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福建省从2009年至2020年耕地减少39.71万hm2,耕地非粮化趋势严重。为了落实国家耕地用途管制要求,本文通过综合研究从组织分工、规划引导、工作实施、管理监查、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探讨并提出福建省耕地进出平衡实施路径和应对策略,为福建省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国家稳定、民心安定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舒城县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推进农田建设“标准化”、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化”、助力农业生产“融合化”和推动田间管理“数字化”,在全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7.8万亩,耕地质量总体提升约0.25个等级,不断筑牢粮食生产安全“耕”基。  相似文献   

4.
轮作休耕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介绍轮作休耕技术概念以及粮食安全理念的变化,分析了轮作休耕的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了根据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掌握好“藏多少粮于地、藏多少粮于技”的平衡点以及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议,并对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耕地“进出平衡”实现路径,以韶关市浈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浈江区土地利用进行剖析,分析浈江区耕地现状,转入转出分析,耕地“进出平衡”状况,进而提出“进出平衡”的保障措施。研究为韶关市浈江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乔勇  司学样 《河南农业》2019,(25):18-18,26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13.33万hm^2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耕地是重要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对守住耕地数量、质量两条“红线”,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国家多次就耕地保护出台了政策、提出了要求.耕地提质改造是落实占补平衡中产能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耕地保护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要求,这就为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本文对当前耕地提质改造的迫切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结合此项工作现有问题及笔者自身从事...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东省20个城市2001—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FA模型测算广东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1—2020年,广东省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稳步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0.15%,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时序变化趋同性。2)耕地非粮化水平提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倒逼效应”,但存在功能区差异,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受非粮化的“倒逼效应”明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部生态区影响相对不显著。3)不同水平的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倒逼效应”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高度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应注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加强耕地非粮化治理,实行功能区差异化提升策略,与社会经济手段相互协调,稳定和提升主销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愈发重视,在落实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上,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也相应出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两平衡”的制度扎紧了耕地保护的笼子。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内涵,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例,基于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可用于耕地“两平衡”的土地资源潜力情况,为地方政府主动挖潜耕地潜力资源,做好全域耕地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能力统筹考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实现了“十八连丰”,并且连续七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夏粮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的佳绩。“藏粮于地”成为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1.
乔勇 《河南农业》2020,(7):17-18
淮阳县地处豫东南部,属潮土区,耕地面积10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坚持多年耕地地力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武彦雨 《河南农业》2023,(22):62-63
<正>近年,南阳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保护耕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农作物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耕地地力,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耕地质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南阳市通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了全市地力现状。本文从改良土壤与培肥地力、耕地资源整合与调整种植结构、耕地质量管理、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近年来,昭通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现代物质装备水平为支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占有率,提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耕地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依赖,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90%以上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耕地,日常所需的农产品50%以上同样来源于耕地。但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靠后,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5)
<正>1.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目标为统领,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逐步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生产、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认识复种、科学提升复种潜力对于“藏粮于地”战略实施、解决耕地 “要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农业土地系统视角,对耕地复种研究文献进行 系统梳理和归纳,科学发展复种内涵,并对耕地复种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结果】传 统复种定义只针对单一固定年份的研究,而复种系统可以描述多年不同种植方式和休耕策略 是如何结合的,是一种长期性、稳定性、周期性出现的耕地集约化利用方式,与现实种植制 度特征吻合。复种系统遥感制图、从复种系统角度宏观尺度上科学挖掘复种潜力并进行潜力 提升及综合效益评价,将是复种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内容。【结论】复种系统研究将提供耕地 集约化评价的新视角,可服务于深入理解复种现状和科学挖掘复种潜力,为“藏粮于地”战 略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2023,(10):17-18
<正>河南省辉县市现有耕地88.26万亩,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辉县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探索推行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改革,积极引入农垦企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了“集体流转、大户种植、国企服务、四方合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既是加快建设大国粮仓的先行示范,更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与新发展理念、粮食安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率先阐明其新内涵、新特征和新标准,并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理论指引。粮食安全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目标,后者是保障粮食空间安全的实践基础。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要素更集约化、结构更均衡化、功能更多样化、链条更综合化、发展更生态化的大国粮仓,遵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仓”四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菏泽市牡丹区耕地质量等级状况,为更好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服务。【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和《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山东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结合菏泽市牡丹区耕地质量实际情况,对菏泽市牡丹区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牡丹区二等耕地3826.15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12%;三等耕地18 525.43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4.79%;四等耕地35 444.17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7.43%;五等耕地15 057.98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0.15%;六等耕地1875.71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51%。全区耕地加权平均等级为3.90。【结论】菏泽市牡丹区耕地质量等级较高,但无一等耕地,而二等耕地面积较小,还要持续加强农田建设,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耕地质量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