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薯膳食纤维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提出甘薯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疗效食品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挤压膨化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min条件下处理甘薯渣,物料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64%,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甘薯渣膳食纤维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一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 ml/g,糖化酶4.0 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 40 min,pH值5.O;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l%,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 ml/g和910%.  相似文献   

4.
甘薯渣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将甘薯渣粉和小麦粉混合制作面条,开发新型高膳食纤维功能性面条.以面条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甘薯渣混合粉制作面条工艺,并对混合粉面条进行品质分析.结果 表明:甘薯渣混合粉面条制作最佳工艺为甘薯渣添加量8.77%、甘薯渣粒度0.125 mm、谷朊粉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苹果主产国之一,其中甘肃富产苹果,在2014年产量高达560万t,苹果榨汁后剩余的苹果渣富含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通过对其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将为苹果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果皮渣是水果加工后残余的最高比例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人体消化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等功能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水果皮渣中膳食纤维提取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膳食纤维的分类及功能性作用、水果皮渣膳食纤维的6种提取方法、在食品领域应用及展望等,旨在为水果皮渣膳食纤维附加值和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薯粉渣的加工利用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利用甘薯制取淀粉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甘薯提取淀粉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副产品——甘薯粉渣的产生。甘薯粉渣是饲养业的好饲料,但是由于量大一时又很难利用,一般就通过晾晒风干来贮存。但是粉渣含水量大,如不及时晾晒,堆积过久则会引起酸败霉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以干甘薯渣通过粉碎、加水、微波处理后,经纤维素酶转化,利用混合菌发酵生产乙醇的新工艺.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纤维素酶用量35 IU/g底物,热带假丝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1:1酵母菌接种量0.75%.在该条件下乙醇产率达到24.5%(重量)以上,与传统工艺相比,产率提高20%以上,降低能耗15%,有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河 《农技服务》2002,(11):26-26
<正> 我地区具有丰富的稻草和甘薯资源,当地农民有利用甘薯经生物发酵法生产粉丝的习惯。然而生产粉丝后的薯渣,除少部分喂养牲畜外,大部分被白白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进行了稻草和薯渣混合栽培猴头菇的试验。现介绍如下,供借  相似文献   

10.
采用9种甘薯渣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籽壳或玉米芯为主的配方中添加甘薯渣栽培金针菇产量低,但发菌速度快,现蕾早、出菇快,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11.
红薯渣主要是淀粉厂和红薯粉厂将淀粉提出后的残渣,我国的红薯渣除了极少部分用于动物饲喂外,几乎全部被废弃,对周边及临近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通过对红薯渣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红薯渣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少量未完全提取的淀粉。合理处理的红薯渣是优质的饲料资源,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甘薯和土壤中灭线磷的残留检测提供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提取液用石油醚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含活性炭)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结果]灭线磷的最小检测量为1×10^-12g,最低检测浓度为0.2 μg/kg。添加浓度在0.01~1.0mg/kg时,甘薯植株中灭线磷的添加回收率为88.3%~91.1%,变异系数为4.5%~9.3%;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2%~88.3%,变异系数为7.0%~7.5%;甘薯块茎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5%~88.0%,变异系数为4.8%~7.1%。[结论]该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和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靳艳玲  赵海  曾凡逵 《农学学报》2021,11(11):98-103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甘薯生产国,目前甘薯主要加工利用方式为生产淀粉及淀粉制品,但加工过程中伴随淀粉同时产生大量副产物——甘薯渣,因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导致了农村面源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甘薯淀粉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甘薯渣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本文以其基本成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针对甘薯渣中淀粉、纤维、...  相似文献   

14.
鼠李糖乳杆菌利用甘薯废渣发酵产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甘薯淀粉加工废渣生产乳酸的工艺条件,为薯渣的治理和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使用元素分析仪对甘薯淀粉废渣中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在以菌体OD值法确定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对数期内分别取不同时间点设置4组乳酸发酵试验,以该菌利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产乳酸的发酵效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该菌的乳酸发酵最适种龄。在此基础上,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对甘薯废渣直接进行固体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碳酸钙添加量,以及外加氮源对乳酸发酵效率的影响;此外,考察外加氮源对发酵结束后薯渣固体发酵醪中的生物量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到影响薯渣发酵产乳酸因素的最优组合。【结果】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甘薯淀粉废渣是一种高C、H含量的生物质,其干渣中C、H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分别达40.34%、6.16%,而N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仅为0.32%,虽C元素含量丰富,但N元素相对匮乏,需要外加氮源方可进一步促进其生长代谢。通过菌体OD值法确定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显示,菌体接入2 h后OD值迅速增长,菌体生长进入对数期。8 h后OD值基本不变,菌体进入稳定期。确定了种子的对数生长期在2-8 h。在该时间区间内以4 h龄种子的乳酸发酵效率最高,达92.39%,对应残糖浓度最低,为0.59 g·L-1,确定4 h是鼠李糖乳杆菌乳酸发酵的最适种龄。薯渣固体发酵中分批单因素试验结果依次为:接种量在10%时发酵效率达最高,为83.87%;发酵温度在37℃时发酵效率最高,达85.55%;CaCO3添加量在5%时发酵效率达最大值,为90.24%;4种无机氮源中尿素组发酵效率达91.01%;尿素在0.8%添加量下发酵效率最大值为94.13%,同时发酵醪中活菌数达4.32×108 cfu/g。依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CaCO3适宜添加量为5%,与中和发酵体系中初始糖(10%)产生的乳酸所需的理论添加值相符,故以5%作为其固定添加量,不再列入正交试验的考察范围。此外,加入了纤维素酶作为考察因素,确定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开展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最终确立了最适薯渣发酵条件:接种量10%、尿素添加量0.8%、纤维素酶含量0.4%、发酵温度35℃、碳酸钙添加量5%,在该条件下发酵效率可达(96.55±0.866)%,发酵醪中活菌数达3.04×108 cfu/g。【结论】建立了低成本、简工艺、高效率的甘薯废渣发酵生产乳酸工艺。该工艺不仅适于工业化生产乳酸,同时易于被广大甘薯淀粉加工农户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甘薯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简要介绍了甘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并综述了目前国内甘薯的开发利用、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6.
甘薯生产现状及其资源综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一种产量高、风味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介绍了甘薯的生产现状,营养价值,及其食品工业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质量管理,充分利用甘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商品化β-葡聚糖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共同水解甘薯淀粉加工废渣(简称甘薯渣)制备复合寡糖的最佳条件,并利用复合寡糖诱导大豆生成大豆抗毒素,为复合寡糖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商品化β-葡聚糖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水解甘薯渣,以温度、pH、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为条件开展单因素试验,利用TLC和HPLC对酶解产物进行测定,分别以纤维二糖得率、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总得率为指标得到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再通过复合酶共同水解甘薯渣制备复合寡糖,并对纤维寡糖、果胶寡糖以及复合寡糖这3种寡糖产物进行诱导大豆抗毒素活性评价。【结果】纤维寡糖制备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40℃、pH3.5、底物浓度1%、β-葡聚糖酶添加量6.9×103 U•g-1甘薯渣膳食纤维、反应时间7 h时酶解效果最好,寡糖产物以纤维二糖为主,纤维二糖得率为100.6 mg•g-1(纤维二糖质量/甘薯渣膳食纤维质量),纤维二糖转化率为22.37%(纤维二糖质量/甘薯渣膳食纤维中纤维素质量)。果胶寡糖制备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40℃、pH2.5、底物浓度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添加量1.42×104 U•g-1甘薯渣膳食纤维、反应时间4 h时酶解效果最好,寡糖产物以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为主,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总得率为17.43 mg•g-1(果胶二糖与果胶三糖的总质量/甘薯渣膳食纤维质量),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总转化率为29.9%(果胶二糖与果胶三糖的总质量/甘薯渣膳食纤维中果胶质量)。根据上述单因素试验结果优化复合寡糖制备条件,在温度40℃、pH2.5、底物浓度1%、β-葡聚糖酶添加量6.9×103 U•g-1甘薯渣膳食纤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添加量1.42×104 U•g-1甘薯渣膳食纤维、反应7 h时,复合寡糖产物中以纤维二糖、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为主,纤维二糖得率为136.97 mg•g-1,纤维二糖转化率为33.57%;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的总得率为25.96 mg•g-1,果胶二糖和果胶三糖总转化率为44.53%,与单一寡糖制备结果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利用甘薯复合寡糖作为外源诱导剂诱导大豆生成大豆抗毒素,当复合寡糖浓度为1%,大豆在无菌水中浸泡5 h,诱导温度25℃、湿度50%、黑暗中培养4 d时,大豆抗毒素生成量达到最高,为1.21 mg•g-1干豆重。而在相同条件下纤维寡糖和果胶寡糖诱导得到的大豆抗毒素生成量分别为0.80和0.46 mg•g-1干豆重。结果表明,甘薯复合寡糖对大豆抗毒素的诱导效果优于单一寡糖。【结论】甘薯渣成本低廉,可作为制备复合寡糖的优良原料,试验得到制备复合寡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其制备的复合寡糖对大豆抗毒素的生成与积累具有极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甘薯施肥与栽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三元复合肥倒插的甘薯产量最高。无论正插或倒插,施用“大兴牌”三元复合肥的甘薯产量都显著地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法,而甘薯倒插与正插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甘薯施用“大兴牌”三元复合肥,苗架长势好,分技多,块根膨大快,增强了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甘薯粉渣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再利用途径.[方法]在4个加工地点以甘薯品种“商薯19”的鲜薯块提取淀粉后的粉渣为材料,测定了主要营养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试验得出,甘薯粉渣中(以湿重计)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 g/kg,脂肪0.255%,蛋白质0.497 3%,锌11.18 mg/kg,铁1 219.00 mg/kg,硒0.032 3 mg/kg,钙6 460.00 mg/kg,均未检测出维生素A、维生素C和氯原酸.根据粉渣内残留淀粉量较多、且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提出了以此生产食用酒精和膳食纤维保健食品的再利用方案.[结论]研究可为甘薯粉渣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