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养殖技术对山东省海水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山东省1978-1999年间海水养殖面积、产量和单产统计资料,解析了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产量受养殖面积增加和养殖单产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近20斫来,山东省海水养殖单产提高幅度很小,对海水养殖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较低;(2)养殖面积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养殖面积的快速增长与养殖单产的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高,内涵性扩大再生产比例过低是过去20年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认为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是实现山东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作为我国贝类养殖大省,其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加重视,海水贝类养殖行业作为近岸污染源之一,如何在保证产值增长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海水贝类养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海水贝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养殖品种的产量、单产及产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海水贝类养殖产业特征为:①养殖规模过大、产量优势有余;②养殖效率过低、海域环境质量堪忧;③并非所有养殖品种产品优势充足、市场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水养殖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空间需求,基于1986—2015年海水养殖时间序列数据,从海水养殖产量、养殖面积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变化态势,并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法对中国养殖用海空间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和面积均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11. 2%和7. 0%,海水养殖产品未来在中国水产品供应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贝类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中占比最高,产量和养殖面积比例分别在72. 0%、65. 9%以上,但占海水养殖产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鱼类、虾蟹类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占海水养殖产量的比例均呈现增长态势;藻类养殖稳中有升,但增速较缓;其他(海参、海胆等海珍品类)无论是产量还是养殖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养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达15%。2020、2025、2030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需求分别为253. 904 4、267. 096 8、274. 698 3万hm~2,但养殖用海增长变缓,趋于饱和。受近海环境影响、其他行业用海挤占,近海养殖面积从数据上呈现缓慢增长,但需求压力以及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海水养殖空间仍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浅析海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在养殖面积、放养种类以及产量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使局部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已经开始制约渔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阐述了海水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海水养殖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水养殖业成为各省的重点发展产业.山东省拥有广大的海岸线,水质营养条件良好,科技力量雄厚,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对山东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述,并运用SWOT模型对山东省海水养殖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即注重质量安全、发展低碳养殖、完善区域规划和安全监管,从而使山东省海水养殖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内虾蟹类养殖概况,展望"十三五"时期及未来省内虾蟹类的发展。[方法]采用调查和搜集数据方法,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主要虾蟹养殖种类的产量、面积及经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掌握近年虾蟹类养殖规律和趋势。[结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量整体稳中有增,养殖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养殖积极性有提高,其中南美白对虾是山东省虾蟹类主导品种。海水虾蟹类养殖产量呈现增长趋势,而淡水产量浮动较大。分地区来看,虾类的主产区是滨州市,蟹类养殖分布广泛,但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对未来山东省虾蟹类养殖长期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测算水产养殖业潜在产能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论文基于传统农业产能测算方案,创新性提出了1个综合性的测算方案,按生产方式,分省、分区测算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综合性的测算方案切合实际,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案可在全国推广,运用到省、市、县的水产养殖产能测算工作中。开展大规模本底调查是下一步产能测算的重要工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测算为7300万吨。养殖面积下降已对水产养殖业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产能贡献巨大。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是未来扩大产能最具潜力地区。稳住养殖面积与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渔业产能的两个抓手,提高海水大水面养殖的单产水平对提高我国大水面养殖产能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把我国海水养殖生产推向了新的水平。随着池养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探索新的养殖方式,开拓新的养殖水域。山东省崂山县养虾专业户扬孝清等连续两年采用半堤半网设施养虾获得了亩产150公斤的高产。科技人员还正在试验全网式围养和网箱养虾设施。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海内网围、潮间带半堤半网、陆上池养的阶梯式海水养殖系统工程将获得广泛的应用。为了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对虾养殖为例,对各类设施使用或试验的情况做一介绍和分析。一、池养工程我国目前海水养虾基本都是池养。作为养虾最早,科技力量雄厚的山东省,近几年平均亩产落到了全国平均单产的后面。大家研究原因,认为主要是设施问题。山东省开始养虾时搞了一些“港养”式的大  相似文献   

9.
海水养殖标准化是合理是开发海水渔业资源的有效手段与措施,在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和推动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海水养殖标准化不但能提高养殖海产品质量和效益,也可促进海水养殖业由粗放低效型向高效型转变,加快海水养殖标准化的实施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伟龙  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29-8530,8538
针对1949年以来河北省的海水养殖发展过程,将其分为曲折波动期、高速发展期、稳步增长期3个阶段。从规模、产量和单产等方面阐述了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一些特点,分析了河北省海水养殖对渔民收入的影响,并对河北省海水养殖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探索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波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山东省为例,对2000-2012年粮食生产结构以及产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及单产小幅波动但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小麦和玉米占粮食生产结构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从业人口、作物单产和农业投入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南省农作制度的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指导该区域农作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近60多年来的年鉴统计数据,对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特征、主体模式及布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对策。首先,介绍了湖南省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农作物种类、人均耕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近60多年来农作制度的变化过程。湖南稻田现代农作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减少,林、牧、渔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下降,非粮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重快速上升;水稻单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湖南省农作制特点,可划分为湘北商品型、湘中湘东城郊型、湘南外向型和湘西特色型现代农作制发展区。其次,阐明了湖南省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所面临的问题,如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全省人均耕地仅为0.06 hm2;冬闲田面积增加,冬闲田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从强化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协调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稻田多熟制、提升稻田现代农作制科学技术体系等发展对策。通过提出稻田现代农作制的战略调整,建立科学的现代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可为提升湖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沿海地区6市29县1975~2010年的大豆品种、总产量和栽培面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期间该地区大豆单产增加显著,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三个发展阶段,年际间的变幅大且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通过栽培品种统计发现,大豆大产量(总产量≥104t)栽培品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其占总产量之比大,对推动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以及丰富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指导山东省小麦生产,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小麦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近30年的变化趋势、空间布局及其科技支撑要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由于受区域布局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影响,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虽然呈逐渐减少趋势,但是单产水平的提高使得总产变化不大。由此得出结论,合理调整山东省小麦种植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并稳定播种面积,逐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从根本上保障山东省小麦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平 《农业与技术》2006,26(5):131-134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粮食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确定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而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不同时期的贡献不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粮食生产今后发展方向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有机与无机肥的配施,提高化肥增产效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率。  相似文献   

16.
建国50 年来,山东玉米科技工作者在遗传育种、栽培理论与技术、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 多篇,出版书籍23 部。1978~1998 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6 项。选育优良自交系20 多个,育成杂交种100 多个。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发展。1949 ~1999 年,山东玉米播种面积扩大1 .93 倍,单产提高5 .23 倍,总产增加17 .3 倍。21 世纪初,山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将围绕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两个主要目标开展工作。产量指标为900 ~1000kg/666 .7m2 ,并培育各种增值玉米。各种现代高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育种过程。生产技术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全省玉米平均产量将达到500kg/666 .7m2 以上。本文围绕上述目标,提出了下世纪初山东玉米科技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1995—2015年山东省县域粮食产量等数据资料,运用ESDA、重心迁移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地理集聚特征,探索影响粮食生产格局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山东省粮食生产波动较大,粮食产量由1995年的4 245万t减少到2002年的3 293万t,然后通过十三连增,到2015年达到4 713万t;县域尺度上,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但西部地区产量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重心向西移动显著,逐步形成了"西热东冷"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年末总人口等因素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用电量表现为负向影响,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发展和建立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有效保障粮食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