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百越民族史第六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6日至31日在江西省鹰潭市召开。出席会议70余人,收到论文近百篇。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百越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关系。在大会上发言的有:海南大学林巨兴的“百越民族与东南亚民族关系研究”、湖南社科院历史所何光岳的“滇越的来源和迁徙”、福建省博物馆林蔚文的“百越  相似文献   

2.
水族是一个传统农耕民族,但是在其整个历史中,"鱼"的概念却一直贯穿始终,无论是在精神文化领域还是物质生活方面,"鱼"永远都是一种难忘的情怀。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水族迁徙发展的身影和步伐,进而探析水族文化形成衍变的源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积极倡导建设文明城市,景观布置,水族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对水族企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水族企业的发展在国内外的竞争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水族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江侗族地区刀耕火种存在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是我国较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她是我国古百越民族的后裔的一支,她同百越诸后代一样,很早就自觉地接受了汉文化。从春秋五霸时始祖越王勾践开始,一直是强盛的民族,而且是善于吸收先进文化和善于斗智的民族。所以,侗族在历史上没有一次规模宏大的民族起义,而是利用其才智稳握地方政权,侗族地区经济也很发达。在历史上,侗族地区的官职基本上是土官,即使在“改土归流”的时候,均是“土流并治,而土为主”。在文化上,也很早就进行了汉文教学,从侗族地区信仰风俗和姓氏可以看到侗族对汉文化吸收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资兴是湘南一座山城,古为楚的南疆,据县志所载:“宁僻处楚边界,豫粤之交”。其历史沿革:汉为古郴县地,而“春秋、战国时皆楚地”(杜佑《通典》)。又,“郴居楚南岭北之间,昔人谓岭为楚粤之关。”由此可知资兴是位于楚、越的交境。1978年秋,湖南省博物馆配合该县东江水电站的兴建,在淹没区的旧市公社发掘了八十座战国古墓。从随葬陶器组合的不同特征来识别,既有常见的楚文物,又有不少的百越文化遗物,证实了历史上是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陈祺  张艳 《高等农业教育》2007,(1):52-54,67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本文通过对当前水族产业情况分析,结合上海水产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现状,提出“官产学”联动,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符合国家应用型人才要求为导向、全心全意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促进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鸿  陈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66-4466,4483
为提升古敢水族乡的旅游价值,对古敢水族旅游景观现状进行解读,结合城市环境五大元素提炼出意象要素,最后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景观的意象进行塑造,为喀斯特地区的旅游意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水族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背景,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育人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并建库,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富有“三农”情怀和科学人文精神的水族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林蔚文 《农业考古》2005,(3):220-222
2005年5月,拙作《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出版,此后分别寄给海内外的有关学者。2005年6月初,日本木下教授收到书后,从熊本大学发来邮件,除了表示感谢之外,她还告诉了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国分直一先生和刘茂源先生于今年1月和4月不幸先后辞世。听到这个消息,我即刻给木下教授回信,说:“此时我的心情非常难过,真的非常难过!”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猪年,各种和“猪”有关的商品非常热销,在水族市场,一种有着和猪一样可爱鼻子的小龟也因猪年的到来,而备受宠爱。  相似文献   

11.
文鸿  陈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48-6349,6461
通过对古敢水族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水族旅游的自身特点,提出促进古敢水族旅游开发的思路分析和战略研究,以期为古敢水族乡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贵州境内汉代墓葬分布较广,通过墓葬中的出土文物,可以考察古夜郎族群民风民俗的面貌。贵州汉代墓葬的出土文物反映,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古夜郎族群已经具有显著的农耕文化特征;巫觋鬼神的过度信仰,体现了古夜郎族群以农牧为基础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寄托;生殖崇拜的多种多样,附着着古夜郎族群在农牧社会条件下繁衍后代的文化色彩;赫章可乐出土的“套头葬”,具有深厚的农耕文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科考文旅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嘉绒藏族是一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藏族亚群体,因嘉绒藏区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族源的复杂、文化的多元使其农耕文化悠久而神秘.本文通过对嘉绒藏区农业开发始源进行推测,总结历史上嘉绒藏区的农耕文化特点,进而总结提炼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民、富民、稳国、强国而王天下是中国农本思想的核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强化了农耕文化稳定和谐的价值取向,促进了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厚重的中国农耕文化对当今我国国民修身养性,传承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依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对勤俭至上的推崇;云南农耕文化在传承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秩序与和谐仍然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智慧,云南农耕文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能够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使人类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资源和自然规律的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活动所无法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选择鲜为人知的神秘原始的独龙族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和少数民族文化学原理,探讨独龙族及其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独龙族的祖先,充分利用独龙族文化系统中有利于自然保护的积极因素,构建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提高自然保护成效,促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断蔓延,严重影响每个人生活的今天,研究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对人类社会改造进而过渡到生态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保护全国独有的民族景观文化具有突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贵州在我国糯稻栽培圈中的历史地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属于我国历史上的"糯稻栽培圏",其糯稻生产和种质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贵州黔东南地区是贵州糯稻栽培圈的核心区,且以糯禾为特色。糯禾是贵州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是境内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通过到水族主要聚居的贵州黔南地区三都、荔波、独山等地对水书文献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针对水书文献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高校与地方共建水书文献资源管理体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对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给民族村寨带来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旅游开发层次较浅,未构建起民旅文化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利益分配体制存不合理性;其民族文化形式与内涵等方面已经受严重负面影响。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苗族文化保护,促进村寨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转变;打造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产业体系,构建苗族文化传承平台;加强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措施,深入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农耕文化开发;完善村寨景区利益分配与激励制度,积极拓展村民参与形式与途径,以及协同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蒋星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41-7142
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点及其对节令、历法的要求,使侗族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阶段、各环节的神灵祭祀习俗,以此来祈求丰收、报告收成和表达感激之情,而年节、春祈、秋报因为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意义,而被赋予更多的社会生活内涵,演化成农事节日。围绕着农业活动和生产习俗,侗族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笔者介绍了侗族人民包括社节、下田节、清明节、开秧节、祭牛节、吃新节、祈雨节和春节在内的农事祭祀活动,综述了对土地崇拜的信仰及节日祭祀、祖先祭祀和谷神祭祀是侗族农耕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阐明祭祀是在不断重复、反复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民俗,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后的习俗惯制,在农业祭祀活动中相应产生的禁忌民俗则是人们因为经验与知识的缺乏,无力改变荒年及晴雨丰歉的现实而依靠巫术希望求得丰收的结果。笔者认为,尽管侗族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地改变,但出于对农业和土地的依赖,农业祭祀活动仍将在侗族人们的生活中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