营农场和种地大户的高梁生产.为此,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早熟、高产、耐密、抗病、抗倒的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满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轮作倒茬的需要.龙杂7号是以龙149A为母本、外4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原试验代号为龙607,200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麦供求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总量上看 ,供求平衡 ,略有节余。从结构上看 ,低劣质小麦库存较多 ,积压严重 ,而优质专用小麦供不应求 ,总量不足。为满足社会需要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势在必行。下面就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及生产对策谈几点见解。1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标1.1 优质与高产并重。小麦优质与高产是一对矛盾 ,优质小麦发展不能以牺牲产量作代价 ,应以丰产为前提 ,以综合抗性为基础 ,以品质改良为重点 ,做到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优质与高产同步发展 ,否则优质专用小麦就失去了应用前…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玉米育种科学 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迅速,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同期的发达国家。1996年我国玉米总产和单产均已超过小麦而跃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同年玉米增产总额在粮食增产总额中占40.8%,高于水稻的26%和小麦的22%,说明玉米在我国粮食生...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园艺的发展历史与其政治经济密切相关,20世纪以前多是以纯农业果蔬品种的传统农家个人选育为主,也有少数园艺爱好者的个体园艺品种选育。日本大规模的园艺研究始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西方科学技术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现代园艺技术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原浚县种子公司)玉米研究所成立以来,在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育成了丰黎98、丰黎2008、丰黎99、丰黎8号等玉米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河南省、北京市和湖南省审定,对促进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量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我们通过引进和改良品种资源,针对目前生产需要,选育了一批优良杂交组合,通过参加河北、山西等省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中有3个(品种)组合顺利通过了2008年在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审定,这3个品种是:丰黎9号、丰黎58、丰黎66。  相似文献   

18.
我区玉米种子产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华  李吉刚  闫治斌 《种子》2000,(5):35-37
本文根据自然条件分析了本区玉米生产优势和限制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及本区玉米种子产业现状透彻的分析,提出了本区玉米种子产业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重点是重视信息研究,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倡导企科结合、产销联合。加快以品种为核心的品牌创立,加强市场渗透,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草莓新品种"红颊"的生产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贵阳市、安顺市、麻江县3个试验点的试验,将红颊与鬼怒甘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上市期、产量、品质。结果表明:红颊在贵州省海拔700~1300m的地区均适宜大棚栽培,其产量与鬼怒甘相当,采收期提前20天左右,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鬼怒甘,适宜在我省作促成栽培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小麦栽培发展历史及育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在黑龙江省栽培历史悠久,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品质提出新的要求,致使目前小麦生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势下,小麦育种者加强品质观念,改良小麦品质,确定当前育种的主攻方向,对黑龙江省小麦生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