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含有的硫化氢危害巨大,使用前必须脱除.与其他脱硫方法相比,生物脱硫具有污染少、低能耗、高效率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光合细菌脱硫由于水力停留时间长,需光照,生成的硫颗粒影响透光率等不利条件,影响了脱硫效率,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高效的生物反应器成为光合细菌脱硫的关键.为此,对光合细菌脱硫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外循环反应器并进行了清水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脱硫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沼气脱硫运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成分,当空气中含有0.1%时,数分钟内就可以使人致命,同时它还严重腐蚀贮气柜、输气管道、计量仪表、燃烧设备等。它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也是一种腐蚀很强的气体,所以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必须对沼气中的硫化氢加以脱除。近年来,我们在沼气脱硫工艺及运行参数上曾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沼气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沼气生物脱硫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污泥的厌氧消化和污水的厌氧处理所产生的沼气中都含有H2S,由于它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化合物,所以沼气脱硫是沼气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开发生物脱硫工艺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取代传统的化学脱硫工艺.随着发光二极管和生物膜反应器应用方面的技术进步,一些生物脱硫的工艺已经显示出市场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脱硫催化剂NQS(A.Y)n.Feb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研究工作。试验表明,脱硫液配方中的NQS和PH值,对于脱硫效果有显著影响。采用该脱硫剂处理硫化氢浓度为10g/m^3或小于10g/m^3的沼气,脱硫率均达99%以上,并可回收硫磺。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沼气使用过程中存在脱硫器推广效果不理想、CO_2含量过高导致热值偏低等问题。该研究基于膜分离技术设计了一种沼气净化(脱除H_2S)与提纯(脱除CO_2)装置,通过Aspen HYSYS软件建立了沼气膜分离工艺仿真模型,并完成了装置尺寸的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调整沼气组分,分析了装置适应性。结果表明:当分离压差为1~5 kPa时,装置最优膜面积为7.32×10~(-2 )m~2;当CH_4,CO_2和H_2S体积分数在60%~65%,34.5%~39.5%和0.5%~1.5%范围内时,该装置的H_2S脱除率始终为100%,CO_2脱除率为40%~51%,热值提高14.9%~19.5%,证明该装置应用在沼气净化与提纯领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从沼气中分离高纯甲烷气的水合物法,并与传统的分离方法,即变压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生物脱硫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具有显著的高效性和经济性.设计了水合物法分离高纯甲烷气的系统装置.  相似文献   

7.
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化能微生物去除沼气中硫化氢的工艺因其具有不需要化学催化剂、不需要辐射能、去除效率高和无二次污染等光合细菌脱硫和物化法脱硫不具备的优点,而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的运行需要较大能耗,这就成为限制该类反应器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化能型沼气生物脱硫反应器发展的情况,为今后该类反应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猪粪便经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去湿后送入密闭的粮堆,并在粮堆中保留一定的时间,达到治杀储粮害虫的效果,对储粮无污染,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沼气储粮杀虫原理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曝气量、气液比、脱硫液碱度对一体式沼气安全脱硫反应器脱硫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操作条件对反应器脱硫效能的影响程度为:曝气量>脱硫液碱度>气液比.在反应器容积气体负荷为32.5 m3·m-3d-1,硫化氢浓度为10 g · m-3的条件下,最佳操作条件组合为曝气量72 m3·m-3d-1,脱硫液碱度为4000 mg·L-1,气液比为0.625.在反应器容积气体负荷为40 m3·m-3d-1,硫化氢浓度高达20 g·m-3的条件下,反应器的容积硫化物去除率为0.74 kg·m-3d-1,沼气脱硫率为93.8%.一体式沼气安全脱硫反应器脱硫成本为0.11元·m-3和6元·(kg-S)-1.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是沼气以及一些工业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它不但可以导致管道和设备的腐蚀,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健康.近年来在微生物学以及电解电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给脱硫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几种脱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已经显示出其竞争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