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水利渔业》2007,27(3):40-40
1蛋白质一般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就好,养殖对象生长较快。一般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稚龟50%左右;成年龟43%~45%。2脂肪脂肪是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主要是作为体脂贮存在体内或用于运动的能源。龟配合饲料中的脂肪含量3%~5%较为适宜。3碳水化合物龟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糊精、蔗糖、纤维素、淀粉,其中以淀粉为最好,龟饲料中淀粉的适宜量为20%左右。4无机盐类无机盐对龟的躯体有极重要的作用,除参与形成骨骼和血液外,对调节机体生理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特别是对亲龟的产卵繁殖有重要意义。5维生素…  相似文献   

2.
用三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42.66%、46.49%、50.16%)的饲料日粮分别饲喂黄缘盒龟稚龟150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为46.49%组的日增重最高,饵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同时,当配方中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饲料的配比为1.5:1左右时,黄缘盒龟稚龟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沙特阿拉伯科技大学动物系的科研人员对尼罗罗非鱼投喂麸皮发现,麸皮含量为6%和12%的饲料提高了鱼体增重、鱼体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饲料转换率、蛋白质效率比值和蛋白质净滞留率。麸皮含量为18%饲料喂养的鱼脂肪含量、灰分含量、能量含量以及上述参数最低,而水分含量高。投喂麸皮含量为12%饲料的鱼,蛋白质含量和生长数值最高。表明尼罗罗非鱼实用配合饲料中,麸皮适宜用量为12%。尼罗罗非鱼饲料中麸皮的适宜用量@任维美  相似文献   

4.
水产小知识     
1.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而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由于鱼、虾类饲料的特点是高蛋白、低糖类,因而蛋白质饲料在鱼、虾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一般多在40%以上,高的可达80%。蛋白质饲料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和单细胞蛋白饲料。 2.鱼粉 鱼粉是由经济价值较低的低质鱼或鱼品加工副产品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试验饲料由酪蛋白、糊精、鱼肝油、羧甲基纤维素粉(CMC)、无机盐混合剂和适量的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青鱼鱼种的平均体重为37.12—48.32克,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4—34℃,试验得到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青鱼鱼种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9.54—40.85%。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白质含量为37—43.3%,醣含量为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醣含量有一定影响,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也受到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肝醣含量则随饲料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会影响青鱼鱼种的消化率,当饲料中蛋白质处于最适量而醣含量在30%以下时,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大致为92%左右,醣含量过高将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饲料的组成对青鱼鱼种的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饲料脂肪水平对长吻鱼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鱼油配制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长吻鱼危鱼种(平均体重10g)生长的影响。鱼油添加量按3%递增,范围为0~12%,饲料脂肪含量为5%~18%,蛋白质含量450%。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长吻鱼危鱼种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有显著的影响,饲料脂肪水平在15%~18%时长吻鱼危生长率高,饵料系数低。说明了适当高的脂肪含量能够促进长吻鱼危鱼种的生长,并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7.
黄鳝对饲料中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鱼粉和干酪素为蛋白源,采取梯度法试验测定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对黄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2±4℃条件下,体重为11.00—14.43g/尾的黄鳝,其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范围为28.55%—34.90%。即每100g黄鳝需从饲料中摄取0.9993~1.2215g蛋白质,才能达到最佳生长。  相似文献   

8.
黄鳝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杨代勤 《水产学报》2000,24(3):259-262
用正交设计法L9(3^4)配制九种试验饲料,对黄鳝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能、无机盐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鳝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和总能,黄鳝最佳生长所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7%,总能为11.50 ̄12.50kJ.g^-1饲料,脂肪含量3% ̄4%,无机盐含量3%,总糖24% ̄33%。黄鳝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E/P=kJ.g^-1)为31.6 ̄38.9。  相似文献   

9.
杭东 《齐鲁渔业》2012,(7):53-54
鱼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一类水产动物,这就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所以保证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尤为重要。赖氨酸作为鱼类生长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鱼粉用量。  相似文献   

10.
军曹鱼稚鱼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军曹鱼--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网箱养殖鱼类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进行了两期生长实验。在第I期的生长实验中,在以鱼粉为基础饲料中添加酪蛋白代替淀粉,使饲料形成含蛋白36-60%的梯度,7种饲料据估算是等能量的。经过8周的生长实验,投喂含44%、48%和52%蛋白质的几种饲料的稚鱼(实验开始时体重33g)的体重增长及饲料转化率均优于其他几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摄食含44.5%蛋白质的饲料的稚鱼,体重增长率最高,这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稚鱼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在第II期生长实验中,给稚鱼投喂含脂肪3-18%的7种等氮和等能量的饲料,稚鱼(初始体重41g)的生长率在脂肪含量为3%时最低,随着饲料含脂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逐渐升高,然后持平。采用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饲料脂肪含量达到5.76%时,鱼的生长达到一个转折点,饲料脂肪含量超过这个转折点至实验的最高浓度18%时,鱼的生长情况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大菱鲆幼鱼的蛋白质与能量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四清 《水产学报》2004,28(4):425-430
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适宜的能蛋比,既有利于能量的利用,又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设计4个蛋白质含量梯度和4个能量梯度的16组饲料,试验证明,蛋白质含量大于42%、能蛋比小于115,鱼体日增重率明显增大,饲料系数明显降低,表现出较高的饲料效率,本研究认为大菱鲆幼鱼配合饲料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2%~45%、适宜的能蛋比为92.7~102.5。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动物对蛋白质需求较高,一般淡水鱼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0%-48%,海水鱼为物叽一50%,虾蟹类为35-46%,由于饲料中蛋白的含量高,需要补充外源酶以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糖类是最便宜的饲料原料,尽管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较低,仅为26%-46%,但为了保证饲料在水中的安定性及降低成本,糖类在饲料中添加量仍可达到20%-50%(例如,蛙鲢鱼为20%-30%,鲤鱼为40%-50%),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后,可以补充水产动物内源性碳水化合物分解酶的不足;水产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率较低,但饲料中含有5%-7%的粗纤维…  相似文献   

13.
蒋张林 《水利渔业》1999,19(5):14-14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因其体壮多肉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89%,是一般龟的2倍,鳄龟年平均增重550~1100g,是一般龟的数倍。1 生活习性鳄龟在3~45℃水温中均能生活,28~31℃生长最快,15℃以下冬眠,在-5℃冰层下不会被冻死,1℃以上可安全过冬,鳄龟喜栖安静环境,食性较杂,喜食水中小动物和水草,在岸上也吃死、活动物、鲜嫩草叶及花果类。人工饲养的饲料有小鱼虾、螺、蚌、昆虫、蚯蚓、蚕蛹、蝇蛆、黄粉…  相似文献   

14.
要发展饲养业离不开饲料,蛋白质是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份。不同的饲养对象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不同。例如,在高密度养鱼的情况下,草鱼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18%—30%,鲤鱼要求31%—40%,虹鳟鱼要求40%—50%。不同大小的畜、禽对蛋白质要求也不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15.
鱼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禽畜类,但由于鱼类对糖类的利用能力低,于是蛋白质就成了鱼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所以水产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求比禽畜饲料高得多。各养殖户热切关心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不少养殖户甚至将蛋白质含量当成了评价水产饲料质量的唯一指标,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蛋白含量对幼甲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不同蛋白含量的甲鱼饲料分阶段饲养甲鱼已得到公认。但人们由此产生一个错觉,认为甲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越高,甲鱼生长就越快。事实上,现在通行的甲鱼饲料蛋白质标准(成甲料≥43%,幼甲料≥45%,稚甲料≥47%)是参照鳗鱼饲料而来的,甲鱼本身的蛋白需求并无确切报道。而且,据专家分析,甲鱼饲料中过高的蛋白质,不仅会加重甲鱼体内的营养负荷,造成能量蛋白的平衡失调,以致形成种种营养性或代谢性疾病,且残饵及粪便中过多的含氮、磷等物质会严重污染水体,增加防病治病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用“梯度法”具体…  相似文献   

17.
<正>1.合理的配方设计进行配方设计时,要考虑到鲫鱼的生长阶段、水质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营养水平,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元素等营养素水平。鲫鱼主要以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对脂肪和糖类的利用率较低,因此,蛋白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鲫鱼饲料粗蛋白含量应为26%~36%,可消化蛋白含量在26%~34%,蛋白含量无论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鲫鱼的生长造成影响,而且蛋白质含量偏低,饲料系数就会增大,成本也会提高。在满足粗蛋白要求时,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平衡,以免造成鲫鱼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的实用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对于中国对虾营养的系统研究和报道很少,美国NRC关于对虾的营养需要也很不完善。本文较详细、系统的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和国外关于中国对虾的营养需求,供读者参考。1、蛋白质中国对虾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是比较高的。在饲料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且价格较贵。如果能够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或使用比较便宜的蛋白质替代物就会降低饲料成本。现在普遍认为幼虾比成虾所需蛋白质要高。如果养殖不完全依靠商品饲料,比如使用天然饵料,则蛋白质含量可能会降低。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大致趋于相同,其最适需求量在叙一50%之间,而以七…  相似文献   

19.
中华鲟幼鱼饲料营养素适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蛋白质梯度饲养法测定蛋白质适宜含量范围,以增重率为指标,采用直线和抛物线回归,计算得出幼鲟饲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35 .41 % ~49 .09 % ;用正交试验法,以生长比速、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筛选幼鲟最适生长的饲料营养素含量为:蛋白质40 .41 % ,脂肪9 .06 % ,糖25 .56 % ,纤维素4 .08 % 。各营养素对幼鲟的生长及蛋白质效率的影响大小为:蛋白质> 脂肪> 糖> 纤维素,其中蛋白质为影响生长和鱼体成份变化的主要因素( P< 0 .05) ;用脂肪梯度饲养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一步重复和验证,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设计法对乌鳢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混合无机盐等的适宜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各营养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蛋白质45%、脂肪8%、糖类20%、混合无机盐2%。影响乌鳢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是蛋白质和混合无机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