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冰藏鲢的鲜度变化对其鱼糜凝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比较不同冰藏时间的鲢所制鱼糜在各种加热温度下的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特性,考察了鲢的鲜度变化与鱼糜凝胶作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冰藏0 ̄9天鲢鱼糜,在30℃低温一段加热时凝胶的形成与链鲜度关系不大;85℃一段加热时,凝胶化能力随鲜度下降而降低;30 ̄85℃二段加热与30℃一段加热相比,两者凝胶破断强度之间的差值随鲢鲜度的下降而减小;60℃加热条件下,凝胶劣化程度随原料鲜度下降而明显加剧。据此可见:鲜度对鲢鱼糜凝胶作用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凝胶劣化方面。85℃高温一段加热和30 ̄85℃二段加热的凝胶强度之所以受鲜度下降而影响,都是由于加热时经过了易劣化的60℃温度区所致。从总体上看,鲢肉蛋白质在冰藏条件下较为稳定,保持较强的凝胶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鲢在保藏中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感官、僵硬指数和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三方面对链在保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保藏时僵硬产生快,解僵也快,10℃保藏可以推迟僵硬的到来,5℃保藏可以显著延长便硬期;即杀鲢ATP含量为3-4μmol/g,在保藏初期有轻微的上升,然后分解下降;IMP含量在保藏中有一个中间积累过程并哥达到较高的含量(>4μmol/g);ATP、IMP含量的变化和僵硬指数的变化基本同步;在5℃或10℃的保藏过程中次黄嘌呤核苷(HxR)作为ATP分解的终产物累积,20℃时则为次黄嘌呤(Hx)累积;保藏温较高(20℃)时,K值上升很快,5℃和10℃时则明显减缓。总之,鲢在室温(20℃)下鲜度变化快,即杀后需低温保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感官、僵硬指数和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三方面对链在保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保藏时僵硬产生快,解僵也快,10℃保藏可以推迟僵硬的到来,5℃保藏可以显著延长便硬期;即杀鲢ATP含量为3-4μmol/g,在保藏初期有轻微的上升,然后分解下降;IMP含量在保藏中有一个中间积累过程并哥达到较高的含量(>4μmol/g);ATP、IMP含量的变化和僵硬指数的变化基本同步;在5℃或10℃的保藏过程中次黄嘌呤核苷(HxR)作为ATP分解的终产物累积,20℃时则为次黄嘌呤(Hx)累积;保藏温较高(20℃)时,K值上升很快,5℃和10℃时则明显减缓。总之,鲢在室温(20℃)下鲜度变化快,即杀后需低温保藏。  相似文献   

4.
不同聚合度菊粉对鱼糜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为原料,研究短链菊粉(聚合度2~6)、长链菊粉(聚合度23~46)和天然菊粉(聚合度10~23)的添加对鱼糜冻藏过程中蛋白质冷冻变性和凝胶品质劣化的影响,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揭示蛋白质生化指标和凝胶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聚合度菊粉对鱼糜均具有冷冻保护效果,短链菊粉的效果最强,能够显著抑制盐溶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的下降和表面疏水性的上升(P0.05),且蛋白质二级结构、SDS-PAGE图、凝胶品质(持水性、凝胶强度及质构)与新鲜鱼糜最为接近,可替代商业抗冻剂,天然菊粉的效果次之,长链菊粉效果最弱。预测回归系数表明影响鱼糜凝胶品质的蛋白质生化指标由强到弱依次为盐溶蛋白含量、蛋白质二级结构、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可以作为评价鱼糜冷冻变性的主要指标,而Ca~(2+)-ATPase活性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肌原纤维蛋白与鱼糜凝胶特性相关性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是鱼糜制品重要的功能特性,是形成鱼糜制品独特的质构、保水性以及感官的决定因素。综述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形成的机制及凝胶劣化的机理,着重论述了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良好凝胶的影响因素。鉴于肌原纤维蛋白在鱼糜加工中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提出了以下研究思路:(1)探讨肌动蛋白在鱼糜加工中的构象变化及保留程度;(2)找寻控制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有效方法;(3)开展研究多种外源添加物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协同凝胶作用。  相似文献   

6.
鱼糜是重要的水产加工食品。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对鱼糜的生产技术进行优化或创新,利用新技术对鱼糜的加工进行改进,以期得到更优质的鱼糜产品。凝胶特性是评价鱼糜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食品加工新技术在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为我国鱼糜生产加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离子强度对鱿鱼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漂洗液中添加钠盐、钙盐和镁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漂洗工艺条件,考察其对鱿鱼鱼糜凝胶强度的作用效果。[结果]随着漂洗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漂洗液中氯化钠浓度为2.0%,氯化钙浓度为0.2%,氯化镁浓度为0.15%,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0.05%氯化镁、0.4%氯化钙、2.0%氯化钠,鱿鱼鱼糜凝胶性能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漂洗工艺条件,为海洋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鲢鱼糜加工中臭氧的氧化作用对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效果,以臭氧氧化的鲢肌球蛋白为原料,采用流变仪并结合Ostwald-de Waele方程、Burgers方程拟合,研究臭氧氧化鲢肌球蛋白的流变特性,并分析其凝胶化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肌球蛋白溶液储能模量G''始终大于损耗模量G'',臭氧氧化45 s时,肌球蛋白溶液G''G''最大,对频率依赖性最弱;臭氧氧化使肌球蛋白溶液黏性系数k值下降;不同臭氧氧化时长的肌球蛋白凝胶化趋势相似,但臭氧氧化作用使肌球蛋白G''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减小、峰值增加;在蠕变-恢复扫描测试中,臭氧氧化作用使肌球蛋白弛豫时间减少,弹性响应变快,臭氧氧化45 s时形变量ε最小。结果表明,肌球蛋白溶液属于弱凝胶及假塑性流体,一定程度的臭氧作用可使肌球蛋白在热诱导凝胶化中加速形成凝胶且凝胶特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变性淀粉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植物来源经过5种变性处理的16种变性淀粉加工鱼糜制品,通过对变性淀粉物化特性及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测定,研究了变性淀粉来源、变性方式及其物化特性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的变性方式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和咀嚼性的影响显著,而淀粉来源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不明显。5种变性淀粉中羟丙基化淀粉和交联酯化淀粉较适宜于鱼糜制品的加工,而氧化淀粉则不能改善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与变性淀粉的胶稠度、失水率、溶解率、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膨胀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鱼糜制品中添加凝胶形成能力好、溶解率小、持水能力强、膨胀能力大的变性淀粉,有利于改善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长冰藏三文鱼品质保持时间,将三文鱼鱼肉样品分别浸渍于异硫氰酸烯丙酯、壳聚糖、双乙酸钠和丁香酚4种保鲜剂溶液中100 min,同时以不加保鲜剂的样品为对照,冰藏14 d,每隔2 d测定硬度、色差、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三甲胺(TMA-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K值、菌落总数等相关品质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对冰藏三文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酚组三文鱼硬度下降速度最缓慢,14 d时硬度为10.27 N,对照组硬度为7.31 N;壳聚糖对色泽保持效果最好,14 d时壳聚糖组ΔEab为8.6,对照组ΔEab为11.8;4种保鲜剂均能抑制样品TVB-N含量的增加,但差别不大,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明显抑制样品TMA-N含量的增加,双乙酸钠能够明显抑制样品K值的增加,壳聚糖与异硫氰酸烯丙酯均能明显抑制样品的TBARS含量的增加;异硫氰酸烯丙酯可以明显降低冰藏期间样品菌落总数,第10天时菌落总数的对数值为6.09,而对照组已达到7.64。可见,4种保鲜剂对冰藏三文鱼均有较好的品质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储藏温度对鲢鱼鲜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储藏于10℃、-1℃和-20℃条件下的鲢鱼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TMA)和K值等,从而分析不同储藏条件下鲢鱼鲜度品质的变化情况.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0℃条件下鲢鱼块的储藏期不超过3 d;-1℃条件下不超过9 d.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谱显示:在10℃条件下储藏至第3天,肌球蛋白重链明显发生降解;在-1℃和-20℃条件下储存至第9天,出现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务带;但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肌球蛋白重链进一步降解的趋势并不明显.在3种储存条件下,T-VBN、TMA和K值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且储藏温度越高,上升趋势越快,与感官检测结果一致;因此,蛋白质降解、ATP降解及三甲胺的形成是评价鲜度损失的理想指标,而且充分地解释了鱼体鲜度降低的规律.此外,低温冻藏有效地减缓了淡水鲢鱼储藏过程中鲜度的降低速率.  相似文献   

12.
鲢鱼背肌肌原纤维蛋白自溶与内源组织蛋白酶B,L,H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鲢鱼鱼糜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热诱导 (5 0~ 70℃ )的鱼糜凝胶软化 (modori) ,导致鱼糜制品品质下降。为探明原因 ,本研究比较了在加工过程中漂洗前后鲢鱼鱼肉糜中组织蛋白酶B ,L ,H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漂洗后仍残留了组织蛋白酶B ,L ,H活性 ,其中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残留率最高 ,为 2 5 6 1%± 0 82 %。用SDS PAGE分析了有无E 6 4存在下 ,鲢鱼背肌肌原纤维蛋白自溶过程中 (pH 6 5 ,5 0℃ ) ,肌球蛋白重链相对含量的差异 ,结果显示肌球蛋白重链相对含量的下降趋势与残留的组织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吻合 ;而且E 6 4部分抑制了肌球蛋白重链的自溶。上述结果表明溶酶体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在鲢鱼鱼糜凝胶软化中起一定作用 ,而且组织蛋白酶L可能是重要的蛋白水解酶。  相似文献   

13.
以鲢鱼糜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分析了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0、100、200、300、400、500 MPa,保压时间为10 min,处理温度为25℃)对其凝胶强度、白度及肌球蛋白热变性温度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压力处理后冷藏过程中(4℃)鲢鱼糜的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鲢鱼糜的凝胶强度随着压力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400 MPa压力下达到最大值。白度值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在400~500 MPa增加缓慢。DSC图谱显示超高压处理对鱼糜制品的肌原纤维蛋白热变性温度的提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冷藏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鱼糜中大部分细菌,抑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积累,从而延长鲢鱼糜的货架期,而且随着处理压力的增高货架期的延长效果越显著。综上所述,超高压处理不仅能够改善鲢鱼糜的品质,而且能够延长其冷藏货架期,在鲢鱼糜加工与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0月调查太平湖4季的浮游生物状况,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8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总种数的39.33%),其次为硅藻门(22.47%)、蓝藻门(16.85%);浮游植物各季节生物量为0.69~4.26 mg·L~(-1)、平均生物量1.86 mg·L~(-1);浮游植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7~1.66,Pielou均匀度指数0.53~0.71。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科40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2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各季节生物量范围为0.67~1.68 mg·L~(-1)、平均生物量1.17 mg·L~(-1);浮游动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89~2.1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1~0.73。综合判断太平湖水体为中营养化状态。根据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其鲢、鳙鱼产力分别为1 348 t和1 922 t。  相似文献   

15.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表面凹凸不平。与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预处理组相比,采用高温蒸煮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的b*值、L*值、持水性、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高(P0.05),而粘度值相对较低(P0.05)。  相似文献   

16.
加热方式对白鲢鱼糜类素材凝胶形成能力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白鲢鱼糜,鱼糜 大豆蛋白复合素材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水浴、微波以及微波与水浴联合的三种不同加热方式对样品凝胶形成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电镜实验对样品微观结构加以观察,从而考察样品凝胶特性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达到相同凝胶强度的条件下,微波加热较传统水浴加热在处理时间上明显缩短,且微波加热由于具有瞬时升温的特点从而未出现水浴加热中存在的中温凝胶劣化现象。(2)在相近温度下,加热方式对单一鱼糜样品为微波水浴联合加热的样品凝胶强度最大,其次是微波单独加热,水浴加热最小,而对鱼糜大豆蛋白复合样品而言,微波单独加热的样品凝胶强度最大,其次是微波水浴联合加热,水浴加热最小。(3)不同凝胶样品微观结构的电镜实验显示微波加热比水浴加热下样品的组织结构更均匀致密,这与样品的凝胶强度的差异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冷藏条件下鳙鱼阻抗特性与鲜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在冷藏(3℃)条件下鱼体阻抗特性及鱼片鲜度指标的变化。对鱼体相对阻抗变化率Q和鱼片鲜度指标(K值、w(TVB-N)、细菌总数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分析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其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鳙鱼鱼片在3℃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为14,K值为74.1%;w(TVB-N)为16.1mg/100g;细菌总数1.30×105 CFU/g;鱼体Q降至12.7%,失去感官食用价值。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93、0.971、0.977和0.98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Q与各鲜度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3℃贮藏条件下采用Q快速、无损伤地评估鳙鱼鱼片鲜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