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玉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各地区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先进玉米种植技术,解决玉米节水与抗旱等问题。该文简单介绍了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通过选择抗旱品种,采用人工技术缓解地区干旱气候对玉米植株生长造成的影响,加强追肥、揭膜、培土、植株调整等后期管理,大力推广"大小行种植"法,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在实现节水抗旱栽培的同时保证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山杏种植生长中耐贫瘠、抗寒、抗旱特性良好,是全面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种植综合效益较高,种植前景广阔。为了对青海省山杏冬季嫁接设施栽培快速成苗技术进行分析,选取相应品种,采取设施育苗与冬季嫁接技术,对不同嫁接期与不同嫁接阶段成苗率进行分析。从实践结果中能得出,杏树设施栽培中冬季嫁接苗综合生长性能较好,生长旺盛,病害发生概率较低,嫁接苗生长期较长,技术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山杏具有抗旱耐寒的特点,并且山杏的木质比较坚硬,其果肉和果仁的营养价值以及医学价值也比较高。山杏的花色艳丽,绿化情况也较好,是我国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以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由此,该文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杏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杏是辽宁省主要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经济树种之一。结合实践,对辽宁省山杏种植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山杏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提高山杏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樟子松、油松、山桃和山杏作为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常用造林树种,具备抗旱耐寒特性和保持水土的功能,研究其适宜空间分布对中国北方植被恢复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  以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樟子松、油松、山桃和山杏为研究对象,获取树种地理分布点位数据和与树种生态学相关的24个环境因子(地形、土壤和气象),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将限制因子叠加法与最大熵模型(MaxEnt)相结合,研究4类树种适宜区分布。  结果  (1)4类树种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达到准确水平(AUC > 0.90)。(2)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土壤类型、最冷月均温和最冷月平均风速;油松的主导因子依次为高程、年均气温标准差、土壤类型、年降水量;山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最暖月均温、高程、年极端最低气温、年均降水量标准差、坡度、土壤类型;山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高程、土壤类型、最暖月平均降水量、湿润系数、最暖月均温。(3)樟子松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油松、山桃和山杏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内蒙古等地。  结论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可准确反映4类树种的适宜区分布情况,结果可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区绿化造林提供适地适树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轻草兔(Lepus capensis)对新造幼林的危害,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和苗龄,通过网室模拟试验研究与观察,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桃(Prunus davidiana)、山杏(Prunus sibirica)、五角枫(Acer mono Maxim.)等18个造林树种遭受草兔危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兔危害程度与苗龄、树种和树种组成密切相关。3年生油松和侧柏、4年生五角枫危害较轻,4年生山桃和5年生刺槐不受危害;草兔对四倍体刺槐、刺槐和山杏的危害十分严重,被害率在90%以上;在油松或山桃造林中,适当栽植刺槐或山杏等草兔喜食树种苗木,能明显减轻草兔对油松、山桃等目的树种的危害。草兔对苗木的危害程度和表面形态因树种不同而异,对油松、侧柏以咬断主干、枝叶为主;对山杏、刺槐等则以取食树叶、啃食茎干树皮为主,啃食区域则呈现块状、带状分布。观察发现,草兔对林木不同器官的选择取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通常先取食叶片,然后啃食树皮。  相似文献   

7.
山杏抗旱、抗寒、耐瘠薄能力强,在辽西干旱地区作为先锋树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结合辽西地区实际,对山杏的主要经济价值、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山杏母树林良种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张丹 《河北农业》2024,(2):74-75
山杏喜光耐寒、耐沙埋,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宜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树种,它对农民收入增长及区域环境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针对山杏栽培种植技术展开“全过程+全要素”的分析,旨在提高山杏产量及质量,为山杏种植农户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耕幼林地进行了甘肃鼢鼠对山杏、山桃、杞柳、柠条、沙棘、白榆和油松危害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程度不同,山杏、沙棘和油松被害程度严重,山桃、杞柳和白榆被害中等,柠条被害很轻。因此,在今后补植补造时应补栽甘肃鼢鼠不易啃食的柠条、山桃、白榆和杞柳,同时保护鼢鼠天敌,加大人工捕杀鼢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庙台流域的自然条件及现状进行分析,采用"66431.2"水平沟及大鱼鳞坑整地治理荒山荒沟,选用山桃、山杏、沙棘、柠条、刺槐、臭椿、白蜡等乡土树种混交造林,抗旱造林技术采取截杆后用生根粉、保水剂配制泥浆蘸根带浆深栽,树盘覆膜、人工补水等,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在该项工作中产出大量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其中山杏是最常见和效果较好的树种之一,其不仅具有美学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防风固土的作用,同时山杏具有效益高、投入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很多园林建设喜爱种植山杏,然而很多地区的山杏产量较少且品质较差,为此要想充分发挥山杏的价值,必须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良和优化栽培技术。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山杏的形态特征和山杏的生产现状,同时分析了山杏丰产栽培技术,并阐述了山杏的价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分胁迫下苗木水分参数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压力室法和压力与容积相关曲线技术,测定和分析了山杏,山桃,山合欢,黄连木、君迁子、石榴的盆栽苗木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有关水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木叶水势与蒸腾速率呈指数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双曲线关系。各水分参数都与苗木保持膨压能力有关,6个供试树种中,君迁子和山杏保持膨压的能力较强,石榴和山桃次之,山合欢和黄连木较弱。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野山杏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前山一带,野山杏可用作城市绿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农田防护林的优选树种。野山杏具有极强的耐旱、耐寒性,适应在缺水、土层较薄的荒坡地带种植,是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缺水地区选择抗旱树种在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石蜡切片法、指甲油印迹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宁地区常见22种城市森林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并对其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抗旱性指标中选取角质层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4个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柠条为第1类抗旱性;沙棘、沙枣、紫丁香、丝棉木、暴马丁香、山桃、香荚蒾、榆叶梅、金叶莸、河北杨为第2抗旱类;白蜡、山杏、水蜡、木藤蓼、紫叶李、欧洲白榆为第3抗旱类;牡丹、珍珠梅、小叶丁香、连翘、紫叶小檗为第4抗旱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半干旱黄土丘陵区4种灌木树种在不同坡位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为该区人工植被建设中树种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北部吴起县境内人工栽培的灌木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算其光合特性、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阳坡不同坡位条件下4种灌木树种的适应性及差异。【结果】从4种灌木树种的光响应曲线看,均没有出现光抑制现象,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良好,拟合系数(R2)均超过0.98;不同坡位条件下,4种灌木树种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平均瞬时蒸腾速率(Tr)、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均以坡上位最高;4种灌木树种在坡上位的叶片Pnmax排序为小叶杨>山桃>山杏>柠条(P<0.05),在坡中位的排序为小叶杨>山桃>柠条>山杏(P<0.05) ;除小叶杨的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以坡中位条件下显著最高(P<0.05)外,其余3种灌木树种在坡上位与坡中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坡位条件下,除山杏的叶片平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坡上位显著最高外(P<0.05),其余3种灌木树种均以坡中位显著最高(P<0.05)。【结论】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分环境条件来考虑,山杏较为适宜于在阳坡坡上位种植,而小叶杨、山桃和柠条适宜于在阳坡坡中位种植。  相似文献   

16.
四个树种在干旱下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盆栽的山桃、山杏、柠条、沙棘四个树种的苗木,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干旱适应过程中水分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四个树种可以通过自身蒸腾调节水分平衡。叶片含水量的下降,主要是自由水的丧失,而束缚水明显增加;在严重干旱下其叶绿素仍十分稳定。证明它们对干旱适应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7.
人工山杏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生 《现代种业》2007,(2):32-32
一、技术概述 山杏为蔷薇科李亚科李属灌木。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等优良特性。随着近年来山杏杏仁价值的不断提升,加上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市相继启动,人工山杏林的栽培也得到普遍重视,栽培面积也逐年提高。通过选择良种壮苗,实施集约化栽培管理措施,实现山杏优生丰产。  相似文献   

18.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2,(12):51-51
山杏,又叫野杏,是杏的一个变种,适应范围广,形成历史久,树体高大,寿命长,属经济树种.山杏过去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只是作为荒山绿化之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我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中,把山杏选做经济树种发展,并加以栽培,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山杏是承德地区普遍栽培的树种之一,该树种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能力强、耐贫瘠、管理简单、结果期早等特点,但是近几年由于山杏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高产和稳产逐渐开始推广山杏改接大扁技术。本文主要结合承德市杏扁产业发展现状,就山杏改接大扁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张国林 《新农业》2022,(4):47-48
山杏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其绿化造林工程中,山杏是主要的选择树种之一.文章对其育苗及其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其大面积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