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肾功能及尿蛋白定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及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可有效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定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血浆中吗替麦考酚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PLC)。方法:固定相为Hypersil(BDS色谱柱(200c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40∶60),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以萘普生为内标物。结果:吗替麦考酚酯、内标与人血浆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0.0856~80.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回收率为100.43%,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10%,最低检测浓度为0.0856μg.mL-1。结论:该法取样量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吗替麦考酚酯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时的影响,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51例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使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4.82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血肌酐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16/26)(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MMF及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L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为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患者。结果LN治疗组缓解14例(占66.6%),部分缓解5例(占23.8%),有效率90.4%。18例伴镜下血尿者中,16例血尿消失;15例伴水肿者,14例水肿消退,伴高血压12例,10例血压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与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断静脉疗法相比疗效较好,能否作为首选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替诺福韦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诺福韦酯胶囊治疗,均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2组临床疗效、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情况、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A/G复常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A/G复常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较替诺福韦酯单独使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酮替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将7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酮替芬,治疗组口服酮替酚联合辅舒酮吸入,连服7~10天,疗程结束,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和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咳嗽积分分别为(2.83±1.20)和(3.54±1.15)(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酮替酚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感染后咳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LN分为西医组(n=24)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试验组,n=32),西医组用激素标准疗程、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搴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有效、无效、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6、12、2、2例,西医组则为6、10、4、4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Hc=4.808,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4%,明显低于西医组的75.0%(P〈0.01);试验组并发感染率为28.1%,西医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可提高疗效,使狼疮活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及降低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副作用,减少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骁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骁悉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 (L 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 L N1 4例 ,比较治疗 3、6个月时的疗效 ,评估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1 4例中有 1例中途退出。其余 1 3例的 SL EDAI计分、2 4 h尿蛋白总量、血清抗 ds- DNA抗体滴度及补体 C3水平在治疗 3、6个月后均有明显的改善 (P<0 .0 5) ,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 ,通过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 L N疗效明显 ,副作用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6月,检索相关文献并筛选出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以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和提取文献中的原始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1 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26,95% CI(2.35,4.54)](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MD=-0.41,95% CI(-0.45,-0.37)](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MD=-17.27,95% CI(-22.63,-11.9](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尿素氮低于对照组[MD=-1.60,95% CI(-2.14,-1.06)](P<0.00001)。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临床安全性好,但纳入该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较低,发表文献存在一定偏倚性,因此,有待于更高质量的随机、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淤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护肝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情况、HBV-DNA定量变化、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24、48周后,两组患者的ALT、TBIL水平和HA、LN、PC-Ⅲ水平明显下降,ALB、PAT水平明显升高,Child-Pugh评分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HBV-DNA定量变化及血清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较单用恩替卡韦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组、美托洛尔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参松养心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两者联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3个组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肝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及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问题指数评分(ICPI)和尿频尿急症状评分(PUF)的影响。方法间质性膀胱炎5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予阿米替林口服,实验组予阿米替林口服+肝素膀胱灌注,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ICSI、ICPI、PUF变化。结果实验组疗效及ICSI、PUF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肝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3组,每组均为30例,分别于治疗第0周、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肝功能变化、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第24周和48周时,3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66.7%、56.7%、26.7%和80.0%、73.3%、36.7%),恩替卡韦组与阿德福韦酯组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组略高于阿德福韦酯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6.6%、73.3%、36.7%和90.0%、83.3%、46.7%),恩替卡韦组与阿德福韦酯组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组略高于阿德福韦酯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具较好的治疗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拉米夫定,但3组间的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方法 11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60例)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组(52例)。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联合组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24、48周血清ALT、IL-10、HBV-DNA、HBe Ag水平变化及耐药率。结果两组治疗24、48周后ALT、IL-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ALT、IL-10水平及HBV-DNA、HBe Ag阴转率均优于恩替卡韦组(P<0.01或0.05)。两组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vs 1.9%,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对高病毒载量CHB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 32例病理诊断确诊为Ⅱ~Ⅲ期进展期胃癌患者,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无严重心肺疾病。采用DS方案:紫杉醇脂质体125mg/m2静脉滴注,d 1;替吉奥胶囊,每次60 mg/m2,Bid,口服,d 1~14;每21d重复,共3~4个周期,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8例,稳定(SD)2例,进展(PD)1例,客观缓解率(OR)为90.6%(29/32)。发生骨髓抑制13例(40.62%),胃肠道反应16例(50%)。均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等,关键词采用"疗效"银屑胶囊"和"银屑病",定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结果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涉及6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维A胶囊,其60 d治愈率和60 d有效率的OR值分别为:2.21(95% CI:1.53~3.17)和2.66(95% CI:1.86~3.79);在PASI评分方面,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PASI评分低于单用阿维A胶囊(SMD=-0.93,95% CI:-1.23~-0.62);在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方面,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血清炎症因子IL-4、IL-10水平均高于单用阿维A胶囊:IL-4(SMD=0.83,95% CI:0.01,1.66),IL-10(SMD=0.56,95% CI:0.28,0.84);在安全性方面,除了鼻出血外,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眼干、皮肤干燥、毛囊炎、转氨酶升高、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用阿维A胶囊的情况。结论 银屑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安全有效,然而,确切结论有待于更多的高质量、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10例寻常痤疮病人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口服一清胶囊,1g/次,3次/d,同时外用夫西地酸软膏,2次/d;一清胶囊组:口服一清胶囊,1g/次,3次/d;夫西地酸组:外用夫西地酸软膏,2次/d。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8.57%,一清胶囊组有效率71.43%,夫西地酸组有效率6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切除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后给予伊马替尼400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2.9%。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3%和62.9%。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明显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中危患者中,两组无复发,生存率无明显异常;高危患者中,研究组2例(5.7%)出现复发转移,对照组有13例(37.1%)出现肿瘤复发转移,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显著。危险度、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数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性因素。结论:腹腔镜切除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中危或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能显著改善预后,提高其无复发生存率,治疗效果在高危患者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