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宣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为保护区从业人员,必须吸纳更多专业机构与人员支持和参与。通过介绍成都动物园参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的实践和经验,例如与保护区一起为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座谈等;指导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业务学习;整合动物园教育经验和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展夏令营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报道保护区环教情况,扩大影响力;于保护区周边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等,阐述了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州动物园常态化科普——“动物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教育是动物园的一项基本职能,科普活动是动物园公众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的动物园科普活动以临时主题式的科学普及、宣传活动为主,难以达到诱发兴趣、植入理念、引导行为的教育目标。广州动物园整理总结以往近十年科普活动工作经验,开设"动物课堂"科普项目,以"激励公众参与保护"为最终目标,以常态化、持续开展为形式保障,根据不同年龄层、不同受众群开发相应课堂内容,注重与动物园各项动物保护工作的结合,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感和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城市动物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专类公园,一度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生境不适宜及综合效益受质疑等问题,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鉴于此,以广州动物园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实地调研,梳理自然教育与城市动物园融合的理论框架,从空间、课程、组织3个方面探讨自然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亲自然空间设计是重要载体,自然教育课程是赋能关键,统筹多方参与是多源动力。据此指出在统一标识系统、丰富人才队伍、对接课标要求等方面还需重点关注。研究结果为提升城市动物园自然教育功能提供参考经验和行动框架,实现城市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3年~2015年,利用问卷法和观察法,收集了公众对成都动物园解说及其具体内容的需求、参与的感受及解说员培训方法、培训效果和解说难点等数据。100%的公众希望动物园开展解说教育活动,最想听"动物个体的故事趣谈"(100%)和"动物食物相关内容"(97%)的解说。参与解说后,在情感、认知及行动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针对不同类型的解说员,应采取多形式的解说培训。3年为61.3万人次提供了解说服务。解说员最常遇到的难题是"动物园管理等的争议性问题"(98%)、"有关生命伦理的议题"(96%)。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说与动物园公众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宁动物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其优势特色,并从动物园的科普功能、动物的生境需要、动物的安全。陛以及满足游客休憩等需求几个方面对南宁动物园植物景观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乡村人居林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人居林日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农村绿化的核心。通过对欧洲、美国、日本和印度典型乡村人居林建设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重点探讨了乡村人居林建设在增强本地特色、提高科学规划、提升环境意识和加强村民参与方面的启示作用, 对正确科学指导我国未来新农村林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填写的调查问卷,探究公众对于大城市综合性植物园的游览需求和自然教育需求。分析发现:1)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女性数量远高于男性,多为具有良好教育水平的本地公众;2)公众游园以休闲放松、欣赏美景和学习植物知识为主;3)相较男性,女性更倾向于由导赏员带领游览植物园;4)植物知识趣味性、植物环境丰富性、导赏员讲解专业性及园区环境是影响自然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立足上述结论,建议大城市综合性植物园从分区建设、服务设施和导览系统等方面加强园区建设,从自然学校、课程体系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加强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凡  史建忠 《林产工业》2016,(11):56-59
通过分析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和特点,进而得出环境教育的建设构架可分为环境解说、博览展示、参与体验三个方面,同时,通过不断对比各种教育受众特点等方法,得出结论: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基于完善的科普宣教场所、完整的环境解说系统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三者完美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野生动物园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游客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信息获取方式、游园用时、来园次数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游客在保护意识、教育功能、基础设施、休闲娱乐等方面对动物园的总体评价及对科普方式、门票价格、娱乐活动方面的期望。结果表明,与全国旅游人口相比,来园参观的游客青年人居多,游客无显著性别差异,动物园对受教育程度高的游客更具吸引力;游客普遍具有动物保护意识,动物园在发挥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方面作用显著。提出了改善猴馆、熊馆生活状况,加强物种保护科普教育,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交流,增加残障人士设施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动物园设计规范》的正式出台,使"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规划设计有了指导性文件。基于动物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动物园社会角色3方面,从优化动物生存空间、生境丰富度角度阐述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动物的生存、生理和高质量生活需要,关注动物福利,注重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模拟自然生境,实现人、动物、自然三者和谐共处。尊重动物园的社会角色,真正实现以动物为本的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湖南衡东天光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衡东天光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2科640属1 316种(含种下单位),植物区系具有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丰富、中国特有成分多的特点;自然保护区不仅分布有大量的华东区系植物,而且还广泛分布有华中区系植物,这也使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浓厚的"华东—华中"过渡色彩,总体上自然保护区是属于华东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2.
‘滇优1号’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的湿地玉山竹Yushania uliginosa Yi et J. Y. Shi。因湿地玉山竹具有独特的耐湿、耐寒特性,曾于2004年、2008年先后2次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海拔2 500 m处,小规模引种到海拔2 000 m的昆明金殿公园种植,其后曾经历数次淹没和浸泡,但依然生长良好。2015年5月,鉴于该竹的特殊价值,又在昆明呈贡滇池国际登录园苗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达到4 000多株。经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该湿地玉山竹人工居群的各项特征与野生居群基本一致,除适应较低海拔的不同环境外,其竹丛明显矮小、叶片更纤细、节间更短、笋色更偏绿,但总体长势良好,各项特征表现稳定,因此确认为野生竹人工引种培育成功的一个栽培新品种,并定名为‘滇优1号’,学名为Yushania uliginosa ‘Dianyou 1’。  相似文献   

13.
竹亚科(Bambusoideae)单竹属(Lingnania McClure)是竹类植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由于其节间较长,特别适于劈蔑编制生产和生活用品,历史上一直都是其分布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被广泛栽培和应用。单竹属植物种类较少,全世界近20种,中国产14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及华南部分省区。越南有少量分布。为适应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工作的需要,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已确认单竹属传统栽培品种4个,新登录栽培品种1个,再加上2个原栽培品种,共计7个栽培品种,分属于2个不同竹种。现将这些栽培品种及其相关信息整理,以便查阅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野马放归区内有18科26属35种植物,主要是旱生、半旱生的乔、灌、草等荒漠化植物,优势类群主要有黎科(Chenopodiace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植物,可以划分为5种群落类型;群落的主成分为针茅、蒿子、驼绒藜、芦苇、大赖草、猪毛菜和麻黄。  相似文献   

15.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为对象,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正交试验,探究了对刨花润楠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对照组,各施肥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以及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在不同水平上对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含量、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氮磷钾配比N2P3K1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为基础,分析了竹蚧的寄主广度、寄生部位和地理分布.结果表明:竹类蚧虫的寄主专化性程度较强,寄生在叶片上蚧虫种类最多,在国内各动物地理区的种类丰富度依次为: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东北区;3/4的种类起源于东方区系.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湿地变化一直是湿地生态研究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1989—2016年间6期的TM/ETM数据,结合气象、水位数据对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以期从长时间序列上揭示东洞庭植被覆盖变化的机理,为湿地植被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上,东洞庭湖的整体植被覆盖度存在降低的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等级围绕着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差异。2)1989—2016年间,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情况以退化为主,退化面积达到75.59%,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要类型;整体来说,研究区南边比北边退化程度高。3)研究区低、高植被覆盖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与东洞庭湖特有的水文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鸟类的情况,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鸟类进行初步调查,同时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共记录鸟类27种,隶属于3目17科19属。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92.6%。鸟类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占总数的51.9%;留鸟为主,占77.8%。树麻雀、白头鹎、八哥、暗绿绣眼鸟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鸟类多为杂食性;宏城公园鸟类的惊飞距离为2~8.7 m。②鸟类对食源树种具有不同的喜好,公园中最常见、鸟类最喜欢取食的食源树种有11种;乔灌木更容易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筑巢,草地和藤本植物亦可为地面觅食和小型鸟类隐蔽提供场所。其结果可为城市化与鸟类保护相互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择盐角草、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等6种典型盐生植物,采用野外原位种植,研究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生长初期相比,植物生长末期的盐角草、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氮显著降低,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磷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虽有所降低,但并未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随植物生长基本无变化。该结果可为未来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