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它的强遗传部位在花果穗中下部,选这一部位种子作种比用顶部种子选手作种增产35.40%。 高粱果穗上部子粒结实丰产性状有较强的遗传优势,选其全穗三分之一的上部种子作种比用中部子粒.全穗混合子粒作种分别增产6.70%和8.70%。  相似文献   

2.
采用4个糯玉米自交系,对其当代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物质积累进行调查研究,证明中部区域有明显优势。糯玉米自交系果穗不同部位的籽粒对后代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物质积累影响是不同的,中部籽粒后代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果穗不同部位的籽粒杂交后代,中部籽粒杂交后代比群体平均值增产22.85%。上述结果不仅对糯玉米全息区域优势作出证明,而且为糯玉米定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小麦、玉米产量,根据全息胚不同部位存在着遗传势差异,选择对某一特定性状遗传势强的部位作种,在后代的总体性状中该性状有突出表现的理论,用小麦、玉米作材料进行了定域选种试验。结果表明,果穗中部是产量性状强遗传势部位,选取果穗这一部位籽粒作种,比选用其它部位籽粒或整穗种子作种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方法。此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并且在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提高良种性能和花卉草木无病系繁殖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增产新技术。   玉米:是中部优势作物。其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所结的籽粒作种,比用顶部的籽粒作种增产 35 4%。   高粱:是顶部优势作物。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发育好,生活力强,对结实丰产性具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全穗 1/3的上部籽粒作种,比用中部籽粒作种增产 6 4%~ 10 8%,比用全…  相似文献   

5.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各种农作物,且在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提高良种种性及花卉草木无病系繁殖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玉米中部优势作物。按照生物全息律,其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些部位所...  相似文献   

6.
对于常规的优良品种,农家可以自己留种,但要选择隔离条件较好、管理到位、生长发育整齐一致的田块作为留种田块。鉴于不同部位的果实或种子遗传能力不同,为了防退化,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以下作物留种时,要选择强优势区域的果实或种子作种。早稻作为顶部遗传优势作物,早稻穗子上  相似文献   

7.
大豆全息定域选种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息定域选种法是以全息生物学的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农作物选种技术。本文以两个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对该方法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做一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其优势部位在植株的上、中部,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优势部位仅为中部。在优势部位留种,其后代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的物理特性及其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差别,研究了果穗不同部位种子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果穗中部和下部种子的百粒重、比重差异不大,但明显大于上部;下部种子容重最大,活力最强,中部次之;中下部种子发芽率高于上部;中部种子的幼苗株高、根数、初生根长、植株鲜重、植株干重、干鲜比、叶绿素含量、植株叶面积测量值均高于上部、下部;叶片相对电导率最低。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中选用玉米果穗中部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发挥优良播种材料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掖单号品种为例,论述了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需肥特点;个体与群体的矛盾规律;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关系;密植对土壤养分环境的压力,造成多因子、多梯度的养分限制因子;果穗尖端部位子粒对产量影响的增大及抗灾能力的相对减弱等特点,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硫肥施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玉米、水稻施硫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子粒的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提高 ;玉米施硫可提高植株体N、P等主要营养元素及叶绿素等的含量 ,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平均增产 8 4 %;不同硫肥品种对水稻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增产幅度为 5 6 %~ 8 9%,其增产效果依次为硫酸钾>Sulfer95>硫磺。  相似文献   

11.
玉米果穗矿质元素分布与子粒败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等离子体测试技术,比较测定了子粒败育前后在果穗上部及中部9种矿质元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子粒各矿质元素质量浓度在同一时期不同部位间及不同类型相同部位间差异并不显著;各矿质元素质量浓度在穗轴中表现出与子粒相同的趋势;在子粒中B、Ca、K、Mg、P和Zn的质量浓度较高,而在穗轴中Co、Fe和Mo的质量浓度较高。矿质元素质量浓度的差异并非子粒败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新方法。这种选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并且在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提高良种种性和花卉草木无病系繁殖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增产新技术。1. 玉米。中部优势作物  相似文献   

13.
1.站秆剥皮晒穗在玉米蜡熟中期子粒开始变硬时进行。将苞叶轻轻剥开,使子粒全部露出,让阳光直晒,此法可提前成熟6天以上,且增产5—10%,但应注意活棵成熟品种不宜剥皮。2.拔除空秆和病弱株3.削顶梢即将果穗上部的梢叶割去。此法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削得越早,减产越多,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当代子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粒重不同的2个纯合稳定普通玉米自交系和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及各自间正,反交4个杂交组合杂交当代的子粒灌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组合杂交当代的百粒重均高于母本自交系,超母本优势均为正值,平均及超父本优势依父,母本粒重的相对大小不同而异;(2)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均表现下部.〉中部〉上部,且授粉后20d差异较小,之后差异较大;(3)灌浆速率的高低和有效灌浆期 的长短时导致不同材料及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是以晋麦66号为母本、忻91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在2004~200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区域试验中,2年折合平均产量5 944.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9.1%;在2005~200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 239.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0%。苗期和成株期感条锈病和白粉病。子粒含粗蛋白(干基)16.41%,湿面筋32.80%,沉降值22.40 m l,千粒重45 g左右,容重786 g/L。适宜在山西中部和全国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品质。[方法]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郑单958、浚单18、豫单2001和豫单2002共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结果]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的品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4个杂交种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依次增高。其中,浚单18和豫单2001的粗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是中部最高,其次是上部,下部最低;郑单958和豫单2002的粗淀粉含量则高低依次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变化一致,上部(中部(下部;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结论]为今后推广高品质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子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时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一、发生原因1.品种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在2006—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区域试验中,2年折合平均产量5 908.9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1.9%;在2007—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 911.5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4.8%。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子粒含粗蛋白(干基)14.49%、湿面筋30.30%,沉降值19.00 ml,形成时间2.2 min,稳定时间1.2 min。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和全国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收获期玉米子粒含水量较高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遗传、栽培因素、果穗的农艺性状及气象因素探讨对玉米子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每穴种植株数对紫苏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穴多株栽植可降低紫苏主茎高度,基部和中部的主茎节位上移,分枝上移。2)1穴多株栽植扩大了穴距,有利于中下部分枝成花、成穗,可提高群体中下部子粒产量和品质。3)3个处理间紫苏子粒产量差异极显著。PX3处理的子粒产量最高,达2 366.8 kg/hm2;其次是PX5处理,子粒产量为1 475.85 kg/hm2,分别比PX1处理增产43.35%和1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