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纤维素酶对团头鲂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由于它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 ,刺激消化酶分泌 ,因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饲料成分之一。但纤维素的性质稳定 ,对于酶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抵抗力。并且鱼虾消化道中一般不存在纤维素酶 ,虽有报道某些鱼类肠道中可检出纤维素酶 ,但其活性较低 ,对纤维素的分解极为有限[1 ] 。因此 ,纤维素基本上不能被鱼类利用。饲料中纤维素过多 ,会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的利用。近年来 ,外源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并在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水产动物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 相似文献
2.
3.
4.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生长、消化、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0尾初始体重为(30±0.52)g/尾的健康团头鲂1龄鱼种,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组为试验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60d,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生长、消化、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团头鲂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以复配组(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增重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4.38百分点(P<0.05);试验组鱼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复配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替代补体、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有所降低.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团头鲂的生长性能,提高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提高团头鲂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玉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33(6):437-438
在鱼饲料中添加0.25%比例的赖氨酸的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近20%。降低饲料成本可达13.7%,提高了鲤鱼产量。因此赖氨酸是鲤鱼生长发育的良好营养添加剂和生长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铁的需要量,以平均体重50g/尾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FeSO4·H2O为铁源,设置Fe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360、480mg/kg(饲料Fe总量为391.40、492.29、585.98、681.85、776.46mg/kg)共5个Fe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Fe添加量、饲料Fe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Fe补充量为124.55~130.18mg/kg,饲料总Fe含量为493.26~497.76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0g/100g体重下,团头鲂对饲料总Fe每日需要量为2.52~2.54mg/100g体重。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成活率、内脏指数、鳞片重/体重、体重/体长、脊椎骨重/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Fe的补充,有利于团头鲂脊椎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 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 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 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大豆蛋白对草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初始体质量(50.63±0.43)g,在室内[(22±3)℃]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w=30%)等能(15.6 MJ·kg-1)的半精制饲料,探讨大豆蛋白对草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及蛋白质沉积率(PPV)逐渐增加,60%组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草鱼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为w=30%时,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宜量为45%.最大替代量为60%.过量添加大豆蛋白,将影响草鱼的生长及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9.
饲料铜水平对生长猪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在生长猪饲料中添加铜,对照组铜添加浓度为0mg/kg,试验各组铜添加浓度为100、150、200、250和300mg/kg。试验开始时采血,之后每隔20d采血一次。测定有关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如下:试验组平均血清尿素氮(SUNO在20、40、60和80d时,分别降低10.3%、12.0%、9.7%和5.6%;60d时200和250mg/kg铜组降幅分别达8.7%(P<0.01)和8.4%(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P在40、60和80d时分别提高5.4%、7.2%和3.2%;从翻在20、40、60和80d时分别提高14.6%、15.5%、16.9%和0.23%。甘油三脂(TG3)、胆固酵(CH)、采食量未见有显著性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随饲料铜浓度的差异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其差异的显著性与铜的促生长效应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β-1,4糖苷键,使纤维素变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纤维素酶用途极广,可用于一切以植物标实为原料的加工业。我国对纤维素酶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于食品领域和酿造业,以及造纸工业和纺织工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6月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育种值和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进行估计。对表型的方差分析发现,方差组分中亲本导致的遗传方差组分远大于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方差组分。通过混合家系估计的团头鲂6月龄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遗传力依次为0.72±0.21、0.49±0.14和0.48±0.14(P0.01),体长属于高等遗传力的性状,而体质量和肥满度则属于中等遗传力的性状,表明这3个生长性状都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这也说明3个性状均可以作为直接选育的性状,适合在早期选育以控制后代规模。在对体质量与体长的相关分析时发现,两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0.89和0.98)(P0.01),说明在体长和体质量之间存在间接选择反应。从单性状和综合育种值排名来看,体质量和体长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三者之间的排名差异并不大,排名靠前的主要是鄱阳湖亲本的子代。 相似文献
1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 mm,优势体长为180362.8 mm,优势体长为180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13.
梁子湖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mm,优势体长为180 ~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C对团头鲂幼鱼生长、 血液学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mg/kg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随机投喂3组实验团头鲂幼鱼,每天投喂3次,达饱食水平,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呈先上升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其中251.5 mg/kg和501.5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WG、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性差异,仅133.7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脏体比(V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5.8~501.5mg/kg Vc显著降低了血液中白细胞(WBC)数量;添加65.8 mg/kgVc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133.7 mg/kg和501.5mg/kg试验组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添加501.5mg/kg Vc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水平;添加133.7 mg/kg Vc显著提高了肌肉中SOD活性(P<0.05)。饲料中维生素C不同添加量对团头鲂幼鱼成活率、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肌肉蒸煮损失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鱼体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的紫外线遗传灭活精子刺激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卵子后冷休克抑制卵子第二极体释放方法,获得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核发育个体的DNA含量与正常团头鲂二倍体的DNA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雌核发育个体为二倍体。通过引物优化,筛选父母本具有特异性的8对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本,没有父本的遗传物质渗入。筛选出母本为杂合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子代的纯合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雌核发育后代在TTF-EST46、TTF-EST61、TTF-EST851位点全部为纯合,而TTF-EST12座位上的重组率为86.4%,其他6个位点的重组率为100%,这10个位点的平均重组率为68.6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抑制第二极体并不能获得纯合性较高的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但具有与母本较高的遗传同质性,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4)
采用3×3双因子设计方法,设3个亚油酸(LA)水平(0.5%、1.0%、1.5%,占饲料质量比)和3个亚麻酸(ALA)水平(0.5%、0.9%、1.3%),配制成9种饲料,分别投喂9组鱼,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体质量为0.80 g±0.02 g),共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LA和ALA含量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中LA和AL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LA为1.0%和ALA为0.9%时均达到最高;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LA、ALA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09%、0.84%;ALA为1.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ALA组(P<0.05),而添加LA对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LA为1.0%组的鱼体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LA组(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随LA含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而水分及肝胰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ALA对鱼体肥满度及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LA为0.5%组的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LA组(P<0.05),而ALA为1.3%时对酶活又有所抑制;LA和ALA含量对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全鱼粗蛋白质、粗灰分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团头鲂幼鱼对LA、ALA的需要量分别为1.0%1.5%和0.5%1.5%和0.5%0.9%,当饲料中添加1.09%的LA和0.84%的ALA时,团头鲂幼鱼生长较好,各项生理机能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有细菌性出血病的团头鲂内脏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采用0.2%福尔马林25℃灭活24 h和0.5%福尔马林4℃灭活24 h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疫苗作为抗原,于胸鳍基部注射免疫团头鲂.通过测定受免团头鲂血清中抗体凝集效价、血液中NBT阳性细胞数量、吞噬细胞活性以评估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灭活菌苗均可刺激鱼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而采用0.2%福尔马林灭活的免疫效果优于0.5%福尔马林灭活,但二者无显著差异.活菌攻毒的结果表明团头鲂对嗜水气单胞菌产生了较强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克隆获得络氨酸激酶2(tyrosine kinase 2,TYK2)基因的ORF序列,该序列长3489 bp,编码1162 aa.团头鲂TYK2基因包含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结构相似.蛋白质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TYK2包含4个结构域:B41、SH2、TyrKc(假激酶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