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对扁玉螺金属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虽然很低,但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有些重金属(必需金属)在生物代谢活动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超过一定的浓度,无论是必需金属还是非必需金属,都会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进入体内的重金属主要通过积累达到解毒,排出则是次要的[雷恩鲍1992]。细胞色素氧化酶(Cyt。chromeoxidase,简称CCO)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是生物体内含Fe叶林环的金属酶类,在环境监测、生态毒理学等方面已成为重要指标[Trofimov1975,徐伟虹等1996上有关重金属对海洋无脊椎动物CCO、Cat活…  相似文献   

2.
铜、铅、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牙鲆组织CAT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重金属对牙鲆肌肉、内脏团两种组织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规律。分别研究了铜、铅、镉等单一金属暴露和混合金属暴露对才鲆过氧化氢(CAT)的影响规律:以及在海水中各种重金属浓度一定的前提下,TOC的浓度变化对牙鲆组织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7天的暴露实验中,海水中cu、cd、Pb不断被牙鲆蓄积,在牙鲆组织中蓄积的顺序为:内脏团)肌肉。重金属在牙鲆组织中的蓄积对酶活性影响显著。牙鲆组织CAT(抗氧化活性系统酶)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反映敏感,CAT酶对混合重金属的早期污染只有指示监测作用,能灵敏指示重金属污染的优选组织是内脏团。  相似文献   

3.
铅对羊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陈建华  杨帅  郭链  翁美娅  贾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41-16343
[目的]探索重金属铅对羊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羊蹄种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的Pb(NO3)2质量浓度(0、75、150、300、600、900、1 200和1 500 mg/L)的溶液处理下,羊蹄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铅胁迫对羊蹄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低浓度的铅处理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但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幼苗根长、湿重、干重、含水率均受到较大影响。[结论]铅对羊蹄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羊蹄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且抑制程度随其浓度的增大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研铭  徐惠风  王曼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26-16828
[目的]研究四季海棠(Begoniasemperflorenshybr)幼苗在汞、阿特拉津溶液及不同水质中的生长状况。[方法]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汞和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以及自来水、蒸馏水、湖水(吉林农业大学湖中的水)对四季海棠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汞溶液对四季海棠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毒害越重;阿特拉津对四季海棠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但生存的海棠生长性状已不健康,不具有观赏价值。四季海棠在自来水、蒸馏水、湖水中的生长状况以湖水较好,说明四季海棠可以适应水生环境的驯化。[结论]为汞在园林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螯螯虾虾苗对四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重金属对各种虾类影响的研究约始于70年代初,Chinnayya(1971)报道了铅、锌、铜、汞可降低淡水虾(Caridinarajadhari)的耗氧速度[1];Mandelli(1971)指出铜对桃红对虾(Penaeusduorarum)和褐对虾(P.aztecus)的各期幼体阶段的致死浓度为0.05mg/L,并会影响对虾的渗透能力[2];Nimmo(1977)、Couch(1977)报道了镉对桃红对虾的影响,指出其半致死浓度为0.0065mg/L[3,4]。吴彰宪等(1988)报道了23种有…  相似文献   

6.
养殖底泥作为池塘环境的载体之一,其污染情况直接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为保证水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本研究用小麦秸秆生物炭作为修复剂原位添加到受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中,辅以薄膜梯度扩散装置(DGT),评估小麦秸秆生物炭添加后在水产品养殖的各个时期,生物体内重金属累积浓度、危险系数、生物有效性和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炭的添加使水产品体内累积的重金属下降15%~55%,4种重金属累积浓度总体下降率顺序为Cd>Pb>Cr>Cu,底栖生物的下降率均高于鱼类,Pb和Cd在生物幼苗期达到39%的最大下降率,Cu和Cr的下降率最大值发生在生长期,其下降率分别为40%和24%。重金属目标危险系数(THQ)下降率范围在15%~55%,与重金属浓度累积下降率相近。在小麦秸秆生物炭原位修复期间,孔隙水中4种重金属有效态浓度在幼苗期下降最快。修复完成时,Cu、Pb、Cd、Cr 4种重金属有效态浓度分别下降了21%、48%、71%、19%。对修复期间沉积物-水界面处各重金属表观扩散通量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底泥中小麦秸秆生物炭的添加加强了底泥作为汇的功能,有助于水体中的重金属向...  相似文献   

7.
<正>重金属一般指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重金属包括金、银、铜、汞、镉、铬等约40余种元素,由于化学性质相似,砷元素也通常被归于重金属一类。重金属并非都具有毒性,如锰、铜、锌等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国际上公认影响比较大、毒性较高的重金属有5种,即汞、镉、铅、铬、砷,这些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或者分解,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水体重金属污染中,镉[Cd(Ⅱ)]因其高毒性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生物矿化是通过生物作用影响金属形态,把有毒重金属转化为不相容的危害较小的化合物,成为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镉抗性细菌N1905,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Enterobacter ludwigii N1905。研究其对多种重金属抗性和不同镉浓度下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菌株N1905具有多种重金属耐受性,在LB液体培养基中对Cd(Ⅱ)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8 μmol·L-1,高浓度的Cd(Ⅱ)抑制其生长代谢。同时研究发现,细菌N1905以L-半胱氨酸为特异性底物产硫化氢;在细菌N1905、1 μmol·L-1硝酸镉和2 μmol·L-1 L-半胱氨酸共存培养过程中,通过细胞外沉淀硫化镉可以100%去除水溶液中的Cd(Ⅱ)。此外,细菌N1905对消除多种复杂水溶液中Cd(Ⅱ)污染有较好应用潜力。XRD、SEM-EDS及光谱学分析表明细菌N1905可生物合成具有光学特性的硫化镉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麦的盆栽实验研究了生物可降解有机配体EDDS、柠檬酸和半胱氨酸在5mmol·kg^-1浓度下对土壤中重金属Cu、Cd、Pb和Zn的植物富集的影响,同时采用0.1mol·L^-1 HAc提取元素可交换态含量与植物实验相对照。结果发现,在所试验的外源土壤金属浓度下.EDDS处理对所研究的金属在小麦幼苗体内的富集和它们在小麦幼苗体内的传输有明显的诱导作用。EDDS处理组的小麦根和茎叶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EDDS处理组Cd、Cu、Zn和Pb的茎叶富集系数(分别为0.209、0.640、0.339和0.726)远高于对照组Cd、Cu、Zn和Pb的茎叶富集系数(分别为0.059、0.071、0.046和0.353)。柠檬酸处理和半胱氨酸处理对Cu、Zn和Pb的茎叶富集系数影响不大,但明显提高了Cd的茎叶富集系数(分别为0.118和0.115)。添加EDDS后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增加最明显。半胱氨酸对可交换态含量影响不明显,这与小麦体内富集的金属含量趋势相一致。对于不同的金属而言,Cd的根系相对富集量比较高.可达外源添加浓度的2.46倍(EDDS处理组),其可交换态的相对含量也最高,可达外源添加浓度的68.6%-96.9%。Pb的植物富集效率和可交换态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在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麦饭石(moifanite)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药物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富含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硒、钻等十几种元素。它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离子交换等生物活性。大量研究工作表明:用麦饭石后可溶出多种微量元素而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机体免疫性等。能促进动物机体内酶、激素的释放,改善肝功能,杭缺氧和疲劳,减少机体疾病[1]。它能通过吸附作用将动物机体内有害的微生物及重金属离子、氰化物、酚类物质、有机氯清除掉,并吸附氨、硫化氢、杂醇油等臭味气体,减少有害金属、毒素对消化吸收的干扰,改变胃肠道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水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追求味美、营养,而且要求无公害。由于重金属可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而人摄食重金属富集的食物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背角无齿蚌、河蚬、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等进行了重金属富集的研究,但对铅(Pb)、镉(Cd)、铜(Cu)、锰(Mn)、铁(Fe)在紫贻贝(Mgtilusedulis)、红螺(Rapana bezoar)、锥螺(TurriTella)、微黄镰玉螺(Lulmtia giva)、扁玉螺(Neverita didyma)等贝类体内的富集及其食用安全状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盐城滨海滩涂的5种常见贝类体内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并分析其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水溢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也取决于N在溶液中存在形态。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除No2^--N以外,其他3种形态的N尤其是NH4^+和NO3^-,对重金属的毒性起拮抗作用:NH4^+-N及NO3^--N能明显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Cu^2+、Zn^2+、Cd^2+的生物毒性,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而NO2^--N及较高浓度水平的NH3-N却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起协同作用,混合溶液生物毒性的大小顺序为NO2^--N+Me〉NH3-N+Me〉NH4^+-N+Me〉NO36--N+Me。表明在水环境调查及污染评价等工作中,仅考虑单一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共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改良剂对复合污染重金属形态与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3种改良剂(骨粉、沸石、骨粉+沸石)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形态及形态间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加入改良剂后明显提高了土壤pH值,土壤中重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可交换态降低了37.5%~99.8%。土壤中Cu、Zn、Pb再分配系数接近于1.00,结合强度系数在0.80左右。Cd再分配系数从1.00~1.76,结合强度系数在0.25~0.44。[结论]沸石和骨粉是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的改良剂,两者配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李北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30-17032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3种改良剂(骨粉、沸石、骨粉+沸石)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形态及形态间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加入改良剂后明显提高了土壤pH值,土壤中重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可交换态降低了37.5%~99.8%。土壤中Cu、Zn、Pb再分配系数接近于1.00,结合强度系数在0.80左右。Cd再分配系数从1.00~1.76,结合强度系数在0.25~0.44。[结论]沸石和骨粉是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的改良剂,两者配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贵州草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草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来源,将沉积物重金属与贵州表生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值进行比较,阐述重金属沉积特征,以生物效应浓度为参考,评价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两种模型解析重金属污染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只有Cu、Cr平均含量未超过背景值,Cd、Zn、Hg、As、Pb相对背景值的超标率分别为100%、95.23%、92.86%、83.33%、66.67%,Cu、Cr的含量大多低于效应浓度低值(ERL),部分样本的Cd、Hg、Zn含量大于效应浓度中值(ERM)限值范围;两种模型均识别出4种污染源,分别为地表径流源占13.31%,人为活动源占45.13%,地质背景源占38.32%,大气沉降源占3.24%。研究表明,两种模型解析的污染源均可得到很好的表达,说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明确,在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时应重视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重金属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炭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一定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同时还兼有使用成本低、技术原理简单、环境友好性突出等特点,不仅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农村过剩生物质处理提供解决途径,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倍受关注。概述了生物炭的理化特性以及环境特性,着重介绍了生物炭在提高土壤 CEC、提升土壤 pH 值、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提高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环境效应与土壤重金属迁移性之间的关系;对今后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在进一步研究中,不仅要对不同生物质原材料、制备条件下的生物炭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土壤自身理化条件、重金属种类、含量、形态),结合测土施肥的基本原理,对生物炭的土壤重金属修复能力进行长期、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素华  舒常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65-16766
[目的]寻找影响石楠组培苗生根的关键因子。[方法]首先比较生长素NAA、IBA及蔗糖不同浓度对石楠试管苗(2~3cm)生根的影响,并选用IBA和NAA2种生长素,分别设3种浓度,通过光、暗(8d)培养对比试验,研究生长素和暗培养时间对石楠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生根培养中适当降低蔗糖的浓度、前期暗培养8d能显著提高石楠组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数。生长素是石楠生根所必需的,培养基中同时添加NAA和IBA有利于根的分化,石楠组培苗在1/2MS+IBA0.5mg/L+NAA0.5mg/L+蔗糖20g/L培养基中生根率和生根数最高,分别为75.7%和6.9。[结论]为石楠规模化生产和转基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初始重金属浓度为:Cu为116.04~316.68mg/kg,Pb为13.13~37.02mg/kg。分析了温度,盐度和pH对剩余污泥铜、铅的溶出效应影响,得出:铅在酸性条件下(pH=6.5)的溶出量(均值0.567mg/L)小于碱性条件(pH=8.5)的溶出量(均值0.641mg/L),但铜却不同(pH=6.5,均值为0.063mg/L;pH=8.5,溶出量均值=0.062mg/L),且铅的总溶出量大于铜的总溶出量;温度对重金属 Cu、 Pb 溶出的影响较为明显(p<0.05),温度较高重金属越易溶出,且在高温下越快到达平衡浓度;盐度对污泥重金属释放有显著效应(p<0.05),金属 Cu、Pb 的溶出量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且盐度越大,越快达到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19.
任立红  刘德良  钟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532-14536
[目的]探讨冬春季梅州市各功能区绿地的抑菌效应。[方法]2008年1~4月对梅州城区不同功能区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测定,计算抑菌率,并进行空气微生物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梅州市不同功能区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存在差异,商贸区(F)的平均微生物浓度最高,为21 334 CFU/m^3,文教区(A)的平均微生物浓度最低,为3 794 CFU/m^3,不同功能区间的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大小排序为商贸区、 交通区、 医院区、 风景区、 居住区、文教区;梅州市城区绿地中微生物组成的总趋势是细菌(53.7%)〉真菌(34.5%)〉放线菌(11.8%);影响绿地中空气微生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是绿地结构、温度、相对湿度等;除文教区(A)的绿地空气质量处于较清洁状态外,多数功能区的绿地微生物污染都达到或超出了轻微污染的程度,其中,商贸区(F)和交通区(E2)样点的空气质量最差,达到中度污染。[结论]绿地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含菌数量,抑菌效应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EC1.15.1.1)简称SOD。SOD是生物具有歧化超氧阴离子O成为O2和H2O2的一类金属蛋白酶,对生物体具有保护、抗炎、止血和防止细胞衰老等功能[1]。与生物体的抗性、进化、生化遗传有密切关系[2],对人类有防止肿瘤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及防护辐射等重要的医药保健功能[3]。因此自1969年McCord&Fridovich从牛的红细胞中发现SOD以来,对SOD的研究广泛而深入,本文将SOD研究现状向读者作一系统介绍。1SOD的提纯能作为提取SOD的生物材料非常广泛,有关在微生物、动植物组织、人红细胞中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