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紫贻贝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紫贻贝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紫贻贝消化系统由消化腺-肝胰遥和消化道-食道、胃(包括晶杆囊)、肠和直肠组成。消化腺为复管腺,腺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组成,无肌层。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纤毛细胞。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嗜碱性细胞富含蛋白质和RNA,消化细胞富含脂类和多种酶类: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消化道中酶的 相似文献
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6):409-414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及盲囊腺腔中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导管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壁、肠壁和消化盲囊中含有铁。 相似文献
3.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及盲囊腺腔中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导管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壁、肠壁和消化盲囊中含有铁。 相似文献
4.
5.
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Hilgendorf)消化管中的上皮细胞及消化腺进行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研究。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口咽腔、舌和食道黏膜表面为复层扁平细胞,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上皮细胞表面具微脊(微皱襞)。食道下段复层扁平细胞中夹有单层柱状细胞。胃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细胞,细胞表面具顶板。胃贲门和盲囊部有丰富胃腺,盲囊底部和幽门部无胃腺。肠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细胞,小肠段杯状细胞丰富,幽门盲囊上皮细胞结构同小肠。另外,还研究了肝脏、胰腺和胆囊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7.
细胞表面糖蛋白中糖的特性对于细胞的相互识别起重要作用,配子细胞表面糖配基的差异恰恰体现不同物种间受精作用的特异性,本研究分别选用可以特异性结合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的FITC标记凝集素,对紫贻贝配子细胞中对应的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糖在卵细胞边缘的标记特征不明显,仅半乳糖和葡萄糖在一些卵细胞边缘有区域性分布,但在细胞质区,这4种糖均有少量分布;半乳糖和岩藻糖在贻贝的精巢的精细胞和成熟精子区为较均匀的弱阳性标记,甘露糖仅在输精小管边缘有分布,葡萄糖的含量相对较多,但也只是在输精小管边缘以及成熟精子区有一定的标记。上述结果表明,紫贻贝配子细胞表面不同糖基的分布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配子间起到识别作用的糖蛋白组成和结构不同,决定了紫贻贝配子识别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9.
朱huan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Huan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0.
11.
12.
鱼类食性与消化系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南方大口鲶、黄鱼桑鱼、黄鳝、草鱼、鲫鱼、白鲢等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系统可测量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消化液的pH值,描述了肠粘膜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绍兴麻鸭消化管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5、10、30、50、70日龄及孵出期、成年期绍兴麻鸭的腺胃,十二指肠和直肠进行组织学观察与显微测量。结果是: 1.胃腺、肠腺的绝对生长高峰期在5—10日龄,绒毛的绝对生长高峰期十二指肠分别在10—30日龄和50—70日龄,它们的形态变化主要出现在孵出—10日龄。 2.阐述了绍鸭十二指肠的组织结构特点。 3.绍鸭直肠也具有纹状缘等结构,且其生长速度相似于十二指肠,故推测也有吸收功能。 4.腺胃,十二指肠和直肠重量的改变并不能完全代表该器官组织生长发育情况,说明定量组织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河川沙塘鳢消化系统的发育及仔,稚,幼鱼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对仔、稚、幼鱼的摄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仔鱼开口摄食期为孵化后的2-7天,第10天的仔鱼,卵黄方被完全吸收,属混合性营养类型,混合营养期为孵化后的2-9天。小型枝角类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仔、稚鱼期的主要饵料亦为枝角类,其次为桡足类;幼鱼则转为以小蚯蚓和摇蚊等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从仔鱼到幼鱼,摄食量逐渐增大。稚鱼昼夜摄食节律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对仔、稚、幼鱼的摄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仔鱼开口摄食期为孵化后的2-7天,第10天的仔鱼,卵黄方被完全吸收,属混合性营养类型,混合营养期为孵化后的2-9天。小型枝角类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仔、稚鱼期的主要饵料亦为枝角类,其次为桡足类;幼鱼则转为以小蚯蚓和摇蚊等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从仔鱼到幼鱼,摄食量逐渐增大。稚鱼昼夜摄食节律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6种有胃真骨鱼消化系统比较解剖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6种淡水有胃真骨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咽,喉齿,舌和鳃耙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对几种鱼胃的形态,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进行了描述;测量了食道长,胃长,胃直径,肠长,消化道长和腹腔长;并计算了有关比值。 相似文献
17.
周韵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一般认为,黄鳝的消化系统从咽到肛门为一直管,称为肠;中段有一结节,把肠分为前后二部。作者通过形态解剖及组织学观察,将黄鳝的消化道按上皮组织、管壁肌肉类别的不同及一定的腺体导管等,分为食道、胃、肠三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据头胸部的后半部分和腹部的大部分;中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和中肠腺小管细胞的游离端均有纹状缘,无角质膜。后肠很短,无纹状缘。消化道上皮细胞有无纹状缘是区分中肠与前、后肠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据头胸部的后半部分和腹部的大部分;中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和中肠腺小管细胞的游离端均有纹状缘,无角质膜。后肠很短,无纹状缘。消化道上皮细胞有无纹状缘是区分中肠与前、后肠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