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蛙温和气单胞菌病病原及防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病害一直是困扰我国养蛙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已有学者相继报道了腹水病[1]、脑膜炎[2、3]、白内障病[4]、肝肿大病[5]及爱德华氏菌病[6]等牛蛙疾病。 1998年 7月至 9月,我省各主要养蛙地区暴发一种新的流行性蛙病,该病有发病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病蛙症状表现为厌食或停食,皮肤失去光泽,体表常出现点状溃疡斑,少数较大病蛙腹部膨胀。解剖可见有少量腹水,呈淡红色;肝充血呈紫色或失血呈白色;胃充血,内无食,多暗红色粘液,时有少量血凝块;肠充血呈紫红色或失血为白色,内有大量脓样物。…  相似文献   

2.
3.
鲤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患皮肤溃烂的鲤鱼皮肤病灶处和肝脏组织分离到02-5-A、02-5-B和02-9-A、02-9-B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用这4株菌对鲤进行人工感染,均可使试验鱼致病而死,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确认这些菌株皆为温和气单胞菌。采用药片扩散法,用30种药物对上述4菌株进行药物抑菌试验,其中,左氧氟沙星、氟哌酸、利福平、环丙沙星、白霉素抑菌效果最佳;但是02-5-A、02-5-B菌株对庆大霉素敏感,而02-9-A、02-9-B菌株对庆大霉素却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黄沙鳖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黄沙鳖的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菌株(NN090617),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鉴定,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杆菌,葡萄糖产酸,氧化酶、触酶、V-P阳性,鸟氨酸脱羧酶、脲酶、七叶苷阴性。采用BioFosu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行鉴定,将适当浊度的细菌悬液接种GN48板条培养16~24 h后读出结果,将结果输入BioFosun-Ⅰ软件分析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概率达99%,相似指数和距离指数分别为0.858、2.000,鉴定结果良好,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供试的15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6种药物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并鉴定患病的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的致病菌,并研究其药敏特性.[方法]从濒死的高体革鯻体内分离到2株致病菌(FS1491、FS1492),通过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测定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LD50);最后,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通过鉴定确定2株致病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此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依次为2.1×105和8.5×104 cfu/g.该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左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该研究可为防治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高体革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细鳞鱼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体内分离出两种菌株(记为BAS和BAH),均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元荚膜,多数呈单个排列,极端有单鞭毛。对两种菌株的菌落形态鉴定结果表明:BAS的菌落呈圆形,为浅黄色,半透明,无水溶性色素;BAH的菌落也呈圆形,中央微高,为灰白色。经API20NE细菌生化鉴定,BAS和BAH菌株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血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其鉴定率分别为98.1%和99.3%。注射剂量为1×10^7 CFU/mL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感染12d时,细鳞鱼的死亡率为10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对妥布霉素(TOB)、四环素(TET)、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iN)、氟哌酸(NOR)、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VX)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FUR)、呋喃那斯、氯霉素(CHL)、复方新诺明(TST)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AZI)、红霉素(ERY)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相似文献   

8.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已发表的气单胞菌属16S rDNA序列,设计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16S rDNA序列的特异保守区,建立这2种菌的快速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仅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得到了特异性扩增,而几种常见弧菌科水产病原菌,包括豚鼠气单胞菌、易损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鳗弧菌并未得到特异性扩增,说明设计的引物可以用于这2种病原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病害预警和病原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泥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脏中分离得到优势菌NQ150728。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16S rRNA、gyrB序列分析对纯培养细菌进行鉴定。此外,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人工回感试验泥鳅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其对泥鳅有致病性。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NQ150728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16S rRNA、gyrB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也表明其为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头孢曲松、利福平、恩诺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克拉霉素、氟罗沙星、头孢噻吩、多西环素、新霉素、头孢他啶、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头孢拉定、米诺环素、头孢氨苄、氨曲南、左氟沙星、甲氧嘧啶、甲氧胺嘧啶等2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浙江嘉善某养殖场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并探究益生菌与牛蛙腐皮病病原菌间的相互作用,为今后利用益生菌防控牛蛙腐皮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扩增,确定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根据药敏试验筛选抗菌药物,并从生物防控的角度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与致病菌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患病牛蛙的内脏及体表溃烂处共分离获得9株疑似致病菌株,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菌株NWt-2为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综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菌株NWt-2为布韦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ouvetii).菌株NWt-2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和硫酸阿米卡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磺胺嘧啶、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大观林可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不敏感(耐药).浓度为105 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紫色杆菌对菌株NWt-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5±0.46和0.97±0.38 mm.[结论]布韦不动杆菌是引起浙江嘉善养殖牛蛙发生腐皮病的致病菌,可选用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和硫酸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进行防治.鉴于枯草芽孢杆菌对布韦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当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的情况下,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进行生物防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五方面,比较了患病鳖和健康鳖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低于健康鳖(t<0.01);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花环率上,患病鳖显著低于健康鳖(t<0.05);而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高于健康鳖(t<0.01)。综上可知,由于受到病原的侵袭,患病鳖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五方面,比较了患病鳖和健康鳖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低于健康鳖(t<0.01);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花环率上,患病鳖显著低于健康鳖(t<0.05);而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高于健康鳖(t<0.01)。综上可知,由于受到病原的侵袭,患病鳖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海南养殖虎纹蛙白内障病病原及其免疫学防治方法。对该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鉴定表明,被分离出的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在所实验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只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哌酮中度敏感,而对其他18种药物均不敏感。通过筛选该病原强毒株制备甲醛灭活疫苗,对健康虎纹蛙进行免疫接种后,可明显提高其对该病的抵抗能力,表明在生产上用免疫学方法防治该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虎纹蛙白内障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海南养殖虎纹蛙白内障病病原及其免疫学防治方法。对该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鉴定表明,被分离出的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在所实验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只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哌酮中度敏感,而对其他18种药物均不敏感。通过筛选该病原强毒株制备甲醛灭活疫苗,对健康虎纹蛙进行免疫接种后,可明显提高其对该病的抵抗能力,表明在生产上用免疫学方法防治该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重组抗菌肽Ranalexin的抑菌活性,提取牛蛙皮肤组织总RNA,经RT-PCR 扩增抗菌肽基因ranalexin,克隆测序后,将该基因插入pGEX-3X融合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通过改变IPTG剂量、培养液pH值、诱导表达温度和诱导时间优化表达条件,并采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对重组蛋白进行复性,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的牛蛙皮肤抗菌肽基因ranalexin 大小为201 bp,其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同源性达99.57%;正确构建了pGEX-3X-Ranalexin表达载体,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1.0 mmol·L-1、诱导时间5~6 h;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34 kDa,并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复性纯化后该重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说明牛蛙皮肤抗菌肽基因ranalexin 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获得了具有抑菌活性的重组抗菌肽GST-Ranalex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分离自鱼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为材料,研究高温、pH值、重金属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7、28℃,且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强,温和气单胞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均在pH值为7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对Cr6+、Cu2+、Zn2+、Mn2+均产生较强的抗性,且温和气单胞菌对重金属离子的抗性较强,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2种菌的生长量减少。[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对动物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月从上海奉贤某一养殖基地的发病金鱼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对它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接触酶阳性,VP阳性,生长无需NaCl,在TCBS平板上生长缓慢,对O/129弧菌抑制剂不敏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用20种药物对该菌进行了药物纸片扩散法抑菌试验,其中,庆大霉素、氟派酸、氯霉素、妥布霉素、卡拉霉素、壮观霉素、菌必治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